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寅
(汝州市中医院,河南 汝州 471200)
脑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改变及脑神经递质的异常释放是原发性头痛的重要发病机制,导致原发性头痛发病机制复杂、症状多样,患者常伴随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1],睡眠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甚至会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医脏腑辨证治疗本病有较大优势,2017年3月—2018年11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头痛40例,总结报道如下。
选择汝州市中医院门诊或住院原发性头痛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平均(38.96±3.26)岁;病程平均(11.28±2.02)月;分型为偏头痛10例,紧张型头痛25例,丛集性头痛5例。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平均(39.03±3.15)岁;病程平均(12.02±3.02)月;分型为偏头痛9例,紧张型头痛26例,丛集性头痛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按照参考文献[2]中诊断与分型标准。分型: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及其他三叉神经性头痛。
①符合前述诊断与分型标准;②年龄15~85岁;③颅脑影像学检查(CT或MRI)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④排除其他继发性头痛;⑤未使用影响本次研究的其他药物。
①严重的心、肝、肾、内分泌、造血系统原发疾病者;②有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哮喘、关节炎等影响生活质量评估的者;③精神疾病者;④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治疗者;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对照组给予洛索洛芬钠片[由第一三共制药(上海)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20170329,60 mg/片],3次/d,60 mg/次,口服;头痛伴明显焦虑患者加用阿米替林片(由湖北巨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20161206,10 mg/片),每晚10 mg,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从肝肾论治,给予中药治疗,药物组成:天麻15 g,菊花12 g,熟地黄15 g,白芍15 g,柴胡9 g,黄芩12 g,香附6 g,白芷15 g,栀子8 g,珍珠母30 g,泽泻15 g,黄精30 g,川芎15 g,细辛3 g,延胡索12 g。1 d 1剂,水煎,分2次口服。
两组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溶血磷脂酸(LPA)水平。试剂盒均购自上海建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试剂盒说明操作,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1次并对比。采用深圳市康立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P03型脑涨落图仪检测并对比两组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氨(5-HT)3种脑神经递质水平的前后变化情况。
按照《神经病学》[3]。基本恢复:服药后头痛症状基本未再出现。显效:头痛缓解度>50%。有效:头痛缓解度为25%~50%。无效:头痛缓解度<25%。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60,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原发性头痛患者疗效对比
见表2。
组 别例数时间NO/(μmol·L-1)MMP-9/(μmol·L-1)LPA/(μmol·L-1)治疗组40治疗前78.98±6.15258.16±13.255.19±0.50治疗后52.29±5.03∗∗##103.20±5.36∗∗##2.06±0.11∗∗##对照组40治疗前79.86±6.32259.31±15.235.21±0.52治疗后65.56±5.26∗∗180.33±9.18∗∗3.51±0.28∗∗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见表3。
组 别例数时间NEDA5-HT治疗组40治疗前59.08±3.53232.25±18.19103.38±9.02治疗后179.23±12.50∗∗##39.39±3.58∗∗##320.15±16.12∗∗##对照组40治疗前58.18±5.30231.30±18.15103.90±8.10治疗后102.68±8.25∗∗115.25±3.12∗∗206.55±12.32∗∗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西医治疗原发性头痛的药物常以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焦虑抑郁药物、抗癫痫药物为主,甚至使用副作用较大的麦角类和曲普坦类药物。这些药物的镇痛作用虽强,起效也迅速,但对头痛伴随的焦虑抑郁[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脑血流动力学异常等治疗效果较差。中医学辨证对头痛治疗颇有优势,能够提高头痛治疗的长期稳定性,综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头痛与五脏中肝肾的关系较为密切,从肝肾论治原发性头痛有着丰富的理论根源和内涵。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头痛。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虚无以制阳,导致肝阳上亢而生头痛、眩晕诸症,这也是许多头痛患者伴发高血压,甚至导致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②肾精亏虚,肝血不足而头痛。肾精为一身精气之根本,肾精可化气生血,维持全身气血充盈,保证机体正常活动。肾精不足,无以养肝,肝血亏虚,血失所藏,夜卧时,血不能归脏而导致失眠、恐惧;日行时,血不能输布濡养脑窍导致脑府失养、不荣则痛,甚至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③肾虚肝郁,化火生风而头痛。肝主疏泄,能够条畅气机,若情志失调,肝气郁结而化火,肾虚不能养肝,虚风内动,风火上扰而导致头痛,同时也是头痛合并有焦虑抑郁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主要发病机制。总结上述发病特点,立足肝肾论治是本病治疗的根本。
本研究以天麻、菊花共为君药,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痛之效。珍珠母平肝潜阳;柴胡、香附疏肝解郁;栀子清肝火;黄芩清胆中郁火,泽泻泻肾火,合用可改善头痛合并的焦虑抑郁症状;头痛不离川芎,以川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同时还可改善头痛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异常,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以上共为臣药。佐熟地黄、黄精补肾养精;白芍养肝,滋补肝肾、滋阴以潜阳息风,寓“滋阴涵木”之意;白芷祛风止痛;延胡索行气止痛。细辛为使,既能止痛,同时其辛香走窜之性又能引药上行,增强诸药的止痛效果。全方兼顾了平肝息风、疏肝清热、补肾养肝3个方面,故收全效。
血管异常舒缩、痉挛缺血、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功能亢进等脑血流动力学异常参与了本病的发病过程:NO是血管内皮舒张因子,具有扩张动脉血管的作用,可直接导致头痛发生,研究显示:原发性头痛患者的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而头痛发作期患者血清NO水平高于间歇期患者[5]。原发性头痛患者的MMP-9水平显著升高[6],可导致脑血管痉挛缺血,而缺血又促进了MMP-9的释放,形成恶性循环,既是加重头痛,又是导致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原因。LPA是低密度脂蛋白中能激活血小板、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成分,是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的标记物[7],其水平升高不仅参与头痛发作,还大大增加了血栓形成风险,使头痛发作时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
脑神经递质的释放异常不仅是头痛发病的重要机制,也是发生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机制,这是头痛患者常合并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8],神经细胞功能障碍使多种神经递质的代谢紊乱,其中5-HT和DA在头痛发作时呈现升高趋势,NE是脑干下行抑制系统中的神经递质,有镇痛作用,在头痛发作时则呈显著下降趋势。
本研究从肝肾入手,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头痛,表1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表2显示: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NO、MMP-9和LPA水平(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表3显示:两组均能显著提高患者神经递质5-HT、NE水平,降低DA水平(P<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联合中药从肝肾论治原发性头痛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异常,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甚至卒中的发生,调节脑神经递质释放,达到改善焦虑抑郁、失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作用,值得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