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李叶
今年春节档上映的硬核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成为今年第一部爆款国产影片。据统计,《流浪地球》上映34天时的票房已累计达46亿,占据国内电影史票房亚军位置,甚至把2019年奠定成为“中国科幻元年”。
从刘慈欣等人在九十年代业余写小说到《流浪地球》上映,中间不足三十年,而这之前,国产科幻电影从未受过影迷的青眼,毕竟科幻题材的电影需要成熟的行业架构和述事方式才能驾驭,我们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具备。在诸多对《流浪地球》制作及幕后花絮的报道中,观众、读者感受到的是从导演、制片到各个制作部門“不计后果”的拼。在铺天盖地的影评中,褒贬不一,但有一个说法毫无争议,那就是“诚意”。诚意来自哪里?用《流浪地球》影片中宇航服设计师李鉴教授的话说就是:把事情做对了。
据说,编剧龚格尔和导演郭帆2015年就拿到了电影《流浪地球》项目,剧本和构思就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小说《流浪地球》的篇幅不长,剧本即使增加了台词和细节,也只有99页,5万多字,郭帆带着整个创作团队不断的讨论和调整,画了3000张概念设计图。再接下来,就到了我们今天这个专题所关注的部分——物理特效。谈科幻电影必然绕不开特效,电影中呈现出的逼真特效技术引发了观众的热议,而这些令人震撼的特效基本都是出自国内团队之手。但影迷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电脑特效,在此前的舆论场中,关于《流浪地球》中特效的评价,也多以电脑特效为主,也就是CG,很少有人提到片中的物理特效(也叫“实体特效”)的部分,而实际上,那些被统称为“道具”的“物理特效”正是后期电脑特效的基础,物理特效道具越真实,后期效果才更能给观众代入感。
本期专题中,我们专访到几乎承包了《流浪地球》物理特效制作的MDI工作室的主创成员,片中出现的宇航服、外骨骼服装、枪械、点火石、休眠舱、气囊球等都出自MDI设计师和工程师之手。这群一直埋头苦干的设计师们不仅实战技术过硬,更令人惊喜的是,接触过国外电影及特效制作环境的他们,对中国电影工业化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I “拯救地球”的工业设计小分队
MDI工作室最初与《流浪地球》导演郭帆相识是因为另一个项目,那时他们还叫“421工作室”。那个项目虽然因为一些问题搁置了,但是双方一直保持着联系,421工作室负责人肖甦自己负责的一个动画片(也是科幻题材)遇到了点问题去请教郭帆,顺便就聊到《流浪地球》的合作,当时他们正在写剧本。
经过几番接触和比较,最终当时的421工作室(MDI前身)参与了《流浪地球》地球戏份的宇航服、外骨骼服装、点火石、气囊球、地下城轨道车以及枪械部分的设计制作。制片人龚格尔曾在某次采访中提到过因为《流浪地球》倒闭和重组了两家物理视效公司,说的就是“工作室”及后续重组接班的MDI工作室。这个项目最初大家都没底,因为没做过,预算也卡得很死,当时的预算一开始就是不挣钱的,龚格尔还私人拿了钱补贴,不过后期仍然不够。
项目负责人曾去找龚格尔商量,看能不能再追加一些预算。龚格尔很坚决地说,真的没有预算了,这个项目已经进行到他和郭帆都倾家荡产了(那时候估计是剧组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就为了这个项目拼了。项目负责人有些无奈,一方面觉得双方都投入得过头了,另一方也深切感受到,在中国做科幻电影太艰难了!
