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珺 李月 朱喆
摘要:以江苏省镇江市大龙王巷历史街区为例,对街巷节点空间进行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基于城市意象认知理论,阐述了街巷节点的概念、类型、特征,并运用多种调查与认知方法,挖掘了街巷节点整体意象的形成、微观意象元素的构成。基于分析对街巷节点空间优化提出保护思路与更新设计手法。有效带动传统街巷空间整体风貌的复兴。
关键词:街巷节点 意象认知 大龙王巷历史街区 保护与更新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9) 03-0142-04
引言
如果说街巷是城市历史街区的骨架,那么街巷节点仿佛是骨架上的关节,起到交汇、转折、引导、过渡、分叉等作用,将各个街巷串连起来,形成线状与点状相结合的空间序列。节点一词最早由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建筑学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書中提出,是描述城市意象五要素之一并运用于城市研究[1],具有高度可意象性、可识别性,是人对于空间认知的重点关注区域。历史街区街巷中节点空间的存在使道路曲折变化、环环相扣,层次丰富、生动有趣,是体现时代、文化与社会意识形态、历史地段风貌特征的重要场所之一,因此对其进行保护和塑造有利于提高街巷的整体氛围。
就目前研究来看,大多学者关注历史街区街巷空间形态的整体研究,其中节点空间只是作为一个组成要素,以客观分析为主。因此,本文以街巷节点空间为对象,以镇江市大龙王巷历史街区街巷空间为例,在客观分析基础上,提取主体对节点空间的认知信息,挖掘特有的空间意象结构,达到物质空间结构与心理认知结构研究有效整合[2],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街巷节点空间形态控制的建议,促进其空间结构和形态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在传统街巷研究方面的有力补充,同时为历史街区传统街巷空间风貌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资料。
一、镇江大龙王巷历史街区街巷节点空间现状
(一)街巷节点的概念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中对节点的理解为“观察着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典型的如道路的脸节点或某些特征的集中点”[1]。在历史街区街巷中也存在各种或大或小的节点空间,这些通过街巷空间界面的凹凸、转折或错落而产生的空间局部放大,成为当地居民活动场所,同时给相对单一的线性空间增加了趣味和变化。
(二)大龙王巷历史街区街巷空间结构现状
镇江市大龙王巷历史街区位于镇江老城西古城风貌区的核心地带,得名于巷内清代龙王庙,区域内保存着成片的清末民初的传统民居建筑群和街巷风貌。大龙王巷历史街区的街巷空间结构主要包括联系街区内外的4条城市道路,以及内部狭窄巷弄形成的自由网格结构,根据长度、宽度等基本尺度将巷道划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主巷7条、支巷12条、细巷14条[3]。其中由于细巷尺度过小,本文选择以主巷和支巷空间中形成的节点空间为研究对象。
(三)街巷节点空间客观分析
凯文林奇将城市节点大致分为连接点、聚集点、核心、综合性四种类型[1]。在历史街区街巷体系中,节点形态更为复杂,参照凯文林奇的分类,并根据节点与道路、建筑的位置关系,将大龙王巷历史街区中街道、主巷及支巷的节点分为以下三大类型:
(1)街巷的交叉口:指两条或者、两条以上街巷相交形成的交汇节点。通常是十字路口,或T字路口等,具有较强的交通性和辐射核心性。街巷交叉口处作为交通枢纽的中介点,是交通量最大的位置,承载的相遇、停顿、转弯等行为现象,出于对疏散、行走的安全性考虑,多数街巷交叉处的建筑都会进行适当的退让,表现出空间节点的扩大或形成阴角空间[4],在增加空间开合度的同时,强化路径的引导性,并表现出界面连续型和空间一体化,形成较强的场所感。
