黄深惠,蒋满贵,黄旭华,唐亮,王霞,陈小青,蒋玉莲,潘志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南宁市53007)
近年来,桑园周边其他作物使用的农药或药肥种类越来越多,加之害虫抗药性也在增强,用药浓度不断加大,导致桑园桑叶受到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蚕区经常出现家蚕农药中毒情况,有时造成大规模减产,甚至绝收,给蚕农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极大地打击蚕农的积极性。家蚕中毒已上升为蚕业生产极其重要的病害,其中农药中毒更是引起家蚕中毒的主要原因。近几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各个蚕区周边经济作物都有大面积种植,使用的农药种类也很多,有不少农药是桑园周边禁用药,对家蚕有毒害作用,桑叶一旦遭到污染,浓度高时会导致家蚕死亡,浓度低时会引起家蚕慢性中毒,导致不吐丝不结茧现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根据实地调查,桑园周边作物使用农药的种类繁多(表1),主要有吡丙醚、乙螨唑、啶虫脒、虱螨脲、阿维菌素、氯氰·毒死蜱、咪鲜胺等,有些仅几千平方米的种植园使用的农药就高达40多种,且用药频繁,几乎在作物生长的各个时间段都有使用农药情况,有些几百公顷的柑橘园不仅使用农药种类多,使用量也会很大,在喷洒农药的时候就会随着空气流动飘到附近的桑园从而污染桑叶。根据文献资料显示,这些农药几乎对家蚕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些为剧毒级别,如阿维菌素、氯氰·丙溴磷和氯氰·毒死蜱等可以让家蚕很快死亡[1-3],有些虽然不会让蚕立刻死亡,但会引起慢性中毒,如吡丙醚可导致家蚕出现不吐丝不结茧现象,蚕农一直喂叶,但没有蚕茧收获,导致蚕农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4]。
表1 桑园周边作物使用农药调查情况
由于桑园周边作物使用的农药品种多,使用药物频繁,周边的蚕区在养蚕期间往往因为桑叶受到农药污染而引发农药中毒事件。
2017年6月,广西北部蚕区发生家蚕农药中毒现象,主要表现为家蚕到了5龄成熟期不结茧相继死去的现象。经调查,发生中毒家蚕农户的桑园周边都种植有柑橘,柑橘园与桑园中间仅隔了一道田埂,柑橘树与桑树只隔2 m左右的距离。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柑橘园使用了多种农药及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中农药有氯氰·丙溴磷、吡唑醚菌酯、阿维菌素、噻虫嗪、乙螨唑、丁硫克百威,植物生长调节剂有赤霉酸、S-抗诱素、氟节胺、芸苔素内酯、羟烯腺嘌呤、咪鲜胺。其中阿维菌素为桑园禁用药物,残效期很长。氯氰·丙溴磷为桑园周边禁用药物,对家蚕的危害很大。噻虫嗪、乙螨唑、丁硫克百威对家蚕都有一定程度的毒性。经过实验室调查,发现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导致蚕儿吐水、食桑量下降,甚至引起蚕儿死亡。
2018上半年,广西部分蚕区大面积家蚕发生不同程度的不吐丝不结茧的异常情况,造成约1 000万元的经济损失。根据调查的情况得知,发生蚕不结茧的蚕区周边种植有大面积的柑橘,有的柑橘园面积达几百公顷,柑橘园使用农药时间与家蚕发生不结茧的时间相吻合。发病蚕在幼虫期从1龄到4龄与正常蚕没有明显差别,龄期经过、食桑情况与正常蚕一样,但是到了5龄熟蚕期,病蚕没有熟蚕,到5龄第6 d、第7 d仍大量食桑,体型偏大,5龄第8、第9 d有些蚕的体色开始变黄透明,外观像熟蚕的样子,但仍不结茧,且仍食少量桑叶,一直持续到5龄第11、12 d,才逐渐停止食桑,相继死亡。撕开蚕体对体内容物及丝腺进行初步检视发现,不吐丝蚕的丝腺比正常蚕偏小,用手触摸发现丝腺的粘性降低,且前部丝腺颜色发黄呈异常锈色。根据发病症状,初步排除脓病、僵病和细菌病等几类常见蚕病。经过实验室生物试验,发现病蚕症状与柑橘园使用的吡丙醚中毒症状完全一致,而且稀释了1 500万倍的微量吡丙醚添加于桑叶就可以导致蚕不吐丝不结茧的情况出现。
2018年,广西一蚕种场在春期蚕种生产中,有几批蚕出现疑似家蚕农药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5龄蚕龄期延长、不吐丝、不结茧、蚕蛹发育缓慢,淘汰蚕种2批,直接经济损失70多万元。给蚕种生产造成较大的安全生产隐患,直接影响到全区蚕种的安全生产和足量供应。