后来在制作过程中,经费不断超支,但是每每看到自己团队伙伴们那种拼命的感觉,工作室也就默认贴钱做这件事了,直到有一天上级主管公司的财务说,“我们已经无力支撑《流浪地球》的开支了。”不久之后公司进行了重组,便有了现在的MDI工作室,继续与《流浪地球》剧组的合作。
黄天禹是MDI工作室的主理人,也是《流浪地球》特殊道具组部门长,带领的50人团队经历从工作室时期到重组为新的MDI团队,共计为影片制作了数百件近景特殊道具及特殊服装,总共涉及30个大类,小到随身装备:指骨骼、步枪、治疗针、无人机遥控器,大到火石、火石外壳、地下城轨道车、刘启的气囊球等,还有太空站的所有的软包、座椅、宇航服、休眠舱以及刘培强破解舱门的EMP装置。
MDI工作室对自己的名字有双解,其一是MAGICAL DREAMS&IMAGINE,这是基于电影视觉化的一个命名,是团队成员脑海中一个关于造梦的名字。在他们看来,这一行的本质跟变魔术是很像的,电影的道具实际是不存在的,设计师们在电影中实现了一个“美好的想象”来 “欺骗”观众。另一套解读是MANUFACTURE DESIGN INSTITUTE,就是一个实体的生产设计机构。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MDI的设计师发现自己本质上还是一个设计公司,像3D打印、翻模等具体工作都是外包出去制作的,设计师主要在做的还是设计,实体化设计。之所以会用到“INSTITUTE”一词,是因为他们觉得所要做的工作的体量,不是单个公司的架构能够胜任的。
主持了宇航服和头盔设计的李鉴教授说,“干了这么多年的工业设计,我觉得工业设计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整合资源。在现在的教学当中,已经不太去强调造型,更多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地去整合、调配资源,所以近年的学生毕业就可以创业开公司,开发产品。MDI这个团队最大的特征就是整合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制造资源、生产资源。”
MDI与《流浪地球》的这次合作的主要成绩就是把工业设计系统化地接入到原来的影视制作中,MDI所做的实体特效,配合CG部分进行视觉化处理,实体部分越扎实,CG发挥的空间就越高,就像盖楼一样,实体特效做的部分是地基。MDI所做的工作其实还有一项重要但是往往没有人会意识到的内容,就是“塑造角色”,像本片中的宇航服、外骨骼,它们不仅仅是戏服,还可以帮助演员塑造角色,反映角色的精神内核。电影产业工作者应该从电影艺术的逻辑来衡量这些工作的价值。
传统的服化道在特效电影领域的生产模式和理论体系还是以传统的手工业为主,对于这种重视效的工业化的电影有一些力不从心,没有完整体系的支撑,无法应对现实的需求,只能试图用一种手段来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II 有故事的硬核——物理特效道具
MDI工作室团队主要是由动画专业与工业设计专业构成的团队,前期基于影片世界观的定义,导演组和美术组提供了最初的设定、和一些相关参考,MDI团队用工业设计的设计方法、产品制造的加工工艺参与其中,调研了大量现有以及未来的相关设定,提供给导演组及美术组进行讨论。MDI团队经过几轮的斟酌和沟通后,逐渐聚焦到几张手稿,并通过导演的认可,然后工业设计师才开始介入。MDI团队大量利用工业软件进行后续设计,原因是这个项目最终要制作出实物供演员穿戴,并会配合很多动作戏以及特写镜头。为满足这些特写镜头的表现,《流浪地球》中的实体特效会有很多分件、装配的情况,所以传统的影视行业常用软件因不能提供足够的设计精度,就无法胜任了。
