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班里设立了“共享玩具”区,孩子们纷纷从家里带来了自己心爱的玩具,有玩具汽车、带铁轨的玩具火车、不倒翁、钓鱼小猫等,还有各种憨态可掬的毛绒玩具。慢慢地“共享玩具”区逐渐成为孩子们最喜欢去玩耍嬉戏的场所。
可是好景不长,细心的王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共享玩具”区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有三四个小朋友愿意去玩,这是怎么了?
王老师决定找出原因。一天游戏时王老师走到“共享玩具”区,毛毛正在专心致志地忙着什么,王老师凑近一看,只见毛毛正在给汽车装轮子,一边修理一边自言自语道:“是谁把这么漂亮的车子弄坏了,我来试试能不能修好。”王老师走上前问:“需要我帮忙吗?”毛毛头也不抬地说:“我需要透明胶!”王老师拿来透明胶递过去问:“还需要什么吗?”“暂时不要!”王老师不再打扰毛毛,巡视其他游戏区去了。
在进行游戏评价时,王老师表扬了毛毛主动修理玩具的行为,夸他聪明、懂事,能主动为班级做事,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好孩子。后来,“共享玩具”区里又逐渐热闹起来,有的孩子修理玩具,有的孩子在玩玩具。
有一天毛毛跑来说:“老师,共享玩具区太吵了,我们商量了一下,希望有一个安静一点儿的环境修理玩具,我们还需要一个小篮子来装工具。”“是啊,是啊。”贝贝和琪琪附和着说。
王老师朝四周看了看,问道:“你们觉得哪个地方合适,就把要修的玩具运过去吧。”毛毛、贝贝和琪琪兴奋地走来走去,在这儿比划一下,在那儿比划一下,最后看中了“图书角”旁边的一小块地方。
这一天在游戏评价时,整个班级的孩子们纷纷动脑筋,帮新设立的区角想好听的名字,讨论最后一致通过“玩具医院”这个名字,毛毛毛遂自荐要当第一任“玩具医院”的院长。
新区角的诞生,让爱动手、爱修理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一起商量怎么修理洋娃娃,一起讨论修理后的不倒翁为什么不摇晃了,一起为修理成功欢呼,一起找资料检查电动玩具装电池了为什么还不动……在孩子们的热情邀请下,有一些懂修理的家长被孩子们请来担任“名誉工程师”,辅导孩子们的“工作”,家长们也很支持孩子们的活动。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批批玩具被修理好“出院”了,“共享玩具”区和“玩具医院”都成了孩子们新的关注点。
幼儿园的孩子没有生存和学习的压力,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区域活动是幼儿重要的自主活动,新区域游戏“玩具医院”变“要我玩”为“我要玩”,满足了孩子活动和游戏的需要,能更好地体现“玩中学”“做中学”的精神。同时,家长的有效参与,不仅激发了孩子活动的积极性,也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难题,提供了有效指导。而且,一些有经验的家长对“修理”这项工作比教师更有话语权,指导起来更专业。
区域活动是培养孩子良好个性的有效途径,对孩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挖掘区域活动的教育途径,让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