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媒介事件的符号叙述与意义表达
——以媒体“科比告别赛”报道为例

2019-04-04 08:39冯月季
体育科学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乔丹神话球迷

冯月季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体育媒介事件正逐渐成为新媒介环境下一道独特的“传媒景观”,通过具有仪式化的“文化展演”,体育媒介事件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现代神话”。本文从符号叙述学角度出发,以“科比告别赛”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认为体育媒介事件制造的“现代神话”是通过一系列的符号文本叙述策略建构起来的,主要包括两种方式:构筑伴随文本以及采用否定性叙述策略。

1 体育媒介事件:仪式的“文化展演”

1992年,美国学者丹尼尔·戴扬和伊莱尔·卡茨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当中对“媒介事件”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媒介事件就是“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主要是国家级的事件”。[1]媒介事件的形态包含很多种,归结起来有两类:重大新闻事件和重大仪式事件。前者讲究突发性和偶然性,后者崇尚秩序及其恢复。

媒介事件本质上属于一种叙述行为,戴扬和卡茨将媒介事件的叙述类型分为三种:竞争(contests)、征服(conquests)和加冕(coronations)。但是随着时代变迁,戴扬和卡茨对“媒介事件”的认知与先前相比发生了转向。2007年,卡茨与利布斯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当今时代,以冲突、战争、恐怖为主题的“创伤性媒介事件”成为了“媒介事件”的主题,而“仪式性媒介事件”则退居次席。无独有偶,戴扬在一篇研究北京奥运会的文章中也指出:传统“媒介事件”具有整合社会与达成共识的功能,而新时代的媒介事件则具有制造分化的特征。

但是在戴扬和卡茨的研究中,有一种传统“媒介事件”是例外的,那就是以重大体育赛事直播为内容的体育媒介事件。当传统媒介事件逐渐式微之时,体育媒介事件依然保持了对受众极大的吸引力,所制造的社会轰动效应以及粉丝经济难以估量。例如被称为美国春晚的“超级碗”比赛直播,根据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的估计,其商业价值高达4.2亿美元,平均收视率为40 %~60 %。[2]以2016年“超级碗”为例,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直播,仅在中国大陆就有19家媒体进行了直播。

体育媒介事件是由媒介对体育赛事元素进行加工生产,受众参与的“媒介仪式”或“文化表演”。通过媒介的“编码”和受众的“解码”,体育媒介事件作为一个叙述文本呈现在受众的视野中。近年来,各学科研究的“叙述转向”成为一股潮流,体育媒介事件的研究也不例外。但是笔者想要在这里补充的是:体育媒介事件的叙述是一种符号叙述,其最终的意义生成依赖媒介构筑叙述文本时选择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符号。

与传统媒介事件的叙述文本不同的是,当今体育媒介事件的叙述文本形成了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多媒介文本联合表意的形态。戴扬与卡茨在《媒介事件》中主要指向的是以电视作为媒介表意的载体,而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体育媒介事件的传播借助的媒介体裁更加多元化,形成了以互联网为主,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多种媒介联合传播的特征。互联网具有比传统媒体更强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受众参与分享的体验会更加积极活跃。因此,体育媒介事件所生成的仪式感会更加明显。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体育媒介事件就是一种网络媒介事件,尽管戴扬和卡茨都分别指出了“新媒介事件”与“传统媒介事件”的巨大差异,但是两者并不是截然割裂的,戴扬指出,传统媒介事件所具有的明确的仪式展演以及视觉经验的共享这些特征,在以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的“新媒介事件”中依然存在,甚至还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强化。

从传播的观念来看,体育媒介事件具有典型的“传播仪式观”特征,美国传播者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当中指出:传播的仪式观是一种共享信仰表征的文化行为,这种行为有着明确的宗教起源,通过符号体系的意义表达,传播的仪式观认为“新闻不是信息,而是戏剧,它并不是对世界的记述,而是描绘戏剧性力量与行动的舞台。它只存在于历史性的时间中,在我们假定的、常常是替代式的社会角色基础上,邀请我们参与其中。”[3]