把二维手稿转化成立体的三维文件再制造成可操作实物,并在大屏幕上展现自然的光影以及微妙的细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导演的要求又是非常严格的,比如:如何处理新与旧的问题,科幻道具做新很容易,但其生硬的光影关系,完全入不了导演挑剔的眼睛,所以在很多道具,尤其是宇航服的设计建模过程中,MDI团队大量采用细分建模功能,对倒角部分采用了高阶的曲面进行过渡衔接,尽量回避低阶曲面倒角带来的生硬的转折,这样可以实现的效果在大屏幕中运动时,会呈现自然的光影变化,配合后期实体做旧手段,才能实现有质感有时间感的产品最终获得了观众的认可。这样也能有效地帮助CG部门的工作,他们可以扫描我们的实物,配合高完成度的工业模型模型进行后期,保障了最终的画面完成度。
设计前期的首要任务是处理人机尺寸,宇航服的特殊性在于它是紧贴演员身体,并要配合动作进行表演的,所以整个项目进行中,设计师要像真实世界开发产品一样,从人机工程角度切入,进行大量的研究和测试,不断制作实物样品,甚至要请演员试穿试戴,还要符合不同身材的演员之间的通用性。还有很多功能的实现,结构的设计,比如灯光、通讯、穿戴流程、换气系统等,基本就是按照真实世界的真实产品开发流程在做。“所有看起来能拆卸的零件,都是能拆卸的,我们没有做一体成型的设计。这种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给观众真实感,每一个零件看起来都有其真实的功能性。实际操作上,在制作过程中也很方便涂装和装配。”黄天禹说。
从工作流程上来讲,大体分为深化设计、制作、现场拍摄三个密不可分的阶段。以特殊道具为例:深化设计是根据美术所给的设定图进行进一步的细化改良,并制作相应的图纸和三维模型。其间首先要考虑人机工学,并制作出实体小样,同时还要选择相关部件的材料及工艺——不同材料工艺的流程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不同的流程会直接影响道具的设计以及建模的方式。这个也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环节。
关于服装的制作,MDI特别感谢宁浩导演的大力支持,把《疯狂外星人》唯一的一套NASA制式戏用宇航服借给他们进行开发生产《流浪地球》的三组宇航服,大大缩短了关于服装的结构设计、打板设计,很快便进入生产环节。
头盔面罩外部与内部双层面罩的制作工艺是一个多次探索实践的过程。最终正式的工艺流程,3D打印翻模制作面罩的模具,然后亚克力吸塑透明壳。在内部面罩镀金工艺上,设计师极力寻求墨镜的工艺,奈何做的产品太少预算不够而放弃,最终采用一种电镀工艺制作而成,实现了真实宇航员金色面罩那种内部透光,外部金色的效果。金色面罩的设计也让李鉴老师费尽心机,设计上需要让金色面罩能够经旋转收纳到头盔内部的夹层当中,透明面罩还需要方便拆卸,便于拍摄及演员呼吸,李鉴老师为此精心设计了头盔耳部的旋钮及面罩与头盔连接部的锁扣。
从学习Weta工作室关于外骨骼的制作工艺流程,到升级改造10套轻质、软质外骨骼、以及将近五十套防护服的硬件装备,再到跟随演员在现场维护修补,外骨骼部分是整个项目里投入人员做多,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一块工作内容。
Weta Workshop所设计、制作的5套主演外骨骼,其主要工艺考量的是质感和结实两个因素,从质感上来说,它表面的细节非常丰富,即使是特别近距离的特写,也非常漂亮。而结实则具体表现在工艺用料上,大部分是纯金属及耐用性非常好的硬质聚氨酯材料,硬质聚氨酯非常结实,这点已经大大减少了现场的损耗,而这两种材料的缺点是都非常的沉。他们在制作的时候考虑到的拍摄情况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像《明日边缘》那样,现场辅助威亚以及各种设备,帮演员减轻重量,第二种是缩短演员每日的拍摄时间及强度,以保存演员体力。而这两点,因为《流浪地球》拍摄的预算和周期的原因,都做不到。更糟糕的是,《流浪地球》剧本中还有大量的动作戏,各种攀爬、打滚、吊威亚,这就给这些外骨骼镜头的拍摄增加了特别大的难度。
