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豪
我国发展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经济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8年12月19日到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2018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9年经济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结构性的。要增强忧患意识,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稳是大局,稳中求进仍然是一以贯之的工作总基调,会议提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也是强调稳,但是稳和进都有新的内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
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质量效益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2018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508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2173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62953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345773亿元,增长7.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会议提出‘稳中有变、变中有忧,说明现在情况与去年估计的经济形势有了不小的变化,比如中美关系的变数,直接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外部条件和运行的一些变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刘瑞认为,国内经济的变数不少,但更主要变化还是来自外部,“世界经济的重新洗牌,在重建中出现冲击,比如WTO规则的变化。我们不能一味消极指责不确定的变化,而是要想办法解决,相应积极调整国内政策。”他说。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2018年12月22日在“2018—2019中国经济年会”上说,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虽有逆流,但不会逆转,随着我国不断扩大开放,各国都希望在中国寻找更多发展机遇,这些因素有力支撑了党中央有关“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
他认为,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正是我国发展面临的5个新机遇。
“2019年还是强调稳字当头。我们的‘稳不仅是着眼国内,也要着眼国际的变化,我们不妨调整一些步伐,调整好状态。”刘瑞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动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
2018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不俗成绩:前7个月,压减粗钢产能2470万吨,完成全年任务80%以上;截至11月末,市场化债转股项目签约总金额达到18928亿元,资金到位5050亿元;1—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和费用合计为92.59元,同比降低0.25元。
“与往年相比,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了‘巩固、增强、提升、畅通这些新的工作重点。”张立群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他阐释说,“巩固”主要是对多年来“三去一降一补”的工作成效着力加以巩固;“增强”主要是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发挥企业和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就是要提高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畅通”就是要畅通国民经济的循环,就是要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完善,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表示,“八字方针”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非常有針对性。“从根本上说,强调的是要深度推进市场化,让市场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发挥作用,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凡是企业能干的就让企业干。”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仍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根源是要素配置扭曲。不能因为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就放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动摇,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矫正要素配置扭曲。
扎实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明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排在第一项。
“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涉及到很多方面。2019年的抓手核心,是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制造业的核心高质量上来以后,可以有效解决服务业、下游产业的发展。”刘瑞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刘瑞表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如今工业社会逐渐进入后工业时代,制造业一定要向高附加值、有创新和现代内涵的产业转变,这样才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制造业需要原材料、能源动力、基础设施,下游连着服务业、交通物流等,如果制造业作为突破点实现高质量发展,会带动上下游产业的跟进,升级整个国民经济。
“高质量发展核心就是技术带来的制造业的升级。制造业主要有两种,一个是传统制造业,一个是现代制造业。现代制造业利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得到了提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制造业和服务业越来越一体化了,制造和消费结合在一起,与服务业相互渗透。”刘瑞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
南京大学教授、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表示,这次会议对于提升中国产业竞争力提出了新要求,认为要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他认为提升中国产业竞争力,要通过提升产业链水平、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等途径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