根据凯瑞的表述,他的传播仪式观受到杜威的实用主义传播观念以及人类学家格尔茨的文化研究思想。杜威的实用主义传播观念认为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生活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杜威认为,交流在其中扮演了协调社会生活工具的角色。交流“具有独特的工具性和终极性。交流的工具性表现在:它使我们得以从不堪重负的琐事和压力中解脱,并且生活在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中;交流的终极性表现在:使人们共享对社群有价值的物体和艺术,促进意义的提升、深化和巩固,并形成共享的感觉。”[4]

人类学家格尔茨在《文化的解释》当中认为文化就是意义象征的体系,由特定的符号及其规则构成,文化符号体系就是人们的日常行动的意义来源,除了依靠人们的日常行动以外,文化符号体系的维系和强化也需要某种特定的社会仪式操作,格尔茨认为,公开的社会仪式就是“文化展演”,“在仪式中,生存世界与想象世界借助一组单独象征符号形式得到融合,变成同一个世界。”[5]仪式具有凝聚情感和意识,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统合的功能。

2 伴随文本:媒体“科比告别赛”报道的文本叙述方式

从传播仪式观来看,体育媒介事件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载体,往往能够制造巨大的轰动效应,吸引无数受众的关注和参与,本文的研究对象“科比告别赛”即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体育媒介事件作为一种仪式的“文化展演”,其意义的凸显需要依靠媒介选择象征符号构筑叙述文本,“确定体育叙述的文本,必须清楚体育叙述的文本表征方式,即体育是以怎样的形态呈现在受众面前的。”[6]“科比告别赛”作为一场轰动全球的体育媒介事件,其文本的叙述方式主要是通过构筑大量伴随文本,形成强大的文本意义集合,营造具有强烈视觉效应的“媒介奇观”。

伴随文本是符号文本意义的传达方式和解释方式,“任何一个符号文本,都携带了大量社会约定和联系,这些约定和联系往往不显现于文本之中,而只是被文本‘顺便’携带着。在解释中,不仅文本本身有意义,文本所携带的大量附加的因素,也有意义,甚至可能比文本有更多地意义。应当说,所有的符号文本,都是文本与伴随文本的结合体,这种结合,使文本不仅是符号组合,而是一个浸透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复杂构造。”[7]141受众在解释符号文本的意义时,必须明白伴随文本的作用。伴随文本之于理解体育媒介事件有多重要,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体育及游戏领域,存在着这样一种趋势:体育与游戏伴随文本的意义超越原文本本身。”[8]

“科比告别赛”作为一个体育媒介事件的叙述文本来说,受众对其的解读仍然离不开伴随文本的作用。伴随文本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显性伴随文本,包含副文本、型文本;生成性伴随文本,包含前文本、同时文本;解释性伴随文本,包含元文本(文本评论)、链文本以及先/后文本。具体到“科比告别赛”来说,在其叙述文本的生成和解释过程中,生成性伴随文本中的前文本、同时文本,解释性伴随文本中的元文本(文本评论)、先/后文本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广义的前文本指的是这个文本产生之前的全部文化史,“前文本是文本生成时受到的全部文化语境的压力,是文本生成之前的所有文化文本组成的网络。”[7]145“科比告别赛”作为一个呈现在受众视野中符号文本,其意义表达同样也离不开前文本的意义累加。

根据前文本的定义,“科比告别赛”的前文本包括科比在NBA联盟中征战二十年所有的经历,自从1996年进入NBA联盟之后,科比迅速成长为一位受人瞩目的球星,被许多专家和球迷认为是最接近“篮球之神”乔丹的人。二十年的NBA生涯,科比在赛场上缔造了许多令球迷津津乐道的精彩瞬间。例如:为湖人队拿下5次NBA总冠军,夺得2枚奥运金牌,17次全明星,单场81分,32000+得分等等。这些奠定了科比在球迷心目中作为一代篮球巨星的光辉历史,对于许多球迷来说,科比就是人生奋斗和成功的偶像。