因为预算的原因,MDI团队去Weta对接制作外骨骼的目的主要是得到授权能让他们在国内工作室生产10套配角及备用的外骨骼装甲,这样全片可以用到的外骨骼就有15套了,而这些备用的外骨骼装甲按计划不需要给主演穿,也不会拍到近景的特写镜头,因此才能从工艺上降低制造成本。
然而到了新西兰,全面对接了Weta的制作流程后设计师们才发现,他们的工业体系非常完善,我们用他们的文件、模具、按照他们的图纸及工艺完全仿造的话,也只能将成本降低至他们的一半,想要用更低的成本做下来的话,就必须完全研发一套自己的工艺流程。也就是大家说的土办法。
按土法制作计划生产出来的10套备用外骨骼,主要考量的是价格便宜、穿着轻便,材料采用合成板材及国内的发泡聚氨酯材料,但这样的成品,势必会有及其易损坏的特点,因此MDI团队只能想办法把测试时易损坏的部件多生产一些,以便拍摄时进行替换。但从后来的事情发展来看,可能由于作为制作者的原因,这些低成本土法制作的外骨骼装甲,在第一天的拍摄的现场,一场大量群演穿着外骨骼的跑步戏,几乎一点不剩地散架了。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大家不得不全员顶着巨大的压力,在重新改变材料再生产一批零件的同时,现场不停地维修,并配合每天的拍摄进度准备出相应的套数。面对重重的压力,最后的解决办法,和影片片中的各国救援队帮助CN171-11小小队推撞针的情节很类似,就是加人手。现场从之前的5个人人扩充到了了20人,几乎全部都是工作室成员的朋友们、甚至是亲人。因为特殊性,现场维修外骨骼这个工作,国内没有人有这个经验,而大家的朋友、父母们很多也是从事机械設计、汽修等相关专业,对这个类型的工作上手很快,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就是没有太多预算。
通过快速的培训、切磋技艺,MDI团队在现场很快形成了两支队伍,一支负责现场盯拍摄、及时维护,以及演员的穿脱。这支外骨骼现场突击队,从幕后制作到现场维护,化身为和主创一样的都是钢铁战士。另外一支则是在拍摄完成后清点这一天的战斗损耗,根据第二天通告的拍摄任务维修出足够的外骨骼。终于逐渐解决了问题。
拍摄进入攻坚阶段的时候,因为拍摄的量和难度增大,Weta制作的外骨骼也产生了大面积的损坏,Weta派出项目负责人,也是外骨骼服装的总监阿里斯泰尔前来救援。之后在很多的动作戏份上,MDI团队自己制作的轻质软质外骨骼也给主演穿了,这也大大减轻了主演们的体能消耗。
在日常紧张的拍摄过程中不免会对脆弱的亚克力表面划伤弄污,在维护环节中,MDI团队自身还开辟了高透光研磨工艺以及演员在穿戴外骨骼头盔期间内部面罩的哈气的防雾处理。在现场他们曾有过个一代号叫421,作为剧组一个独立部门存在,很多时候拍摄现场总能听到高亢的呼喊“421开灯,卸面罩……”第一次跟组进行如此紧张的拍摄任务,黄天禹笑称团队成员大都得了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拍摄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还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完全不能适应片刻闲坐,好像还在等待召唤。
外骨骼手套是MDI团队最早完成的一件道具,他们在剧组设定的预算范围内打造出了一件完全出乎片方意料的“神器”,导演为此修改了剧本,为原来仅仅作为摆设的它加了很多戏。由于需匹配外骨骼的力量传递的物理关系,所以军用外骨骼的手套设定需调整为金属质感的指骨骼设定。包括刘启自身的功能指骨骼。与军用指骨骼一样,刘启指骨骼制作了特写下质感表现的A级版本(金属材质)与动作戏及常规拍摄的B级版本(PU材质)。指骨骼需要考虑演员穿戴的舒适度以及可动范围的人基工程学,同时还要考虑收纳筷子、火焰喷射等设定的空间与弹出机构。
