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进入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

2019-04-02 07:19张虹
中国报道 2019年1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转型银行

张虹

面对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中国银行业改革转型势在必行,也是实现稳健发展、打造国际一流商业银行重要依托。

改革开放40年来,金融业开放明显加速。近年来,在银保监会的指导下,中国银行业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创新和海外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突破。为进一步推进稳增长、促改革,2018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继续把“稳金融”放在重要位置,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进入新时代。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严冬天寒,企业仿佛已经做好了穿棉袄过冬的准备。数据显示,2018年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500亿元,同比多增1300亿元,但增量主要存在于居民部门,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同比有所下降,显示企业对未来预期仍不乐观;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5200亿元,同比减少3948亿元,显示社会资金需求并不强劲;11月M2同比增长8.0%,与上月持平,M1同比增长仅1.5%,较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M1与M2的剪刀差继续扩大,反映出存款定期化趋势上升,企业融资需求回落。面对企业经营活力下降、不良难以消化,以及利率市场化以来的同业竞争加剧、科技变革加速等一系列挑战,商业银行资产获利指标出现下滑:2017年,上市银行ROA为13.32%,为2001年以来的最低值;ROE为0.98,为2006年以来最低值。

另一方面,在政策和融资层面暖风频吹。11月1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人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纾解民企融资困难、帮扶小微企业的各项举措频频出台。在2018年12月1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除了继续“稳金融”,更是首次提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并没有再提经济下行压力,这有力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可见政策底已逐渐显现,经济最艰难的时刻将要过去。

上述形势分析表明,新时期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将更加复杂,对银行业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内商业银行已进入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

中国上市银行改革转型的主要实践

近年来,国内各主要上市银行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深化各项改革。

在大型商业银行中,工商银行以实施“服务本源、全量客户、转型升级、创新领跑、风控提升”五大战略工程为主线,坚持以信息技术变革引领银行再造。农业银行紧跟互联网时代“三农”发展趋势,加快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一号工程”,打造服务“三农”新优势。中国银行加快推进科技数字化、业务全球化、服务综合化、资产轻型化、机构简约化,着力打造具有强大价值创造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建设银行推进“综合性经营、多功能服务、集约化发展、创新型银行、智能型银行”五大转型,初步构建综合化经营格局、多功能服务体系。交通银行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深化内部经营机制改革,推进经营模式转型与创新。

在股份制银行中也有颇具特色的改革案例,例如:招商银行实施“一体两翼”战略,进一步对客户体验、产品设计、风控流程及组织架构等进行系统化优化调整,实行“轻型银行”战略转型。民生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做强公司金融、做大零售金融、做优金融市场、做亮网络金融、做实风險管理、做好综合化经营,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能力。浦发银行聚焦科技突破,围绕基础设施、服务流程、业务应用等维度,推进数字生态银行2.0建设。中信银行加快由速度型效益向质量型效益转变,成为业内首家主动“缩表”的银行……

一花一世界,上述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正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砥砺奋进的缩影,银行业的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必将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持。

推动商业银行改革转型的思考和建议

近年来,监管机构连续出台多项关于银行改革的政策法规,对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创新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等进行科学引导。笔者认为银行的战略转型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改革的激励约束机制。改革转型是一项从上至下的管理创新和流程再造,转型成果的落地需要强大的执行力,而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将是保障企业管理质效的重要手段。董事会层面可以建立有效的和常态化的决策机制对于改革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对于董事会确定的战略,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自上而下形成共识。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经营层和各级机构进行督导和考核,以提高政策的执行力。

二是响应国家政策,探索新的市场机遇。长期以来银行业的风险偏好普遍趋于保守,形成了企业贷款难的局面。而当前国家政策对服务实体经济和供给侧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对民企和小微给予了重大支持,因此要在防范风险的同时,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要抓住民营企业中的优质客户以及细分领域内龙头客户,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化、定制化服务,强化银企合作关系。对于长期前景看好,但受到资本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或股票质押风险的影响出现短期流动性困难的客户,应及时纾困,形成友好的战略合作关系。此外,在当前资本市场筑底的时机下,可以探索发展上市公司流动性支持融资、类投资和债转股业务等。

三是科技引领,实现技术与业务的融合。随着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成熟,银行业务与科技已经密不可分,银行就像是一部处理客户金融信息的机器。因此一方面要推进数字化改造,建立数据工厂与分析能力,有针对性地制定业务规划、营销策略、产品策略,提升客户分类营销、分层管理的能力,进而提升管理效率、服务效率和风控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利用新技术发展诸如云账户、移动金融服务、线上贷款、智能投顾等场景化的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四是加强风险防控。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面对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引发的市场震荡,银行需要进一步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严守三道防线,审慎经营,通过守住风险底线,回归银行业务本源。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之外,机构改革、业务创新、降本增效、投资发展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也非常重要,商业银行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来进行选择。风物长宜放眼量,既然坚定了方向,便只顾风雨兼程。面对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中国银行业改革转型势在必行,也是实现稳健发展、打造国际一流商业银行重要依托。

责任编辑:张岩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转型银行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沣芝转型记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