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芳
分层教学法在教学工作中能够帮助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得到最好的锻炼。通过分层教学,将会使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跟得上整体的进度,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由于教学进度缓慢而产生厌倦感。分层教学能够有效地将生本理念展现出来,能够有效地契合现代数学学科的教学理念,并且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负担得到有效降低。
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是关键,因为通过对学生的分层,教师能够基本保证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了真正的验证,这样才能够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布置相应的任务,也才能够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所以对学生科学的分层是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时候,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能力比较强、能力一般和能力比较弱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划分应该不是固定的,而是有所选择的。比如,对于学生的画风可以持续一段时间,比如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考试继续考查学生的能力情况,如果能力出现变化,学生的分层也要出现相应的变化,这样就保证了层次的流动性以及分层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学校积极开展了“减负增效”的教学工作。若一味按照统一的标准很难开展教学,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下”的现象,以及造成数学学习两极化的现象,打击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切实避免此种问题的发生,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分层设置教学目标,这样不仅能够满足最基层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还能够适当针对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教学拔高,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时,由于学生刚接触“二元一次方程”,可以针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针对A 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尝试由二元一次方程变成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但是针对B 层和C 层的学生,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最基础的知识。其教学目标则是“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学会判断二元一次方程”等。通过分层的教法,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自身的基础上,掌握数学教学的相关知识。既解决了“吃不饱”的现象,又解决了“吃不下”的现象,有效提升了数学教学的效率,减轻了数学学习的负担。
教学过程是分层教学法的主要环节,在教学过程的分层中对于教学内容和方式也应当有所整合,并且在教学的同时,教师也应当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努力并看齐,而不能以僵化不变的层次分层限制学生的能力发展。例如,教师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时,可以在课堂上设定相应的难度和坡度,首先以课本为主体,以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定义和基础解法为重点,在课堂开始之初让学生读课本自学并相互交流,随后写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让学生试着去解,并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适当辅导总结出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解法。这样,无论是差生还是优生都能学到二元一次方程的基础知识,并且在课堂的交流中也可以促进优生和差生的互帮互助。而在课堂的后半部分,教师则可以由浅入深地逐渐提出相对较难的题目,对二元一次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或者在二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补充和延伸,给予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以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引导他们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类比,学会进行质疑和举一反三,同时对于学习处于中上程度的学生,所学知识应有所上升和发展,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基础知识的学习。
分层教学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更体现在评价中。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应采取有差异的考核方式。笔者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分层教学应该采用“鼓励进步”的评价方式。例如,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不同设立了不同的分组,如果某一个小组的学习效果要明显高于其他的小组,那对于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可以加分。对于那些划定教学目标较为简单的学生更应该大力鼓励,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克服畏难心理,慢慢找回学习的自信,逐步赶上学习进度。对于那些小组内某个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大力鼓励,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对于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应进行个别的辅导,这样就能减少组员间以及小组与小组之间能力差异,对整个班级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初中都能学到相应的数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之路做好相应的铺垫,打好基础,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是很有必要的。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从数学学习中得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能够在学习上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健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