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县文
我是来自双鸭山市第三十一中学的教师姚文泉。1984年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六岁那年父亲因为疾病去世,母亲不堪重负改嫁,我和哥哥与年迈的姥姥生活在一起,母亲每个月给我们100块钱的生活费。1998年冬天,由于母亲支付不起学费,选择让我辍学。当时我就读的双鸭山市林业中学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免去了我的学费。我非常感激学校,那时我暗下决心,发奋学习,一定要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上高中之后,我开始勤工俭学,2000年暑假,我在五马路聚福楼饭店做服务生干了38天,挣了380块钱,这是我人生中自己挣的第一笔“巨款”。
2002年高考,我被东北林业大学汽车修理与维护专业录取。面对6000元高额学费,母亲再次让我选择放弃,三个同样家境窘迫的叔叔勉强给我凑到了1000元钱。那年暑假我绝望了,在人生的路口找不到方向。经过挣扎之后,我选择到第三十一中复读,想用一年复读的时间来争取继续上学的机会,看看有没有能筹到学费的可能。面对兜里屈指可数的生活费,每天我都得算计着花,但还是食不果腹,第三节课就开始想中午怎么吃,根本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这时我发现,学校食堂每当吃饭的时候都有个学生在干活,于是我主动联系老师,在老师的引荐下我来到食堂干活,每天早5点进班学习,5点半到食堂推煤推灰,6点半回班级上课,中午也是先学会儿习,等其他学生就餐结束后,我再去收拾碗筷、拖地、就餐。虽然耽误些学习时间,但课上注意力集中了。为了赚学费,后来我在还蹬过倒骑驴、装过煤车、在选煤厂选过煤、搬过货、捡过矿泉水瓶等,印象最深的是装3000斤鱼给我5元工钱。就是那次,我坚定了要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决心。
2003年的第二次高考我被齐齐哈尔大学录取,报志愿时我选择了学费最便宜还有补助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可是面对2500元的学费我又迷茫了。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想到了党和政府。我找到户口所在地的七星镇人民政府,把我的求学过程和困难向镇党委书记说明后,领导的话让我很感动,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孩子放心,只要有政府在,一定能让你上得了大学!”随后在政府的帮助下,我拿到了助学金和捐款5000元钱。当时七星镇揣书记对我说:“孩子,你只管好好去学习,用你所学的知识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可以说,大学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从军训开始我就做上了家教,白天训练,晚上骑着借的自行车去给学生补课,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在我的努力下,我成为了2003级数学系补课界的“大腕”。大学四年,无论严寒酷暑还是披星戴月,课余时间我总是骑着自行车穿梭于每个任教家庭之间,做家教虽然辛苦,但是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知识改变了我拮据的生活,让我不再贫穷。
感谢教育改革的好政策,2010年通过公开招考,我结束了大学毕业后的打工生涯,成为了第三十一中学的一名正式教师。我带的高一班有个女学生叫小丽,在她13岁的时候一直疼爱着她的父亲因病去世,她和母亲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母亲没有工作,偶尔还会把负面情绪释放到她身上。开学时了解到她的境遇,我就开始积极向学校反映她的情况,为她争取到了补助名额。补助需要上交一些材料如家庭情况说明,她在填写家庭情况时,被其他的同学看见了,一些同学开始私底下议论。还没有走出痛苦的她,听到同学们的议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找到我哭着说,我不要这个补助了,我家不困难,我家不惨!我了解了事情经过后,一方面引导学生不要议论,要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小丽同学;另一方面安慰小丽,告诉她现在家里的确出了一些变故,但老师相信你,一定会用你的知识改变现状。后来她收到了来自社会的第一份补助,感受到了温暖,也能够安心学习了。现在小丽高三了,成绩名列前茅,我相信她一定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实现她的梦想。
“知识改变命运”的下一句是“教育成就未来”,无论是我的成长经历还是教学经历,都让我体会到了贫穷所带来的生活艰辛和人生不易,但更让我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教育能够成就未来!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助学贷款和助学金政策帮助了我,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也要尽我所能将党的关爱和教育惠民好政策传递下去,为更多的贫困学生争取受教育的機会,帮助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让教育成就更多孩子的未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