MDI工作室依据设计图进行结构、功能测试。利用现有材料手工制作组件完成测试样品,进而通过实际操作知晓结构问题点,并得到最终运动效果演示反馈与导演进而做整体调整方案。将结构与造型改进方案反馈模型师,便是正式建模与生产环节CNC金属铣床金属加工来完成关节结构件,3D打印翻模聚氨酯材料来完成其他装饰操行部分。由于很多高强度的动作戏份,做指骨骼只能采用金属材质,但在有限的预算成本控制下,只为CN171-11小队的五位主演制作了金属指骨骼,其他演员只能用聚氨酯翻模件来代替,现场修修补补永不间断。
6管机枪的设计思路从一开始就很明确:单兵可操作。那么M134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参考对象。这款枪的原有设计参数,无论是口径,长度和发射速率都满足影片的需求;整体尺寸对演员表演不构成大的阻碍,很好地结合了便携性和火力。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将造型调整得科幻些。
在M134的原有构型上,增加了一个外框架,包含一个枪管根部的矩形包裹结构,包裹结构上方从前到后分别有一个上提把;一个同枪身相连的倒Y形部件。射击时握住提把,平时携带时提拎Y形提手。激发装置设计成类似游戏操纵杆的我把,造型同提把形成呼应。并且握把机构增加伸缩装置,可根据使用者习惯进行调节。包裹结构的前方有一段皮卡汀导轨装置,可加装战术部件。枪身部分由圆柱体调整为一个类梯形模块,造型上呼应外骨骼的整体感觉,看起来科幻一些。梯形模块下方是电机和驱动部件。供弹和出弹采用了左右水平进出的方式。总的来说,最终确定的设计比M134显得更粗状,较好地符合了流浪地球的设计风格,从电影的最终呈现上看同外骨骼的其他部件搭配在一起也比较和谐。
由于锤子角色设定要求,工作室基于weta外骨骼的基础上自行开发机械臂与机枪结构,其中打开与闭合两套制作产品。再制造序列中,先对可实行,功能、以及最终完成的状态,设计、测试、预演。给模型师结构师提供可执行方案,以及总结规避不合理性的综合建议。做到在闭合状态中背包附加机械臂与机枪达到与外骨骼同样的坚实耐用,同时考虑自身重量的限制,开发五套静态模型,这五把静态模型的成产不单单是复制产生,而是每一次制作的升级迭代,每一次的工艺改进,最大可能的减轻静态模型的重量。减轻锤子角色在影片中常态行军中的负重。
步枪的设计从在开始时做了包括常规有托和无托在内的很多版方案,最终确定使用无托式的布局。因为现役中国军队的95式也是无托式,可以方便观众快速建立认知。另外细心的军迷已经在海报上发现,步枪口径仍然是中国特有的5.8毫米口径,命名上也采用了现役的部队武器命名编码规则:L/QB247-5.8。其意思分别是L:陆军,Q:枪械,B:步枪,Z:自动。47意为2047年定型,5.8毫米口径。CNIGC则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又名北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英文首字母。枪外观设计上则在参考了法玛斯,P90,FN2000等其他国家无托式步枪的基础上;结合流浪地球的粗犷重工业风格完成了最终的外观设计。
枪身上方提把结合了机械瞄具,上部包含皮卡汀尼导轨,可灵活选择白光,微光及其他辅助瞄具。前后握把参考P90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并在前部枪口下方整合了一个激光指示器。板机右上方设有保险一单发一连发的快慢机。设有左右手持枪的切换拨片,枪身左右都开有抛壳窗,方便左撇子射手使用。弹匣为30发容量,发射5.8毫米新式步枪弹。
手枪的设计方案一开始是基于国产92式手枪,方案更科幻些。但随着外骨骼、步枪等其他装备的确定,导演打算让手枪同其他单兵装备对比时科幻感别太突出,长度缩短,整体更紧凑,看起来更朴素些。团队在参考了世界现役的种种手枪后,决定以格洛克为原型进行手枪的方案深化。
