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地星光
说到陆地丝绸之路的开辟,我们都会想到西汉“博望侯”张骞;说到海上丝绸之路,那一定是明代大航海家郑和。张骞两使西域探出“一条路”,一条联通亚欧大陆,引领亚欧繁荣的“古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拓出“一条带”,一条飘荡在“海上的丝绸之路”,他们为现今实现“一带一路”宏伟构想和蓝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张骞与郑和都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探险家和文化使者,但是我们却忘了东晋的一位高僧———法显。
法显(公元334年~420年),山西人,东晋高僧,中国佛教史上著名高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从陆路前往天竺,又从海路返回中国求法的大师,也是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公元399年,65岁的法显从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寻求真法戒律,游历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30 余国,前后历时13年,将大量梵文经典和佛教文化引入中国,著有《佛国记》,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法显本姓龚,3个哥哥都在童年夭亡,他出生之后,父母也担心他会夭折,三岁剃度宝峰寺,成为小沙弥(小和尚),专心研读佛经。此时的中华大地,已经分为南北两区。西晋亡于建兴四年(公元316 年),次年晋元帝即位,是为东晋。草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北方政权轮番更迭,历经后赵、前秦、后秦、北凉,皆尊崇佛法。南方则是“衣冠南渡”的北方达官显贵、文人学士,富商巨贾,他们为了躲避战乱迁徙江南一隅,将中原先进的科技、文化、佛教传播到南方,“南朝四百八十寺”一时之间,僧侣剧增,寺庙林立,南北大地寺庙林立,佛法盛行,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正统的佛法和戒律很少,僧人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特别是由于戒律经典的缺乏,使广大佛教徒无法可循。法显20岁那年,受比丘戒(和尚成年后,履行的一种仪式)。从此,他对佛法信仰有加,坚贞不渝,年纪轻轻就成了一名求思深湛,而又异常虔诚的佛教徒。且对自己要求严谨,时有“志行明敏,仪轨整肃”之稱誉。他在研读佛法之际,常慨叹律藏残缺,誓志寻求。
穿越塔克拉玛沙漠
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65岁的法显已在佛教界度过了62个春秋。多年的学法阅历,使他深切地发现几经转译的佛经多有缺失,且有谬误,现行的佛法已经和时代脱轨,赶不上佛教大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这种混乱状况,他决定西行天竺(古代印度)寻求真法和戒律(经、律、论),以维护佛教的“真理”,矫正时弊。这年春天,法显同慧景、道整、慧应、慧嵬4 人从长安起身,一路向西进发,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卓绝的远征。次年,他们到达张掖(今甘肃张掖市甘州区),遇到了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5 人,组成了10人的“巡礼团”,一行到达敦煌时,得到敦煌太守李暠的热情款待和资助,又有一位名叫慧达的僧人加入其中,11人的西行团队准备西出阳关渡“沙河”(即白龙堆大沙漠)。法显等5 人先行,智严、宝云等人紧随其后。白龙堆沙漠气候干燥,时有热风流沙,旅者经此多被流沙吞没,酷热击倒。《佛国记》载:“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他们冒险直前,历时17个昼夜,行走1500里,终于渡过了险象环生的“沙河”。到达鄯善国(即楼兰古国)后。接着西行抵达茑夷国(今新疆焉耆)。在茑夷国两月有余,宝云等人赶到。智严、慧简、慧嵬3人返回高昌(新疆吐鲁番)筹措行资。僧绍随西域僧人去了罽宾(在今克什米尔)。
法显其余7人得到前秦皇族苻公孙的资助,穿越塔克拉玛沙漠向西南进发。“行路中无居民,沙行艰难,所经之苦,人理莫比。”7 人走了35天,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打破了“进去出不来”的骇人传说,到达西域佛教中心于阗国(今新疆和田),观看了佛教“行像”仪式,3个月后继续前进,翻过葱岭,渡过新头河到达那竭国。法显和慧应、宝云、僧景等人则经宿呵多国、犍陀卫国到了弗楼沙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慧景到那竭国后一病不起,道整陪他养病。慧达一个人去了弗楼沙国与法显会和。弗楼沙国是北天竺的佛教中心,慧达、宝云和僧景参访佛迹之后便返回中国,慧应在佛钵寺病逝。法显独自去那竭国与慧景、道整会合,此时,由当初出行的11人只剩下了3人,相互协助一起南度小雪山(即阿富汗的苏纳曼山,“大雪山”即喜马拉雅山)。小雪山常年积雪,3人爬到山顶,突然寒风骤起,慧景被寒流袭击冻死,法显与道整化悲痛为力量,奋然前行,两人翻过小雪山,到达罗夷国。又经跋那国,再渡新头河,到达毗荼国。接着走过摩头罗国,渡过蒲那河,进入中天竺境内。法显和道整用了4年多时间,游历中天竺,巡礼佛教故迹。
晋元兴三年(公元404年),法显、道整来到佛教发祥地“拘萨罗国舍卫城的祗洹精舍”。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曾在此居住过很长时间,法显还参访了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迦维罗卫城”,此地僧人对中土高僧法显不远万里的求法精神深表钦佩。