(2)街巷的转角:在街区发展过程中这类节点由建筑边界限定而成,自然弯曲、形态丰富、灵活多变,主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当人们从一条街巷转到下一条街巷时或当街巷出现宽窄、明暗的变化时,转角提供了一个缓冲地带,尺度较小,交通属性较强,周围建筑通常较高,具有较强的围合感。
(3)建筑入口空间:从建筑空间切割出来而归入街巷空间,是街巷空间与居住空间缓冲的转接点,代表着从公共开放的空间要转向个人私密的空间。这类节点空间属于过渡型的灰空间,既是街巷空间的组成部分,又具有较强的入口领域性和场所性。扩张常与建筑的入口及侧界面有关,街巷局部向一侧或两侧进行不同程度的放大,形成变化空间,主要表现为袋状空间等形式(如图1)。
经调研,大龙王巷历史街区街巷交叉口及转角节点共53个,交叉节点32个,转角节点21个,交叉点均有不同程度的错位,转角形式主要为切角式。具体平面形态包括“T”、“L”、“S”、“+”四种模式。其中“T”形节点28个,占52.83%,“S”形节点12个,占22.64%,“L”形节点9个,占16.98%,“+”形节点4个,占7.55%(如图2、3)。综上,“T”形为节点的主要形态特征。
大龙王巷历史街区部分建筑入口会有不同程度的放大,形成节点空间共12个,其中公共建筑2个,文物建筑1个,历史民居建筑1个,普通民居建筑8个。根据建筑与街巷的关系分为三类,分别是一侧建筑与一边街巷围合(2个,占比16.67%)、两侧建筑与一边街巷围合(5个,占比41.67%)、三侧建筑与一边街巷围合(5个,占比41.67%)(如图4、5),由此可见,建筑入口节点多为两侧或三侧建筑与街巷围合形成的具有较强领域感的场所。
二、大龙王巷历史街区街巷节点空间的意象认知
凯文林奇认为,“环境意象是个体头脑对外部环境归纳出的图像,是直接感觉与过去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即有形物体中蕴含的,对于任何观察者都很有可能唤起强烈意象的特性,如形状、颜色、布局都有助于创造个性生动、结构鲜明、高度实用的环境意象[1]。本文仍基于这一理论主要对节点空间中具有可意象性的视觉形态特性进行从整体到微观层面的认知研究。
(一)整体意象分析
1.调查对象与方法
考虑到大龙王巷历史街区为传统的居住型历史街区,因此本次调查人群为历史街区内的常住居民,共选择19名受访者,居住年限均超过10年,分别居住在7条主巷与12条次巷中,以保证对街区整个街区的熟悉程度。
在调查工作的准备阶段,运用照片识别法并结合访谈法、认知地图,对街区所有街巷节点空间进行意象识别。选出65张最具代表性的节点照片,进行样本初步调查,剔除认知率极低的节点。将剩下照片编号再次拿给受访者,要求其说出照片中节点的主要记忆点和处于什么方位,并将认出的照片编号在简化地图中进行大体标识,两者答对一个即为回答正确,从而保证受访人群对节点空间意象的准确性[5]。运用多种直观的简化方法进行研究主要考虑居民年龄较大,绘画技巧有限等特征。收集数据后对节点进行分类分析,探讨意象形成与意象强弱的初步原因。
2.数据统计
在对65张初步照片进行认知后,有27张认出率小于10%,即能识别的人数少于2人,因此将这27张照片剔除不予继续做研究。将余下的38张图片根据上文对街巷节点空间的分类分成三类,街巷交叉口,转角和建筑入口节点,并编号进行再一次照片指认与意象认知,经过对记忆点和位置标识的进一步认知研究发现,有个别居民对于照片的初步指认存在误差,具体结果统计如下(如表1):
3.意象分析
(1)根据上表数据统计可见,识别频率较高的节点类型为部分交叉口节点以及建筑入口节点,而转角空间识别性普遍较低。根据访谈过程中的记忆点内容分析来看,识别性较高的交叉口节点处都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及构筑物,例如功能性的公共服务建筑、历史建筑、构筑物等。
(2)将街区中各节点识别频率高低分成三个层级,分别是较高(频率>60%)、一般(60%)频率)30%)和较低(频率≤30%),并按照颜色深浅绘制出街巷节点认知地图(如图6)。由图可见,识别性较高的节点多集中于连接大龙王巷历史街区内外的街道与巷道的交叉口,及街区的入口;街区内部识别性较高的节点也具有一定的聚集性,主要集中在民国春街、大龙王巷以及火星庙巷三条主巷空间内。而这些区域也是标志性的建筑物及构筑物较为集中的区域。
(二)微观意象分析
