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英,陶娌娜,张 杰,宋燕青,张永凯
近年来,医疗费用急剧上涨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临床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此外,在强调用药安全性、有效性的同时也应注意药品的经济性问题[1]。
临床在使用一品两规药品时,在相同给药剂量下使用不同规格的药品产生药品费用不同,选用药品规格不适宜,增加了医药费用,违背了医嘱的“经济性”原则。由原卫生部发布的部门规章《处方管理办法》第16条规定医疗机构购进药品,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雷同的复方制剂1~2种,即“一品两规”[2]。为确保治疗有效性一致,本文所研究的一品两规药品,均为同一厂家生产的大小两种规格的药品。依据临床用药情况,探讨注射剂规格与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密切联系,分析阐述如下。
1.1 资料来源 统计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一品两规药品目录,申请从我院信息中心调取2017年3-11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一品两规药品医嘱信息,共计69 019条医嘱。
1.2 方法 使用Excel 2007整理数据,对调取的医嘱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统计每种药品的医嘱信息,计算每瓶输液使用的药品支数及产生的药品费用,并计算在相同给药剂量时,选用通用名称相同的、大小规格不同的药品时,每瓶输液使用的药品支数及产生的药品费用。比较在相同给药剂量时选用大小不同规格的药品产生的药品费用高低及使用药品支数多少,若医嘱的药品费用高于换用另一规格的药品后产生的费用,则违背了药品的“经济性”原则,即为选用药品规格不适宜医嘱。筛选出选用药品规格不适宜医嘱,计算每瓶输液在选用适宜规格药品时与原医嘱产生的药品费用差异及每瓶输液可减少配置的药品支数。
计算方法:每瓶输液使用的药品支数a=医嘱剂量n/药品规格m;每瓶输液药品费用b=药品单价c*每瓶输液使用的药品支数a。
若m1>m2,则a1 2.1 一品两规药品种类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一品两规药品共有30种,药品种类主要为心脑血管用药、抗生素类及辅助用药等。统计一品两规药品临床常用剂量及在相同给药剂量时分别选用大规格和小规格药品产生的费用差异。结果见表1。 2.2 选用药品规格不适宜医嘱汇总 选用药品规格不适宜医嘱共涉及16种药品,共计42 715条医嘱,选药不适宜医嘱32 981条,占比高达77.21%。若在相同给药剂量下改用适宜规格药品可减少配置药品支数478 263支,节省药品费用600.01万元。见表2。 表2 选用药品规格不适宜医嘱汇总 2.3 汇总选药不适宜医嘱占各类药品比例及科室分布情况 超过30个科室存在选药不适宜医嘱。统计选药不适宜医嘱所占比例、选药不适宜医嘱输液所占比例、选药不适宜医嘱消耗相应药品数量比例及主要科室分布情况,见表3、表4。 3.1 选用药品规格不适宜医嘱分析 选用药品规格不适宜医嘱分为2种情况,第1种情况是可以选用较少支数的大规格药品进行配置时,使用了小规格药品,增加了每瓶输液的药品费用,也增加了药品配置数量。例如: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有50 mg/瓶和100 mg/瓶两种规格,价格分别77.9、142.18元。医嘱剂量200 mg,若使用100 mg/瓶*2瓶配置,花费药品费用为284.36元,若使用50 mg/瓶*4瓶配置,花费药品费用为311.6元,配置过程中配置人员需多配置2支药品,配置药品消耗时间较使用规格为100 mg/支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所用的时间长。第2种情况是患者用药剂量小,选择小规格药品即可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使用了规格较大的药品。例如: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有0.2 g/5 ml*1支和0.4 g/10 ml*1支,价格分别是42.33、70.5元,儿童用量较小,医嘱剂量0.2 g,选择0.2 g/5 ml规格即可。医嘱剂量较小情况下选用大规格药品配置输液存在剂量误差,影响药品剂量准确性,且导致配置时间延长,还会造成药品浪费。第2种情况主要存在于儿科。 表3 选用药品规格不适宜医嘱科室分布情况 表4 选用药品规格不适宜医嘱占相应药品医嘱比例 注:*1规格为0.4 g/10 ml*1支,*2规格为0.2 g/5 ml*1支 需注意同一通用名药品两种规格相差较大时,除考虑药品经济性外,还应考虑配置药品时半量药品计算,保证配置剂量准确。如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有40 mg*1支和500 mg*1支,单价分别是26.25、134.34元,医嘱剂量随患者病情需要调整,医嘱剂量n≤200 mg时,选用规格为40 mg*1支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较为经济。医嘱剂量为240 mg时,若使用规格为500 mg*1支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涉及半量药品计算,可能影响输液剂量的准确性。 3.2 注射剂规格选择与用药安全性及经济性的关系 我院选用药品规格不适宜医嘱比例较高,涉及的16种药品临床使用情况不合理,违背合理用药的“经济”原则[3]。临床医师在确定治疗方案时,除注重药物疗效外,还应注意首选剂量与规格一致的药品,尽量减少用药支数,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选药不适宜医嘱涉及的药品中,辅助用药占有一定比例。加强辅助用药的管控,能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改善医患关系[4]。选用适宜规格药品,可降低药占比。有效地控制药占比,有利于降低医药费用[5-6]。 药品配置过程中容易产生玻屑、微粒等[7],相同剂量下选用小规格药品,配置药品数量多,增加液体污染几率和不溶性微粒,极大威胁患者生命安全[8]。且一次溶解配置多瓶药品时,容易残留更多药液,造成剂量不准确,影响疗效[9]。 选用药品规格不适宜,除了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增加输液风险外,也增加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剂药师的工作量。自新医改开展以来,医院药品取消加成,医院财经管理工作面临重大改革。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是改革中的重要内容[10]。在保证药品供应的情况下,应合理降低药品库存,减少药品管理工作的人力资源消耗。 3.3 建议 选用药品规格不适宜,加重了患者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增加了输液风险及人力资源消耗,这可能与医生对药品规格不熟悉有关。药师参与住院药费控制成效显著,可发挥不可替代的职业价值[11]。建议采取以下办法:①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每月针对选用药品规格不适宜医嘱涉及的一品两规药品进行点评,月末公示结果,与相应科室沟通;②开展合理用药宣讲,使所有医、护、药人员均认识到安全、有效和经济用药的重要性[12];③完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合理用药系统,对此类不合理医嘱进行拦截;④审方药师着重对选用药品规格不适宜医嘱进行事前干预,及时与医师沟通;⑤医院管理部门也应采取行政干预手段,对不配合的科室及个人采取相应经济处罚及通报批评。为患者挑选安全有效且经济实用的用药方案,需要医、药、护紧密合作。2 结果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