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
内容摘要:中古女性墓志语料丰富而价值独特,呈现用词求新、婉辞系统发达,及多用典故词求古雅文风的三个明显特点。前人对墓志研究集中在字形角度,兼及史学、文学和社会学角度关注女性墓志。从词汇和修辞角度梳理女性墓志,一则补充女性墓志本体研读新视角;二则加深认识中古词语双音化发展状态;三则总结女性墓志中大量的连绵词和叠音词;还可对墓志词语体现的古今异义和保存的唐代文献整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女性墓志 婉辞价值 双音化
在3934篇可供参研的隋唐墓志中,女性墓志计921篇①。墓志总量庞大,语料真实。女性墓志文风委婉,用词明显双音化。以下从语言特点和价值两个角度举例浅说。
一.语言特点
女性墓志特点有三,首先隋唐墓志整体格式固化,用词不断更换搭配语素以求新;其次,内容上婉辞类别丰富,用于女性墓主的婉辞至少有五类;第三,墓志文风古雅婉转,叙述多典故等修辞成词。
(一)婉辞求新
墓志文越格式化,用词避复求新的客观需要越突出。墓志文不乏套用句样[1]、借助修辞如用典[2]、引经和借代等词语形式。墓志文常见婉辞有丧葬类、婚礼类、年龄类、品评类等。就数量最多的丧葬婉辞看,叹息女墓主去世的词语常出自珠玉或花树受损、月缺时变、舟沉灯灭等比喻修辞;一句之内多见罗列,如:
10.130②《田氏墓志》“当夏兰摧,未秋桂落”。(隋大业十一年)
19.128《五品亡宫墓志》:“阳春有暮,荒凉秾李之蹊;厚夜无晨,歇灭芳兰之气。”(武周年间)
33.171《蔡君妻张氏墓志》“霜草寒枯,風灯影灭”。
又,婚礼婉辞多见于女性墓志,如“百两”“降嫔”“再行”;还有先秦既成婉辞“秦晋”、“柏舟”、“好仇”等。
(二)类别丰富
对于男墓主,撰文者重点赞誉其生平功绩。女性墓志文则着重描述其品德,计五类:
1.言行规矩
言行合乎礼仪规矩、谨言俭行是备受赞誉的妇德。如:
9.011《寇炽妻姜敬亲墓志》“言规行矩,率礼无违”。(隋开皇三年)
10.049《陈氏墓志》“动合规矩,言由礼则”。(隋大业七年)
18.079《刘君妻郭宾墓志》“俯仰不遗规矩,送迎不出户庭”(武周万岁登封元年)
2.婚后待人
待人接物忍让恭顺,主要是女性婚后对待夫家包括继子的态度十分重要。体现在顺夫敬老、慈爱育子、友爱夫家亲戚等。如:
9.055《元范妻郑令妃墓志》“相敬如宾,和彼琴瑟”。(隋开皇九年)
11.098《侯君妻刘氏墓志》“崇舅姑之礼,敦长幼之风”。
40.281《唐思礼亡妻太原王夫人(太真)墓志铭》“夫人怜育二子,过于己出”。
3.禀赋性格
女性墓志中最常出现的禀赋性格类品评词是温婉贞孝,如:
9.006《封忠简妻王楚英墓志》“夫人禀粹淑灵,膺和庆绪”。(隋开皇三年)
18.077《马君妻石二娘墓志》“夫人幼而贞婉,长而仁孝”。
28.036《杨君妻裴氏墓志》“性根大孝,礼自生知”。
4.才貌风度
墓志极少直接描绘女性五官,关于外表多白描笑容、肤色、眼神、身姿或衣饰,再或品评风情气韵,如:
9.006《封忠简妻王楚英墓志》“风度凝婉,神情秀出。”(隋开皇三年)
9.118《董美人墓志》“妖容倾国,冶 千金”。(隋开皇十七年)
13.042《杜询妻崔素墓志》“香飘衣袂,仙去莫留”。
5.质素声誉
女性本质与声誉,一般比喻为珠玉和花树,两种喻体还可对偶并举,如:
