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
摘要:随着体验式经济浪潮的发展,景观设计中的体验性变得愈加重要,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乡村的景观与体验相结合变成一种趋势。文章通过居民信息采集与实地勘测的调研方法,利用CDTA可视化研究分析,揭示体验的潜在维度。通过绘制乌镇横港村的体验地图,了解村庄的各方面特征,总结出体验式景观视角下乡村景观生态、生产、生活三个板块景观营造途径与特点,为现阶段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更多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体验式景观 乡村景观 营造途经 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9) 03-0133-03
引言
自城镇化以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乡村生活既可以满足城市居民脱离城市的喧嚣、回归田园的精神需求又可以享受乡间有机蔬果的物质需求。而相对于传统的旅游购物、走马观花的旅游方式,现代人更加侧重于乡村旅游的体验感。乡村景观作为乡村的主要载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以体验式景观视角分析乡村景观的营造方法为文章重要内容。
一、体验式景观的理论研究
(一)相关概念
体验式景观以最根本的体验实体——户外环境——作为起点,以人类活动行为无法与空间环境脱离的认识为基础,在户外场所空间维度中必须重点突出人类的体验维度。体验式景观采取的方法是在空间理论上形成关于体验的概念,更多地使用“自下而上”的户外空间设计方法,关注场景中的细枝末节并研究这些细节如何影响大场景的体验特征。为此,体验式景观将人类体验的各个方面与其空间结合起来,并研究一种方法,对现有的和计划建立的户外空间设施的体验特点进行诠释。
(二)理论追溯
体验式景观在理论上的一些依据最早追溯到林奇的时代(1960年),人们开始以设计决策的方式将人类体验与空间环境联系起来,这是体验式景观理论的起点。此后,美国心理学家迈耶·斯皮瓦克为《建筑论坛》(1973年)撰文,其中指出空间与场所之间的重要区别,他认为“正是人们在空间里的所作所为将该空间变成了一个场所”,他将典型场所定义为人类的行为心理机制与产生这种机能的特定环境的相互融合,同时补充了一个显形的人类体验维度,这为最终发展为场所理论奠定基礎。环境心理学家斯蒂芬和雷切尔·卡普兰在罗伯特·瑞安推荐著作《以人为本》(1998年)提出,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心理学研究成果与价值,但是还不能将研究资料简单转化为可取材料。对此,卡普兰夫妇采用《建筑模式语言》中的结构作为框架,同时采用了他们自己的模式和主题矩阵,将相当复杂的关于入境关系的概念浓缩精简为一系列制图原理,刺激了体验式景观的发展。将各种体验的多样性压缩为中心、方向、过度和区域四个宽泛的主题,构成体验式景观的研究框架。
二、CDTA可视化研究方法
(一)CDTA词汇形成
在体验的四个领域中心、方向、过度与区域中,中心点与定位体验有关,方向与对连续性和广度的认识有关,过度涉及感觉所受到的变化,区域涉及范围更广的环境协调感。四个术语的首字母组成缩略词CDTA,CDTA为形成一门能将体验维度与空间维度联结起来的语言奠定了基础。
(二)CDTA符号概念
中心(Center)即为某些环境可以使我们产生强烈重要定位的属性,这种属性是可预知的。中心是能够产生此处感与邻近感并在主观上占有重要意义的位置,特点包括:能够看到远处景色、具有过度的特征、位于能够吸引过路者的路线上。这些特征出现愈多,中心感愈明显。中心具有三种类型主要为社会意象力、社会交往及复建作用。
方向( Direction)为产生彼处感之后在主观上具有延续性的感觉。方向的要素主要包括动态要素与包围要素。动态要素具有一定的节奏感,主路线清晰明确。包围要素主要有地面环境的线性性质与歪斜的外立面。
过度(Transformation)为心境、氛围或者功能产生变化感觉的在主观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变化点或变化区域。过度的特征包括:空间集中或空间扩展、材料,颜色,外形等发生的变化。
区域(Area)为产生一致感和包围感在主观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领域(如图1)。
三、乌镇横港村的体验式景观应用研究
(一)村落基地概况
横港村,位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镇东南部,申嘉湖高速出口附近,南接龙翔街道正福村及金牛村,东邻乌镇镇西浜村和白马村,距桐乡市区约12公里,距离乌镇5公里,交通畅通无阻(如图2)。距离周围城市杭州、苏州、上海、嘉兴较近,便利的交通为横港村发展提供契机与优势。
基地所在范围位于村域的南部,占地面积400亩,区域范围内有大面积农田,约占区域面积的75%,主要种植水稻、桑树等,资源丰富,乡土气息浓重(如图3)。近年来,横港村实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价值,利用横港村交通、资源、人文等优势吸引周边游客,通过对横港村体验式景观分析探讨出适合横港村乡村景观营造的方法,更好地为乡村建设提供新的模式与途径。
(二)村落体验式景观分析
