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清诗选

2019-04-01 09:19张维清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老井渡口炊烟

张维清

清明书

清明的雨水,只管我的泪和悲痛

就像我的哀思,管好我的怀念和伤悲

感谢野草,替母亲,装缮了房子

它在疯长我的思念

也感谢这座无字山

保藏几根白骨

一声不吭的几只麻雀

看守这片灵园

用沉默的目光讨伐我的罪过

或许,交点藉慰

石碑,那是母亲矗立人间的一根风骨

除了刻上几粒名字,没留下前言

它的重,重不过我的哀伤

它的高,高不过我的悲恸

母亲,请你下山去,看你

曾经耕耘过的那片土地

小麦葱笼,油菜花开,稻子飘香

这是你生前最爱的风景

也是我临摹的一幅处女作品

水 井

从深泥里,钻出的水

清冽,柔软,很甜,很香

像一个泥碗,端出的一口水

喂给了炊烟

青石板,不小心,滑下去

如一根绳,扯着老井,也扯住了我的乡愁

老井有多少岁,水中的月亮,笑而不答

老井有多深,问问春夏秋冬

我俯下身去,扒开水页

翻开一页一页陈年的往事

童年的影子,在水中,荡来荡去

轻饮一口,我听到了水井的心跳

也仿佛听到了故乡的呼唤

女人浆洗蚊帐

踩得井水痴痴地痒

踩得山歌越飞越远

男人挑起一担又一担微凉,清亮和甘甜

把暮色领回了家

故乡的炊烟

那是母亲从土灶里

纺出的一根紫线

它的单调,是土地染的

宛如故乡的一条弯弯小路

村口堆满了母亲,浑浊的目光

也望断了父亲的愁云

一缕炊烟,飘香

让我在梦里,闻到了家里的味道

让我敬畏,那片感恩的土地

它站在山头,唤着晚归,放牧的父亲

像一条长鞭,抽打着父亲的歌谣

又像在喊,远方的游子

袅袅炊烟,摇曳着幸福的岁月

父亲,坐在炕头,与大地,明月,碰杯问盏

母亲的信天游,满山飞

细雨蒙蒙,河水行走,崇山峻岭

那是我,美丽的江山

梦里水乡

杨柳裁出三月的风

金梭,银梭,织着春光

剪一断春色,也丈不出春天的高度

挑三根柳丝,也缠不住我的乡愁

炊煙,日新月异,测着山村幸福的指数

风砍不断那根软骨,雨洗不白那根紫线

群起群落,但从不沉沦

紫燕,驮个春,从南方回

二三两的呢喃,练习母亲的呼唤

布谷鸟的阿公阿婆

叫得山民播种春风春雨

叫得土地托起一片翠色

黄土如万花筒

在父亲手上,轻摇,变成了五光十色

梯田如搓衣板

母亲轻搓,变成绚丽多彩

那些渔歌,在湖心上

随时可以捡到二首

桃花开了,桃花源里那条小溪,

也带不走桃花梦

映山红开了,一滴血与夕阳争美

辣椒红了,挂在屋檐下

一团火焰,温暖了梦里水乡

渡 口

两岸,秋水望穿的渡口

被一条河流隔断

还有谁去抚慰,岸边结痂的二个伤口

淘洗岁月的河水,搓着白线

我不知道

到底缝补哪个望断愁腸的渡口

渡口是石头和瓦片做的

从碎片里,踩出一条生活的路

没那座桥,牵着它们相思的苦

只听涛浪倾诉,它们内心的苦楚和忧愁

立于河岸,企盼和瞭望

交换风雨,悲喜和花绿

苦了那条渡过的船

信物里装满沉甸甸的眷恋和伤悲

愁了那盏灯火,在风花雪月中,守候

五 娘

五娘是五叔,死缠烂打,

从工地上捡回的女人

圆圆的,亮亮的眼睛

一颗黑痣嵌在酒窝上,笑起来

就沦陷了

五娘一生耕种一亩三分地

就像跟五叔,谈情说爱,守住的誓言

五娘,如太阳升起落下

把清痩的背影交给了黄土

用苦涩染白了那片芦花

她是塆子里的知品先生

红白喜事,一手操办

她是小村的接生婆

走街窜巷

五娘的命比黄莲还苦

七年前,五叔在雪地上,被一场车祸,劫走

五年前,相依为命的儿子,白血病

也抛弃了她

悲痛欲绝,生不如死

枯瘦如柴的五娘,像一个疯女人

泣笑皆非

后来,她也死了,每到清明

在她的坟前,递上几张冥纸

母亲的手

黑不泥鳅,如一根根露在手背上的根雕

失出水份

从不凋谢的茧花,开在手掌上

宛如油菜花,稻花,开在母亲的心土上

一个个鲜活的罗纹,出卖了土地

猜你喜欢
老井渡口炊烟
院子里有一口神奇的老井
界首渡口缅怀红军
梦里炊烟
问月
汉江渡口——两代艄公的“价值观”
渡口
出走的炊烟
心静听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