18.098《慕容君妻李氏墓志》:“若朱槿含曦,映初霞于岩畔;似红蕖出水,凝晓婺于星津。”
29.154《乘著墓志》“令德淑慎,椒花葛藟”。
39.022《大隋太师凉国景公(贺兰祥)夫人刘氏墓志铭》:“夫人质挺琳球,声飞兰菊。”(隋开皇三年)
这部分婉辞多临时之用,语素搭配与形式灵活。又如还常见植物类喻体如“桃李”、“荇菜”;其它如“松鹤”、“云霞”等。
事实上,五方面的品评常以总体概括出现,如:
9.006《封忠简妻王楚英墓志》“夫人妇德内彰,母仪外朗”。“四德六行之美,乃照灼于丹青;埋羊候日之奇,寔挥被于缃篆。”(隋开皇三年)
(三)多典故词
委婉是墓志中最常见的修辞造词。语法形式上多同根词;从语义看多近义;从语音看多押韵调整词;从深层思维看多类推词。其中,通过引用典故将女墓主比拟古之淑女贤妇,用词简练肃雅。认清引用来源,对词汇的继承与发展不无裨益。最常用的典故词是“敬姜”、“孟母”和“梁妻”,体现封建妇德“相夫教子”的至高标准。此外,又如:
9.055《元范妻郑令妃墓志》:“虽邓女六岁,而通孝经;甄后八年,而布仁义。”(隋开皇九年)
11.014《段君妻张女羡墓志》:“至于探 机辩,邓 讶其聡明;文章卓荦,班女惭其词赋。”
17.151《唐小姑墓志》“皎团扇于班文,绚椒花于蔡笔”。(武周天授二年)
17.154《许君妻樊氏墓志》:“有女如玉,出其南阳,必宋之子,必齐之姜。”(武周天授二年)
40.279《唐故濮阳郡吴夫人(吕常侍妻)墓志铭》:“五音得蔡女之妙,七戒习曹氏之风。”
以上典型闺秀人物是传统道德与才华的代称。如此品评已超脱“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一般妇德,体现隋唐时期对女性才智的赞赏,是女性地位提升的证明。
二.语言价值
(一)观察叠音词和连绵词变化
墓志婉辞中除大量同根近义词,最常见这两类词。它们属于描述性形容词,其中叠音词多平声相迭,蕴味悠长。二者对分析婉辞发展起到侧面辅助作用。这一时期,叠音词和连绵词多传承自上古《诗经》《楚辞》等作品。
隋唐墓志叠音词如:
9.118《董美人墓志》“悠悠长暝,杳杳无春”。(隋开皇十七年)
10.056《魏氏墓志》“沉沉陇日,萧萧白杨”。(隋大业七年)
18.089《慕容君妻李氏墓志》“亭亭岩畔,灼灼闰中”。(武周万岁通天二年)
常见的叠音词还有“冥冥”、“幽幽”、“苍苍”、“飘飘”、“依依”、“霏霏”、“汤汤”、“翩翩”、“凄凄”、“夭夭”、“煌煌”、“锵锵”等;仄声叠音词如“赫赫”、“婉婉”、“漫漫”、“寂寂”、“振振”、“肃肃”、“浪浪”、“郁郁”等。
隋唐墓志连绵词亦多承前而来,如常见的“窈窕”、“婉娩”、“绸缪”等,又:
10.121《唐该妻苏洪姿墓志》:“參差共尽,雕零并迅。薤露双悲,铭旌两引。”(隋大业十一年)
15.211《王君妻姜氏墓志》“照灼金闺,葳蕤彤笔”。
39.110《威安公故妻新息郡夫人下邳翟氏(六娘)墓志铭》:“无方左右,特禀少微之星;取类琳琅,咸为大国之宝。”
(二)观察古今异义词
首先,从词法来看,部分原有的单音词连用转化为婉辞,以致词义重新凝练甚至转移,变化较大。常见如“天生”、“规范”等,又:
9.162《王荣及妻刘氏墓志》:“或出驾朱轮,德存古老;或治上邑,道著先民。并韵管弦,俱润金石。”(隋仁寿三年)
9.169《冯君妻李玉婍墓志》:“寂寂封户,箫箫郭门。人民非旧,城市空存。”(隋仁寿四年)
33.033《王公晟妻张氏墓志》:“烟云凝思兮埋古岗,风光声哀兮成惨伤,陵谷变移兮朝与暮,寂寞终天兮堪断肠。”
