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军华
内容摘要:诗词阅读与鉴赏的方法众多,其中细读品味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但处处细读等同于抹杀细读。哪些内容需要重点细读品评,值得深究。本文从诗歌的体裁特征着眼,从析不解之惑、品无理之理、悟互文异同、赏形式之变四方面进行探寻,解读艺术变形,挖掘诗词特有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细读切入 不解之惑 无理之理 互文异同 形式之变
中国古典诗词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蕴籍着审美趣味和民族精神,予人以丰厚的文化濡养。因而诗词的阅读与鉴赏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重要的内容。对于这一内容的教学,细读品味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教育家叶圣陶就说“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要通过“咬文嚼字”的细致品读,反复揣摩诗情,挖掘诗词的艺术特性。但课堂时间有限,处处细读便是抹杀细读,哪些内容值得重点细读品评,细读的切入点又在哪里?鉴于这一困惑,本文将深入诗歌语言肌理,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探寻。
一.析不解之惑,悟潜藏之诗情
诗词至情至性,语言最为凝练,但其中常有令人费解的表达。解开这些令人疑惑的谜团,才能真正理解诗作内涵。因为这些疑团往往是诗人反复琢磨,不断推敲的艺术呈现。它们从灵魂深处发出声响,隐藏深入,表达深婉含蓄,独特个性,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感。所以有疑处必得细细体味、揣摩,才会有豁然开朗的顿悟。
苏教版必修二收入了苏轼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借三国周瑜,与自己的人生境遇做比,抒发志向和人生感怀。细读该词,我们发现词人对自己倾慕的周瑜,称谓有两次不同的变化,一为“周郎赤壁”中的“周郎”,二为“遥想公瑾当年”中的“公瑾”。公瑾为周瑜的字,称字是古人的习俗。遥想一词开始追怀其英雄业绩,尊一声公瑾,充分表达出词人的尊敬之意。但周瑜为何被称“周郎”呢?原来,“郎”在古时,是汉魏以后对年轻男子的美称。显然,苏轼想用美称特意突出周瑜的年轻潇洒、风流才情,简约的艺术留白,给予我们充分想象的空间。
赏读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词中“小乔初嫁了”一句,词人特意违反历史事实,把小乔初嫁与十年之后发生的赤壁之战“混淆一气”,来了一个蒙太奇式的组合,这是为何?细细揣摩,发现这是词人的特意剪辑整合。“初”字意为刚刚,红巾翠袖,美好温柔的小乔衬托着周瑜的风流倜傥、美满幸福。这些美好与赤壁大战中指挥若定的卓绝才能相行益彰,使得周瑜的艺术形象更为丰满。赤壁大战中的举重若轻、年少有为,感情中的风流潇洒、缱绻美好,完美地融为一体。而这恰恰是词人缺失的,又是内心最倾慕渴望,成为他最深的隐痛。词人隐藏的来自内心的苦涩声音,在咀嚼的过程中浮出水面。
解疑释惑,见微知著,便能窥斑见豹,见人所未见。如果粗枝大叶,对这种诗情的体悟便会流于粗浅,甚至会毫厘之差千里之谬。
二.品无理之理,赏精妙之诗意
宋朝詩评家严羽说,“诗有别才,非关理也。”艺术的感觉往往是主观的,主观的情感投射在客观事物中,会产生事、物、情、理的变异,出现不合客观实际的情况。所以对变异之处的品析就成为挖掘诗人情感的密码,无理才别有情致。诗中不合常理的喜怒哀乐,的确值得我们细咂慢品。
苏教版必修三中的晏殊《蝶恋花》,是一首思妇闺怨诗。诗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不谙”一词,充溢着女子对高挂碧空、皎洁之月的埋怨、责备。“你为什么整夜高悬,不肯离去,还特意明晃晃地穿过窗户,无情冷漠地嘲笑我的孤寂,一直到天明。”细细读来,会发现这埋怨实在是“无理”啊。月满月亏,月明月阴,都是自然现象,清风明月何曾嘲讽于你,却要承受莫名的责怨,明月多么无辜啊!其实,是主人公自己的一腔幽怨无处发泄,只好见月怨月,闻乐责曲,让明月承担了一份莫须有的罪名,这实在是一种迁怒啊。但正是这没理由的埋怨迁怒,曲折地写尽了女子孤独中思念的煎熬。那彻夜无眠的痛楚啊,无人可诉,无计可消。此时,主人公的深愁苦恨可谓曲尽其巧,读之令人拍案。
从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对美妙风物的厌烦到李清照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的自来熟,再到柳永“兰舟催发”的责备怨恨,越是“无理”便越见情真,细究无理的潜在原因,其实就是在品咂诗人的感知世界、艺术世界。探寻反常表述的细微成因,可以说是掌握了开启诗人情感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不从无理之情深挖,不对无理之妙细寻,怎得诗之精妙?
