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就业市场逐渐多样化。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广泛招生,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数量更是越来越多,国家不再统一分配大学生的工作,而是大学生自身根据市场导向去选择自己的职业,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忠诚度的相关研究仍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职业院校 毕业生 职业忠诚度
一、影响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忠诚度的因素
学校由于把侧重点放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学习知识的能力,经常可能会忽视关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家庭方面,家长们往往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而不注重在思想道德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学生自身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理脆弱、好高骛远,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往往把薪酬福利、社会地位放在首位。招聘单位方面,有的企业人才招聘不科学,过多注重学习成绩及在校荣誉;有的企业为了吸引人才,对大学生做出一些虚假承诺。
二、提高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忠诚度的措施
(一)大学生自身方面
1.审视自己。第一,要对自己的所学专业有深度认识。在毕业后选择职业时,要尽量明确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是否与自己的专业有着内在的联系,尽量减少在就业时走弯路。第二,明确自己的定位。在求职过程中,要更清晰的剖析自己,认识社会职位需求,以便在就业时明确自己所长与所短。第三,了解掌握社会现实环境。积极调整心态,使自己更加适应整个社会大环境,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慎重签约。毕业生应该注意学会选择就业及岗位,在与用人单位签约之前,应该自己先对其单位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主要了解其薪资福利、岗位培训、工作范围、内部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情况,并就自己了解的情况与用人单位详尽沟通,以免随意签约带来的后顾之忧。
3.放眼长远。毕业生应该放平心态,不要因为只看到眼前的琐碎繁琐工作就冲动离职,要在平凡的工作中放眼未来,努力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在发展机会到来的时候主动出击,一击而中。
(二)高校方面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加强对其思想品德与三观的教育,尤其加重对其进行诚信教育。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诚实守信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准则,更是经济生活中必须坚守的道德规范。其次,培养毕业生正确的职业观。各高校应该加强对就业指导与实践课的重视,使毕业生们放宽眼光,放平心态,摆正态度,使他们明白留在大城市是可能大有作为,但是去中小城市也可以享受中小城市带来的幸福感,只要眼界寬广,目光放长远,在哪都一样发光发热。
2.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第一,提供详细的岗位需求信息。尽量详细明了的介绍本单位的就业需求信息,使学生很容易就明白自己是不是符合需求。第二,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要传授给学生全面的就业指导知识,使学生对自身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以便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自己符合什么条件,从而确立一个明确的就业目标,还应该帮助学生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第三,发挥桥梁作用。建立系统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和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学校推荐的桥梁作用,尽量使学生的毕业求职意向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岗位相对应,从而降低违约毁约的概率。
(三)社会方面
1.制定相关法律。制定法律的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尽量完善三方协议,使三方协议的法律效力更加具有约束力,并且在其中要明确这三方的具体责任,以便保证对三方都造成最小的伤害,这也对用人单位的行为有了一定的限制,保证了就业生在就业时能够收到合法的保护,也约束和限制了双方的不守规则的不文明行径。
2.加大仲裁力度。调解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争议,与此同时要建立起招生单位的信誉体制,对于侵犯毕业生合法权益的种种行径要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进行惩治,以此来保障毕业生的就业安全,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一个有保障的社会环境。
3.建立诚信档案体系。各个行业众多诚信缺失的行为当中也包含高校毕业生的诚信行为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签订三方协议之后,未能按照协议履行义务,对用人单位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建立诚信档案体系,将学生各个时期的诚信行为进行记录,从而对学生产生一种约束作用。
四、结论
通过以上对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忠诚度的分析,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职业忠诚度研究是一个很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领域。无论是从理论概念方面,还是从实证分析方面,都有可以继续深入的空间,今后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忠诚度的相关研究仍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忠山.浅析当前高校教师的流失现象[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2]闫晓萍.高等院校人才忠诚度管理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5(6).
[3]李勇泉,陈曦.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忠诚度研究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2010(3).
[4]刘奕琳.浅谈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忠诚度培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7).
[5]王秉琦.构建发展式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模式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