其次,随着双音化发展,文化词语的词义变迁明显。如23.137《代国长公主碑》一篇便有数例:
“四女□太原王氏,□纯粹之行”。“美发可鉴,素□惠声”。“昔在谅□,殆将毁灭,聪明锐澈,韵清虑远。耳目所经,无不讽诵……”
又女性墓志铭文颜色词很多,往往两色对比出现,由之形成的婉辞至今多拍用。如:
10.163《六品宫人墓志》“如何红粉,永作黄尘”。(隋大业十三年)
18.065《九品亡宫墓志》“云光敛白,霞色销红”。
40.293《唐故朗宁公主墓志铭》:“烟霄无路,难追碧落之踪;桃李秾华,永谢青春之色。”
色彩对比鲜明且庄重肃穆的“白”与“黑”常作为传统丧礼颜色词出现,“白”常被“素”替代;“黑”也常被“玄”替代。而色彩浓烈的“朱”“丹”“红”“粉”“碧”“青”“翠”“金”“销”“苍”等也常指代女性、特别叹息其早逝而使用。
(三)文学和文献价值
女性品评婉辞全面反映了封建礼制对女性的规约和引导,具有研究封建社会女性地位变迁的社会学和史学价值。其中一些方面对汉民族女性形象的培养与塑造至今仍有影响。前述五类女性品评婉辞中,涉及言行却不鼓励女性多言多行;涉及才貌却以不重才貌为尚;最高评判是看重女性婚后待人接物的态度方式,即孝敬、贞洁和不妒。即使贞观盛世也以之为至高标准赞誉女墓主,如:
11.095《薄氏墓志》:“恭敬恱于舅姑,贞操溢于于闺阃。廉 镇乎厥志,嫉姤不生于心。”
再者,前人曾专门总结墓志中提及的隋唐经籍。如程章灿先生[3]核对两唐书《艺文志》无录或亡佚情况,包括作者等信息有所说明。文章指出失传经籍中的个人专著二十四部。故女性墓志亦对古文献编目有一点帮助。封建贵族女性所看书籍会在品评其才识时出现,当然篇目大多比较单一,如往往提及的《内则》《女训》《女则》等,除宣讲女德书籍,唐时贵族女性最多接触为佛经。如23.137《代国长公主碑》:
□诵《金刚经》两部□《华严》八□卷、《宝积》一百廿、《大般若》六百、《法华》、《药师》、《大集》等经,领晤了然……
总之,隋唐墓志语料中,女性墓志数量可观,价值独特。在整体固化格式下,墓志用词不断求新。通过调整搭配语素的形式,及用典等修辞方式产生新词,体现词汇双音化趋势。整理中古女性墓志,对理解词义和补充当时文献均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臧克和:《“句样”札迻》,《北方论丛》2001年第1期.
[2]徐志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用典语言形式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程章灿:《唐代墓志中所见隋唐经籍辑考》,《文献》1996年第1期.
注 释
①所统计数量依据“华东师范大学文字中心隋唐五代石刻数据库”,在此特别感谢条件支持。
②标号10.130说明取例自《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拓本汇编》第10册130页,体现具体出处和年代。以下同,不另注。
基金编号: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魏六朝书写载体转换与书体演变》(16CF165)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