在对大龙王巷历史街区街巷节点整体意象认知的基础上,选取节点认知频率较高的四处区域进行微观层面的意象研究,运用虚拟建模技术对这四个区域中的10个节点空间进行再现,向19名受访者展示节点空间360°的虚拟场景,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在体验结束之后对受访者再一次进行意象认知研究(如图7)。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要求受访者通过大脑回忆出该节点中的微观意象环境要素并进行相应描述,从而得到影响人们对微观情景意象的因素,统计结果如下(如表2):进一步探讨影响节点空间可意象程度的微观环境元素。
将上述街巷节点空间微观意象元素统计进行整理分类(如表3),发现历史街区中节点空间形态微观意象元素主要集中在建筑形态、色彩、材质等特征,构筑物,景观绿化环境这三方面。其中,根据微观意象元素的指认频次发现,对于建筑物、构筑物的形态特征意象程度最高。
三、大龙王巷历史街区街巷节点空间的保护与更新设计
基于以上对大龙王巷历史街区节点空间意象较为全面的认知,进一步思考该历史街区街巷空间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整体保护思路
(1)在进行历史街区更新改造时应维护街巷空间的传统风貌,保持现状街巷空间节点的基本格局。即包括“T”字形为主、张弛有度的交叉口,形态曲折多变的转折节点,以及与建筑入口相结合等多种节点空间形式,兼具连接和聚集的功能特征。
(2)大龙王巷历史街区节点空间意象频率在分布上、类型上都具有一定的聚集性,强化各节点空间意象的等级结构,明确主次关系,使居民或访客易产生清晰轮廓,特别是交通性较强的主巷,以及是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是影响历史街区意象空间强弱的主要因素。
(二)微观更新设计
根据各个节点不同的个性和结构的需求,做好节点空间意象各微观元素的具体保护与更新工作,如建筑物形態,标志构筑物界面,特色街景处理等,明确各元素并通过某种元素来合理组织节点空间,最后达到强化节点空间意象的目的,扩展和加深我们对环境的感知能力。
这里对上文中4处认知频率较高的节点空间进行初步的更新设计。A3节点(大西路/三元巷交叉口),通过对节点空间的扩展,增加景观绿化,统一墙裙高度、材质等手段强化其形态意象,使其成为该街区的主要入口之一;C8节点(火星庙巷建筑入口)即火星庙古戏台,更新设计以突出戏台意象为主,通过改造建筑立面空间,复原戏台,营造戏剧文化氛围,同时再建筑立面更新中加入脸谱等戏曲元素;A17节点(大龙王巷/火星庙巷交叉口),更新设计在保护其原有建筑形态和材质基础上,统—立面整体性同时增加建筑采光面积,加强花瓣形轮廓线,增加街景绿化面积,突出该节点空间特色;C3节点(民国春街建筑入口),该建筑为清末历史民居建筑并被评为镇江市优秀历史建筑,带有明显的历史文化特色,更新设计加入文化门头,建筑立面凸显原有展示牌设计(如图8)。
结语
本文在运用传统意象认知方法如认知地图、照片识别法、访谈法的基础上结合虚拟三维模型漫游技术,形成对街巷节点空间更加直观、准确的意象认知,为历史街区更新中传统街巷空间风貌保护与传承提供更加全面、细致化的保护思路与更新手段。当然,街巷节点空间的保护与更新还需考虑空间中其他意象要素的叠加、联系与影响[6],同时还需处理好与功能、居民使用行为等方面的关系等。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方异辰西安明城区空间形态维度之街区可识别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3]霍瑁,韩荣,耿大磊城市历史街区街巷界面形态的量化方法——以镇江市大龙王巷历史街区为例[J]城市问题.2017 (11):3309
[4]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5]顾朝林,宋国臣北京城市意象空间调查与分析[J]规划师2001(2):25-28
[6]张弛基于城市意象理论的大同古城空间形态认知[D]北京交通大学,2016
[7]陈淑妍延伸的空间[J]设计2016,29 (3):20-23
[8]梁应宇刘北光空间秩序背后的建构逻辑[J]设计,2016,29 (7):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