横港村体验式景观中心:横港村形成中心感较强的地方为河流两岸的地带,以三座石桥的连接部分为横港村基地区域内的中心点,社会意象力主要为某种设施,或者比较显眼的物理特征以及具有社会意义的地方,比如入村口汇福亭、村落中心周木桥以及基地东侧较少人使用的石桥。这三处为区域范围内有显著物理特征的场所。社会互动主要为在一定空间内形成社会交流互动的场所,比如有提供休闲座椅、具有等候、交流的特征。基地范围内的社会互动主要体现在村民的庭院空间及较少的河道公共场所。基地范围内提供的公共场所较少,村民主要的互动集中在自己的庭院空间,庭院为乡村的互动、交流主要场所,同时具有农作、饲养、手工的主要功能。复健作用主要是让人产生身心愉悦,舒适隐蔽,比如大自然的树木、河流等。基地范围内的复健作用则显然集中在河道两岸以及大面积的农田景观(如图4)。
横港村体验式景观方向:基地范围内的如村口为区域内第一个产生方向感的场所,入村道路宽约5米,道路两侧树木茂盛,产生一定的方向感。河岸的走势也是产生方向感的原因,通过对基地范围内的驻足拍摄与记录,区域内驻足点较多的地方为河岸两侧建筑较为密集的位置,视野较短,适合设立亲水平台及民俗体验的活动场地。农田景观视野较广,驻足点集中与靠近农田的主道路,适合设立具有远眺效果的观景台及农田休憩场所。
横港村体验式景观过渡:在材料、质地、色彩、外形、方向上有明显变化的都是阈值的体现。横港村的阈值如入村瞬间、石桥材质、桑园色彩、农田色彩等。横港村的过渡区域主要为如村口从外部进入村庄的心理过渡区、走过石桥从河流北岸村庄聚落到河流南岸建筑聚落的过渡区、基地西侧建筑逐渐消失进入农田的过渡区、河流南岸居民宅院与桑园的过渡区、村庄整体建筑聚落与基地南侧农田的过渡区。在产生过渡感的区域设计是则应该注重人们心理上的接受程度及视觉上的舒适度,产生一种自然而然、和谐统一的体验感。
横港村体验式景观区域:横港村产生一致感及包围感的地方从空间上有建筑群体区域、农田区域、桑园区域等较为围合的区域(如图5)。
(三)乡村景观设计营造途径
通过对横港村体验式景观分析,将问题归纳为生态、生产、生活三个板块,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如图6)。
1.生态板块——打造沉浸式乡村旅游
针对村庄河道、建筑及植被景观进行整理发现,村庄具有社会复建作用的河道景观污染较为严重,无法带给人身心体验上的放松与氛围。基地应加强河道整治,丰富河道景观层次,种植具有观赏性的如桂花、枇杷、美人蕉等多样植被,策划“寻找植物”、“亲水平台”、“水上集市”等活动方式,展开田园教育、寓教于乐、沉浸购物的亲子娱乐体验。同时利用生态净化水质环境,提升河岸水景效果。建筑方面主要针对破旧建筑、庭院空间进行设计。对破旧建筑及标志性建筑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保护修缮;对基地范围内体验感较强的具有社会互动作用的居民庭院空间进行美化,打造美丽庭院样板,并选择个别民宅进行短期租赁,使城市游客真实感受乡村庭院美景。
2.生产板块——营造情景式智慧农田
农业生产板块现阶段问题为农业生产多样性较差、农业运输落后、农产品滞销。横港村的产业基地环境主要以农业为主,适宜开展情景式的智慧农田模式。以“共享理念+横港农田”为切入点,整合横港村农业生产资源,进行农机共享、农事共享、人力共享、物流共享。在基地范围内提高农产生产多样性,打造蔬菜农田即景观,开展“割麦子”、“稻草人”、“摘蔬果”等,借助乡村秀美的自然风光,设计多样农业旅游活动形式。同时推出“一小时蔬菜”模式,有机蔬菜供应可自助式采摘或订购上门,供应周边一小时经济圈城市人群,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
3.生活板块——感受体验式精品农庄
乡居生活的现阶段体验感主要问题为河道环境较差、道路规划较窄、石桥受损严重及闲置房屋较多。基于生态层面的优质环境及生产层面的农事体验,生活板块则营造注重感受的体验式精品农庄。通过改善建筑内部空间与交通游线,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对闲置建筑赋予功能,如“桑蚕体验馆”、“共享厨房”、“丝绸体验馆”等具有体验参与性、能产生景观互动的空间。把当地特色风俗文化与农庄充分结合,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内涵,以文化来支撑农庄的发展,营造传统的体验式农庄生活氛围。
总结
体验式景观作为一种设计研究方法,以探讨户外景观与人的整体关系,强化人类体验维度的感受。同时融入环境心理学与行为学进行交叉学科支撑,对景观设计有一定的研究方法的指导,为设计提供体验式景观数据参考。文章在第一部分对体验式景观理论溯源及相关概念的阐述,厘清概念界定及理论研究。第二部分主要针对CDTA研究方法进行概念阐述,对中心、方向、过度、区域的四个范围的特点进行解析。第三部分则对乌镇横港村作为案例应用研究,直观了解村庄特征性质与乡居生活,利用CDTA独立尺度上的空间体验进行归纳总结,将体验感可视化分析,清晰每个地块的现状与用地功能,在设计中遵循场地属性,并提出乡村景观营造的三种途径。.
参考文献
[1]凯文思韦茨伊恩西姆金斯体验式景观——人、场所、空司的关系[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8-48
[2]李珊體验式景观设计[C]河北农业大学2014 36 42
[3]杨小军袁政张佳佳等基于非遗传承活态保护的乡村景观环境概念设计 以长兴县顾渚村为例[J]设计2015.(19):1618
[4]冼宁岳永超农业生产景观设计思考与对策——以朝阳尚志村为例[J]设计2016,(13):28-29
[5]宋子章环境美学视域下乡村景观设计初探[J]设计2016,(07):50-51
[6]石琳体验式设计在景观示范区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Ol):107
[7]瞿飞许先升付晖关于景观体验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4,(02):210-212
[8]许砚梅周韫慧体验式乡村旅游景观营造探究[J]景观设计2016,(0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