近几年,广西多个蚕区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家蚕农药中毒情况,且呈现逐渐严重的趋势,造成蚕农重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严重影响了农户养蚕的积极性,给广西蚕业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桑园周边作物使用农药时,当周边桑园遭到农药的污染,蚕儿食下遭到农药污染的桑叶会引起家蚕中毒,中毒的症状、程度以及时间取决于使用农药的种类及使用浓度。由表2可看出,桑园周边使用的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很多为剧毒级别,有些农药为低毒级别,虽然不会引起家蚕急性中毒死亡,但会引起家蚕慢性中毒。例如,阿维菌素慢性中毒时小蚕期没有表现出中毒症状,但到了大蚕期就会引起蚕儿大批量死亡,吡丙醚慢性中毒时可以导致家蚕不结茧的现象,往往这种情况导致蚕农的损失会更大。
表2 桑园周边使用的10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情况
续表2
用喷雾器对种植物手工喷洒农药,喷射的农药高度和种植物的高度一致,喷洒范围小,一般只局限于作物园区内,会对相邻的桑园造成的一定的污染,但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0 m,如果是保幼激素类似物的吡丙醚等特别的农药影响范围就会扩大。例如,果园使用的吡丙醚浓度一般为10%,大田使用的浓度为稀释1 500倍,一旦果园使用了这类农药,方圆3 km内养蚕就会面临家蚕农药中毒的危险。因此在养蚕区域的3 km内要禁止使用保幼激素类农药,以避免家蚕农药中毒现象的发生。
当前有很多种植基地采用大型机器喷洒农药。这些大型机器具备高压喷头,有些喷头为桶状结构,可以把大量农药喷向高空,大范围的喷洒,比手工喷洒更高效,但农药对周边的影响也更大,周边几千米的范围都会受到农药的污染。
随着作物种植规模的扩大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使用飞机高空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变得越来越普遍,这样可以大大节省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喷洒农药的飞机有无人机和大型飞机,高空喷洒的农药可以随风飘到很远的地方,污染周边的桑叶,蚕儿食下受到污染的桑叶就会导致家蚕农药中毒。大型飞机污染的范围更为广泛,如果遇到刮风天气,或者是当地地形为峡谷地带,风往同一个方向吹,农药可以随着风飘到30 km左右的距离,就会污染在30 km以内的桑园,如果使用被污染的桑叶养蚕容易引起家蚕中毒的现象。
当蚕区内的桑园周边作物使用了农药之后,采用遭到污染的桑园的桑叶在一定时间内会导致家蚕发生农药中毒,这个时间主要取决于使用农药的残效期。不同品种的农药残效期不同。据调查了解,当前果园使用的农药大部分为长效的农药,喷药后受到污染的桑叶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对家蚕造成影响:例如,当桑叶遭到吡丙醚药物污染后一个月之内饲喂家蚕都会引起蚕儿发生不吐丝不结茧的现象。阿维菌素的残效期则更长,一般喷药后60 d之内采叶喂蚕都会导致家蚕发生中毒,如果使用农药的浓度高,则残效期就会相应延长,用药60 d之后仍会引起家蚕发生中毒现象[2]。
加强对发病蚕区消毒防病培训及指导工作。一旦怀疑桑园遭到农药污染,应针对污染桑园进行试叶试验,即使用少数家蚕分开划区试喂,以判定桑叶有无毒性,确保蚕座用叶安全,一般若连喂3次以上无中毒现象,确认桑叶无毒后方可大面积用叶,同时要勤观察家蚕群体,防止异常情况发生。一旦发现蚕有农药中毒症状,立刻改用新鲜无毒桑叶喂蚕,以缓解中毒症状,挽回经济损失。蚕区内慎用高空喷药防控病虫害,可改用手工喷药进行防控,以减少因其他作物防控病虫高空喷药污染桑园引起的家蚕中毒事件发生。
建议各级农业部门协调好桑园与周边果园病虫害防控沟通机制。在蚕区避免使用对蚕具有高毒性作用的长效农药,不使用保幼激素类农药,错开农药喷洒时间与养蚕用叶时间,当周边使用农药时,需注意风向,并通知养蚕户做好用叶计划以及试喂工作,防止发生家蚕农药中毒事件。政府农业部门应做好规划,引导桑树,柑橘等经济作物向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养蚕区桑园应与周边果园间隔有一定的距离,防止桑叶遭到农药的污染,避免家蚕大量农药中毒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