根据文本的生成历史,前文本可以根据时间划分为许多层级,越靠近文本的前文本,其可能对文本意义的传达和解释发挥的作用越大。以“科比告别赛”来说,对其表意影响最大的前文本,应当是2015年11月30日,科比在《球员论坛》发表声明:本赛季将会是他的最后一个赛季,本赛季后正式退役。科比宣布退役的声明引发了球迷极大的轰动,一度造成《球员论坛》网站陷入瘫痪。

自从科比宣布退役声明之后,这位当今NBA最伟大球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成为了球迷关注的焦点。在漫长的职业生涯当中,科比通过赛场下的刻苦训练,赛场上的个人英雄主义宣扬,再加上NBA联盟的“造星运动”,使得科比成为了一个受粉丝景仰的“名人符号”,“人在成名之后,他便具有了某种特定的大众性的文化内涵(前提是值得关注的和有吸引力的)而无形中创造了一个文化符号或意象,生活在传媒这一‘拷贝世界’的大众,无疑是通过这一符号去理解与感知其人其事。”[9]可以说,“科比现象”缔造了影响力非凡的“科比神话”。

由于科比的巨大影响力,在其宣布退役声明后的每一场比赛,都成为了具有话题性和制造轰动效应的“退役巡演”。例如宣布退役后首场比赛,湖人队客场挑战费城76人队,因为科比是费城人,所以在费城76人球馆,科比受到了球迷像欢迎家乡英雄般的礼遇。从费城开始,只要有科比参加的比赛,每一场科比都会受到球迷无数的欢呼和掌声,每一位球迷都想见证这位NBA传奇巨星在球场上最后的征战时光。

可以说,科比的“退役巡演”是“科比告别赛”最重要的前文本,如果说“科比告别赛”是一场盛大的“加冕仪式”,那么科比的“退役巡演”就是“加冕仪式”前的“出场秀”。长达一个赛季的“退役巡演”积聚了球迷炽热的情感,最终在“科比告别赛”的“加冕仪式”上得到了猛烈的升华和宣泄。

除了前文本之外,“科比告别赛”的文本生成还受到同时文本的影响,同时文本是与文本产生的同时出现的文本,克里斯蒂娃从“文本间性”的角度出发,认为同时文本相互指涉,共同推动文本意义的生成。

“科比告别赛”的同时文本,最明显的就是在2016年4月14日当天,NBA联盟有意安排了两场比赛,一场是湖人挑战爵士——科比在NBA最后一场比赛;另外一场是勇士对阵灰熊——勇士能否打破72胜的NBA神话。结果在这两场比赛中,科比得到60分率队逆转爵士取得胜利,勇士队主场击败灰熊取得了历史性的NBA常规赛73胜。这两场比赛作为同时产生的文本,其意义相互指涉,两个球队的当家球星——科比与库里,分别成就了各自的神话,科比随着NBA职业生涯的结束,最终完成了从偶像向神话的符号衍义;库里正在成为NBA新的偶像,并开始缔造属于自己未来新的神话。

“科比告别赛”的文本生成经历了前文本和同时文本的意义累积,受众在解释该文本的过程中同样也要受到解释性伴随文本的影响。对于“科比告别赛”来说,解释性伴随文本包括元文本(文本评论)以及先/后文本。

元文本(文本评论)是“关于文本的文本,是此文本生成后被接收之前,所出现的评价,包括有关此作品及其作者的新闻、评论、八卦、传闻、指责、道德或政治标签等”。[7]146“科比告别赛”的元文本(文本评论),同样以上述形式表现出来,除了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科比退役的新闻以外,还出现了各种八卦,例如有媒体报道,科比退役后有可能到意大利打球,原因是科比的父亲曾经在意大利球队效力,科比的童年也在那里度过;甚至还有中国球迷开玩笑说,科比退役后可以考虑到CBA打球等等。

