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分析

2019-04-07 23:31:23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浮力布置科学

将科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开展家庭小实验,能够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更加广阔和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发现、探索和体验科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且将课堂知识和家庭实验进行有机的结合,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并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为学生今后的科学学习和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科学家庭小实验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指导和监督的缺失,导致实验任务流于形式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都清楚地知道科学实验的开展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学内容过多,教师时间有限,使很多教师都不会组织开展家庭小实验。即便是布置了家庭小实验的任务,教师也只是让学生自己在课后自主完成,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使实验任务流于形式,无法将家庭小实验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家长对家庭小实验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科学教学如果仅凭课堂科学探究活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外实践活动中。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的科学教育资源。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家庭小实验和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太大的关系,开展家庭小实验就是在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不支持也不配合家庭小实验的开展,从而导致家庭小实验无法得到顺利实施。

3.学生家庭小实验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初中生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在课后并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家庭小实验上。再加上很多学生没有对家庭小实验的作用和意义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实验过程中抱着玩玩的心态,不会认真对待,从而使他们无法从家庭小实验中获得太大的收获。长此以往,就会对家庭小实验失去兴趣,甚至会直接放弃家庭小实验。

二、初中科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策略

1.家庭小实验的设计和布置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要想将课堂知识和家庭小实验进行有机的结合,那么就一定对家庭小实验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布置,同时家庭小实验的布置一定要具有目的性,要么是用作新课预习用,要么是对课堂内容进行实践和工具。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家长和学生意识到家庭小实验的作用和意义,从而有效地提升他们参与家庭小实验的积极性。通常情况下,用于新课预习的家庭小实验应当要以体验式和探究性的小实验为主,这主要是因为体验式和探究性实验能够让学生在实验过后,对于新课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便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并且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实验记录或者结果,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亲切感,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收获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家庭小实验的积极性,促进家庭小实验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对“水的浮力”这一内容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家庭小实验的任务:(1)将空的矿泉水瓶缓慢地压入水中,然后观察水面的变化,同时感受浮力的方向;(2)如何让鸡蛋浮在水中;(3)将一个乒乓球放入一个底部被剪掉的空矿泉水瓶中,然后将矿泉水瓶倒过来,向瓶内倒水,观察乒乓球是否会浮起来,如果用手堵着瓶口,又会出现什么现象。上述实验学生都可以在家完成,并且实验器材也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得到的,实验现象也比较容易观察和记录。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浮力,同时也会引发学生对浮力进行思考。比如:为什么在第三个实验中,乒乓球一开始无法浮起来呢?当用手堵住瓶口之后乒乓球就能够很快浮起来呢?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浮力学习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课后实验则主要以实践性家庭小实验为主,这可以将课堂上的科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科学的价值和魅力。比如:在对“水中浮力”这一内容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密度计”制作的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并不断地积累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家庭小实验作业提交的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交流的渠道也变得更加广阔。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现代技术,让学生和家长及时将实验过程利用拍照和录像的方式进行记录,并将实验的数据、现象及其结果利用文件的方式发送到教师的邮箱。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家庭小实验进行监督和评价,同时也可以将这些信息作为教学资源,从而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交流平台对学生的家庭实验进行指导,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及时和教师或者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以此促进家庭小实验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将课堂知识和家庭小实验相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应当加强对家庭小实验的重视,并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及时的沟通和指导,从而促进家庭科学小实验的顺利开展,提升家庭科学小实验的效果。

猜你喜欢
浮力布置科学
“浮力”知识巩固
我们一起来“制服”浮力
浮力大小由谁定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科学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早期教育(2016年5期)2016-08-23 12:05:08
神奇的浮力
科学拔牙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