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法显到了佛教极其兴盛的达摩竭提国巴连弗邑,学习梵书梵语,抄写经律,收集了《摩诃僧祗律》《萨婆多部钞律》《杂阿毗昙心》《方等般泥洹经》《綖经》《摩诃僧祗阿毗昙》等六部佛教经典,一共住了3年。道整仰慕巴连弗邑的沙门法则和众僧威仪,留住这里不再回国。法显志存高远,一心想着将戒律真经带回祖国,一个人继续远行。他用两年时间周游了南天竺和东天竺,又在恒河三角洲的多摩梨帝国(印度泰姆鲁克)写经画(佛)像。
到达佛教圣地
法显眼中的印度,一切都是那样新奇,摩柯萨陲王子“舍身饲虎”和尸毗王“割肉贸鸽”让法显深受感动。法显遍游了北、西、中、东印度和恒河流域诸地,居留五年,学习梵语梵文,研究佛教经典,广寻圣地佛迹,深受当地人士和众僧的赞许。《佛国记》载:“彼众僧叹曰:奇哉,边地之人乃能求法至此。自相谓言:我等诸师,和上相承,未见汉道人来到此地也。”
东晋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年底,法显离开多摩梨,搭乘商舶,纵渡孟加拉湾,到达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在王城的无畏山精舍求得了《弥沙塞律》《长阿含》《杂阿含》《杂藏》等四部经典。至此,法显身入异城已经12 年之久。他无时不着思念遥远的祖国,总想把真经戒律带回东土。11人的“巡礼团”,或留,或归,或亡,今日只剩下自己孤身一人,形影相吊,心中涌起无限的悲伤。
此时的法显已经70多岁,以这样的高龄像来时那样翻越高山雪岭、穿越茫茫沙漠,一定凶多吉少。自己的性命不重要,重要的是求取的真经戒律难以带回祖国,自己该何去何从?归国之路又在哪里?只能寻求别的途径回国,他决心乘商船走海路,把这些历尽千辛万苦寻求到的佛典经律带回祖国。
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八月,法显携带经卷,乘商舶循海东归。舶行不久,即遇暴风,同行商人以为是这位崇信佛法的高僧惹怒了海神,法显险些被他人当作异教徒扔进大海,幸得一中土商人仗义执言,才保住身家性命,在汪洋大海经过105天的艰苦航行,于公元412年12月底抵达了耶婆提(今苏门答腊岛或爪哇岛),法显在这里住了5个月之久。后继续北航,于义熙八年(412年)到达青州长广郡(今山东半岛的青岛崂山),太守李嶷听闻法显从海外取经归来,亲自赶到海边迎接,高僧明侣奔走相告,惊叹不已。在李嶷太守的支持下,当地百姓为法显集资修建了一座石佛寺,即現今崂山著名的“潮海院”。法显后从山东半岛沿陆路而行,途经江苏彭城(今徐州)还参与设计建造了龙华寺。经过京口(江苏镇江),于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到达建康(今南京)。东晋最为著名的佛教活动家、净土宗始祖慧远大师为法显大师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法显在建康道场寺住了5年,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又来到湖北荆州(今湖北江陵)辛寺,在这7年当中,法显一直紧张艰苦地翻译佛教经典,共译出《摩诃僧祗律》《僧祗比丘戒本》《僧祗比丘尼戒本》《大般泥洹经》《杂藏经》等五部六十三卷,计一万多言。他翻译的《摩诃僧祗律》,也称大众律,为五大佛教戒律之一,对后世中国佛教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抓紧译经的同时,法显还将自己历时13年西行取经的见闻写成了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佛国记》,当他完成《佛国记》后,深知生命已经走到尽头,最后一次礼拜佛祖。对于一个僧人来说,生命的目的就在于圆满成佛。自踏入佛门以来,法显始终追随佛祖的脚步,没有片刻的懈怠。元熙二年(公元420年),一代大师法显在荆州江陵的辛寺里悄然逝世,享年86岁。
印度佛教“舍身饲虎”壁画
世界名著《佛国记》
《佛国记》又名《法显行传》《法显传》《历游天竺纪传》《佛游天竺记》,它在世界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佛国记》不仅是一部传记文学的杰作,而且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是研究当时西域和印度历史极为重要的史料。法显西行印度时,正是印度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芨多王朝”(公元320年-480年)超日王在位时期,但关于“芨多王朝”古史中缺乏系统的文献记载,超日王时的历史,只能依靠《佛国记》来补充。中国西域地区的鄯善、于阗、龟兹等古国,湮灭已久,《佛国记》中所记载的正是这些地区的真实情形,可以弥补史书中的不足。《佛国记》还详尽地记述了印度的佛教古迹和僧侣生活,因而后来被佛教徒们作为佛学典籍著录引用。《辞源》云:“《佛国记》是我国现存有关海上交通最早而详细的记录”,是中国南海交通史上的鸿篇巨著。
从古至今舍身求法者,只有法显一个人是从陆路出发而从海路返回,自此,没有第二个人。西汉张骞有“凿空”西域之功,而无航海记录。唐玄奘西行求法,亦无航海记录,时间也比法显晚了230年。明代航海家郑和虽七下西洋,却没有走陆地丝绸之路。相比之下,法显不仅有穿行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翻越葱岭、游历中亚、西亚、天竺诸国的记录,同时又是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航道的探险者。他所著的《佛国记》,更是代代相传,被翻译为英、法、日,印度文等多国版本,为中外文化交流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