除了这些传闻和八卦以外,媒体和球迷对科比的评价也呈现出了“元语言冲突”的现象,尽管科比作为篮球巨星的地位无可置疑,但是媒体和球迷往往将科比和NBA历史上巨星进行对比,特别是常常把乔丹作为科比的标杆。在媒体和球迷的评价里,除了颂扬之外,也有对科比的“吐槽”,例如打球太独,历史打铁第一,投篮效率不高,与邓肯、诺维茨基主动降薪相比,科比缺乏对球队的奉献精神等等。甚至在中国的球迷队伍里,还出现了相互攻击的“科蜜”与“科黑”,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科比告别赛”的元文本(文本评论),尽管在媒体和球迷眼中,科比也有瑕疵,但是当今时代,人们的包容意识比以往更强,允许英雄的不完美甚至缺陷,这些并不妨碍科比在“加冕仪式”上成为众人膜拜的神话。

先/后文本在“科比告别赛”的文本解释中也非常明显,先文本容易和前文本发生混淆,其实两者的差别非常大。前文本指的是文本出于其中的文化网络,前文本与文本之间共属于一个大的文本集合,而先文本则是文本生成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文本形态,先文本对文本的释义压力比前文本要大得多,“一个文本对先文本的依赖,远远超出一个文本生产时‘引证’前文本的明显程度。”[7]149对于“科比告别赛”这个文本来说,其先文本就是一直以来媒体和球迷将科比与之对比的乔丹。

科比被媒体和球迷称之为最接近乔丹的人,两者经常被拿来做各个方面的比较,乔丹是无可争议的“篮球之神”,而在媒体和球迷的视野中,就是观看科比如何超越乔丹。尽管在历史地位上,科比无法超越乔丹,但是在某些环节上,科比完成了超越,例如NBA生涯总得分,单场最高分,告别赛得分等。可以说,如果没有乔丹做标杆,科比作为篮球神话的意义就无法凸显出来,某种意义上而言,乔丹就是科比神话的“原型”,这正是先文本对文本表意的重要作用。

后文本也有多种表现形式,“科比告别赛”的后文本主要包括:科比退役后的动向成为众人关注焦点,有媒体猜测科比可能投资意大利球队走上经商之路;“后科比时代”的湖人队何去何从,曾经的NBA豪门球队未来发展引人关注。在所有的后文本中,最主要的应当是NBA联盟中那些有可能替代科比成为新的偶像的球星,其中包括早已成名的勒布朗·詹姆斯,以及正逐渐取代詹姆斯成为NBA联盟第一人的库里。在其后的媒体报道中,詹姆斯或库里依然会被媒体和球迷拿来与科比做比较,这种“造星运动”也正是NBA联盟长久以来对球迷保持强大吸引力的根本所在。

3 否定性叙述:“科比神话”的意义生成

媒介通过构筑一系列伴随文本的意义累积,“科比告别赛”成为“科比神话”诞生的舞台。制造“现代神话”,是当今大众传媒通过文本运作生成出来的“媒介景观”,罗兰·巴尔特认为,自西方社会理论语言学转向之后,出现了一种新的流行神话,巴尔特称之为“现代神话”,在关于什么是现代神话的定义上,巴尔特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回答,他认为“神话是一种叙述。”[10]现代神话是一种传播的体系,一种意指作用的形式。

“科比神话”的意义生成依赖于媒介建构文本并展开叙述行为,但是这种叙述本质上是一种否定性叙述。赵毅衡在《叙述在否定中展开》一文中认为:“小说叙述的本质,是一个连续否定的过程,叙述即否定。”[11]63但是当我们考察“科比神话”的意义生成模式之后就会发现,以体育媒介事件为代表的媒介叙述也属于否定性叙述。

“否性”是一种认知和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哲学强调从整体上观照世界,但是这种宏大叙事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认为,“哲学将整体当作自己的对象来判断,就把它作为异于自身的东西驱逐出去。”[12]总体上,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就是为了反对西方哲学长久以来追求的“同一性”,否定辩证法主张“非同一性”,因为在文本生成和解释的过程中,将有许多“异物质”掺杂到其中,文本自身必须在与这些“异物质”角力的过程中克服许多羁绊,最终才能生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意义解释。

法国符号学家格雷马斯,1966年在其《结构语义学》中提出的符号矩阵理论,为我们理解符号文本的否定性叙述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模型。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包括四个基本项:S1(肯定)、S2(否定)、-S1(负肯定)、-S2(负否定)。格雷马斯认为:“如果-S2=S1且-S1=S2,那么S1和S2就是矛盾的,矛盾关系在此表现为对立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关系。”[13]这四个基本项之间有四个连接,每后一项都构成对前一项的否定。四项之外,有六个连接,两两组合形成十元素否定互动的格局(如图1所示)。