三.悟互文异同,彰蕴藉之诗味
孙绍振先生说,要选择不同的作品加以比较,找出其间的差异,从而探求艺术的奥秘。王崧舟老师也曾提到,要潜下心来,进行各种方式的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去参究、印证不同文本所拥有的不同色彩、不同质感、不同情调。诗词的细读中也可以借用其他文本或评论作为支点,进行比较鉴赏,开拓挖掘更深层的诗味。
比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和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两首词,都有对江南春色的赞美。一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都展现春波浩淼,澄澈如碧的江南之美,可美景沉淀的情感内涵是否相同?仔细品读,《忆江南》的春色红胜火,绿如蓝,绚丽惊艳,浓墨重彩,明丽如画,让人满心欢喜。诗人身处中原,记忆中的江南是绝美的江南,是书写人生精彩的江南,是无可磨灭的江南印。《菩萨蛮》的江南是“春水碧于天”,言及明净碧绿,更描述其广大浩瀚胜于天。春水比天要广阔,是春水的汪洋恣意,还会是什么呢,能超越昊天?只能是超越天际渺远的情思。词人身在江南,却是他乡,那向东流淌的江愁,让词人在淅沥的雨声中一夜无眠。碧水绵雨不解愁,表面的闲适其实都是满溢的愁绪。所以,韦庄的江南虽是眼前的江南,却是“人人”言说的江南,别人的江南,寥落的江南,这岂是可以终“老”之地!自己的“江南”在远方,在他乡。
两首词看似相似,实则反差鲜明。意象一明丽一清雅,情绪上一热烈一蕴藉,风格上白词自然明艳韵味悠长,韦词情意曲折千回百折。意象与情韵的强弱对举,构成诗歌内在的张力。
比较对举,互文参照,不仅各自为独立个体,更重要的是互为支撑,以各自的艺术特点映照彼此,在意蕴上有更深的拓展,展现古典诗词的奇异之美。
四.赏形式之变,感不凡之气韵
歌德说过,涵义只有有心人看得见,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所谓形式,其实就是语言形式。用语言的形式去看,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的确,语言形式的变化,往往是其内容和情感变化的外在呈现。品读形式变异之美,不仅能体悟诗歌语言之灵动,更使我们对情感主旨的理解把握更趋深刻。
以李白《蜀道难》为例。诗作有三言、五言、七言、九言,“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句式参差错落,与蜀道逶迤峥嵘的自然风貌交相辉映,从内容到形式都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使得全诗感情跌宕,构成起伏不断的节奏。尤其是在对剑阁的进行描述时,句式从七言一下缩短为四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接连六句,句式短促,四字句式一气呵成。那么此处为何要由七言转换成四言,并且以六句构联?细细读来,入蜀之人刚越过自然界的千难万险,以为终于可以安然入蜀,却不料居然还要遭遇战乱之祸。割据一方的叛军穷凶极恶,残害生灵,凶残猛于虎兕。此时此地,性命堪忧!行人双股惴惴,仓皇奔走,连喘气都不敢,恨不得立刻离开此地。所以,诗人要借助短促的语言形式突出行至此处的紧张害怕。短句凸显语气急促,语调紧张,生动地再现了入蜀之人的极度恐惧。此时,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也自然流露。
谢冕教授曾道:“为了克服欣赏上的困难,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诗词的细读如同泡茶品茗,品茗要细品茶香、茶温与器物,细读也应有迹可循,洞幽察微,才能品出诗歌之精妙奇绝来。
当然,细读是开放,动态的,必须建立在整体认知的基础上,建立在不断求索的过程中。细读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对话,也是一种精神与另一种精神的触碰。让教者时时磨砺,挑战自我,突破常态,在诗歌教学的求索之路上,砥砺前行。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豫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