图1 十元素否定互动的格局图

格雷马斯符号矩阵提供了一个静态的多重否定方式,赵毅衡对此进行了改造,不仅任何相关项,甚至任何连接项之间都是否定的,这样格雷马斯符号矩阵就成为了“一个不断借否定进行构造的、无法封闭的过程:只要叙述向前推进,就必须保持开放的势态”。[11]59通过连续的否定,符号文本的意义逐渐显现出来。

根据格雷马斯符号矩阵,我们可以将NBA职业球员划分为四个符号序列(如图2所示),分别是普通的NBA球员,有一定知名度的NBA球星,有巨大影响力的NBA球星,NBA第一人乔丹。这四个符号序列关系中,每后一个符号序列都构成对前一个符号序列的否定和超越,毫无疑问,科比属于NBA超级巨星行列,他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已经远远超出了篮球范围。但是与NBA第一人乔丹相比,虽然在某些指标上已经超越乔丹,但是在受众的观念里,科比被认为是最接近“篮球之神”乔丹的人,但是还不能和乔丹平起平坐,在被神化的乔丹与类神化的科比之间构成相互否定的关系。从符号叙述学的角度来看,体育媒介事件这种“竞赛型演示叙述会以神话叠加的方式带来叙述惊喜,这在叙述学中可能是独一无二的类型”。[14]

图2 四个符号序列图

意大利著名符号学家艾柯提出的“封闭漂流”概念,也认为符号衍义的过程是一连串的否定性叙述。艾柯假设符号衍义从A到E, “在这个符号衍义过程中,一旦我们接受了符号E的意义,那么,关于符号A的意义就会被剔除。”[15]新生成的符号意义否定前符号,最终落在一个合理的意义解释范围内。

符号文本经由否定性叙述生成的意义并非一个绝对的“真值”,而是一个处在变化临界点以及掺杂其它“异物质”的“拟像与仿真”。法国符号学家博德里亚认为,通过传媒“拟像与仿真”的生产机制,社会呈现出了“超真实”的状态。所谓“超真实”不是真与假的问题,不是复制的问题,也不是模仿的问题,而是用符号代替真实本身的问题。博德里亚在《拟像与仿真》中开篇引用波哥斯传说中的有关拟像的寓言来说明:拟像就是实在。拟像是由四个阶段组成的:“它是对根本现实的反映;它遮蔽和颠倒着根本现实;它遮蔽着根本现实的缺席;它与现实没有任何关系:它是它自身的影像。”[16]

从否定性叙述思维出发可以发现,“科比告别赛”所诞生的“科比神话”,其符号文本意义的生产和解释就是一系列否定性过程。从符号双轴表意形式来看,这里面既包含历时性否定,也包含共时性否定。

从历时性否定来看,我们在上文中所分析的“科比告别赛”的伴随文本就属于此类。“篮球之神”乔丹成为科比超越的符号,符号化的科比构成了对符号化的乔丹的否定,科比之后,NBA联盟巨星如詹姆斯、库里等被媒体和球迷寄希望于超越科比,因此也构成了否性关系。一颗篮球巨星在NBA舞台的谢幕,伴随着另外一些篮球巨星在NBA舞台上冉冉升起,不断超越,不断挑战,这正是NBA联盟始终对球迷保持吸引力的关键所在。从共时性的否定来看,主要是在“科比告别赛”举行过程中,球迷对科比的评价所生成的元文本(文本评论)产生的“阐释漩涡”,即将淡出NBA舞台,科比也引发了一些球迷对他的负面评价,但是这些负面评价并没有损害科比的“现代神话”形象,恰恰相反,它们构成了多面的科比,这正是当今媒介对英雄和偶像的叙事方式。

猜你喜欢
乔丹神话球迷
爱情神话
鞋子里的盐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中国球迷
鞋子里的盐
鞋子里的盐
“神话”再现
球迷俱乐部
超级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