手枪型号命名通用之前步枪的命名规则,将QBZ中间的B改为S,意为手枪。外观上最明显的特点是跨越握把长度的整体式板机护件。在外骨骼成型后,团队发现手枪原设计的常规小板机护圈以没发容纳穿戴好外骨骼后的演員手指,因此修改了设计,增加了演员的手指活动空间。另外还修改了露于外出的击锤,采用了格洛克手枪经典的平移式机针设计。枪口下部保留了战术滑槽,可加挂激光指示器,手电等战术部件。
行星发动机点火启动器“火石”经过多稿调整,最终借鉴鲁班锁的形制作为火石的最终版。现场制作了三个火石:完整火石、破损版火石和轻质火石。其中完整版火石就是大家看到的雪地戏份中所使用的,服务于特写镜头。
在特道或者场景的破损效果效果制作上有一个技巧,就是先制作一个完好的,再将其进行破坏,并破坏出好看的效果,破损版火石就是这样制作的。在影片中,火石是一个类似小型反应堆的设定,其需要电力去维持保护其稳定性,一旦火石的外层保护设备出现电力不足或损坏的情况,整个火石就无法使用了。这就是为什么在影片中,周倩使用手枪射击火石的外壳,火石就破损成如此效果,并且无法使用了。
轻质的火石是在拍摄电梯戏份时,出于安全考虑所制作的。其特点是在吊威压时,对其下方的演员安全有足够的保障,但不足处就是细节及表面材质效果,无法满足中景及特写的拍摄需求。
火石外壳是一个2.6mx2.6mx2.6m的正方体。最初美术组给设计师的设定是一个打开的,一个闭合的。团队面对的挑战是在有限的空间里添加足够的机械传动,实现正方体上共计64个卡扣依次打开,然后承载卡扣的八个箱体向外推出;在4面门(内部代号冰箱门)实现打开效果的同时,顶部舱盖实现开启。过大的尺寸以及过于局促的空间给设计师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电影里很短很短的镜头被网友发现了,火石原本是预制了充电口的与配套充电插头的。不仅可以用外骨骼背包里的电池供电还要和或是外壳内部的充电口对应。而且在制作环节,在火石充电口与配套插头上都预先埋入强磁铁满足在拍摄的过程中插拔方便节约现场宝贵的拍摄时间。
关于气囊球的制作方案与历程,可以作为制作实体物理特效配合拍摄方案改动调整最为典型的一个案例。从样品材质、模拟拍摄动作、环境反馈、调整拍摄方案、后期效果评估,MDI团队视为一轮深化设计流程。对于拍摄方案调整的修改建议,团队进行了多轮深化设计,多次循环的、从前期到终端制作的密切配合方案,直观的给到导演最终可实现效果。在此过程中关于气囊球的制作工艺经五次全新的调整。由于演员需在球体内表演,整球体积有直徑3米,分内球外球的结构设计,能搬动就得需要至少3人,可想其中的工作强度。气囊球前后共设计了3种,前两种都为封闭双层结构。演员需穿过两层,进入第二层后进行充气,整个进入的过程时长大约需要25分钟,而其密闭空间只能支撑演员在内10-20分钟的拍摄时间。后为保证拍摄效果及演员的安全,团队将其改良为半球方案。
影片开场的地下城广场镜头中运载乘客与舞狮的轨道车的制作和操控也是MDI工作室完成的。在看到美术组的设计图时,设计团队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大家平时看到的景点的观光车,同时考虑到最终拍摄需求,需要在地下城载人开动的需求,在制作方案制定期便决定采购两辆旅游观光车,通过对其车体钢架尺寸调整,加长拓宽来完成第一步地下城轨道车的车体制作。至于拍摄现场,既然是做特殊道具了,那不可能是一个简单的陈设,摆在镜头背景里就完事了,所以现场一定是要有一个了解这个道具的人在、甚至是制作者本人在现场进行操控才行。这一点跟特效化妆的上妆、跟妆、卸妆是一个道理。所以制作的地下城轨道车的制作负责人就亲自上阵客串了轨道车司机的角色。车辆的操作系统完全换了位置,如果换作别人,可能还真开不了。
导演郭帆曾说,希望《流浪地球》能在孩子心里埋下一颗科幻的种子,作为首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多多少少做到了这一点,尽管出于商业考量,电影压缩了小说中不少硬科幻的元素,但对于天体、星系的讨论等等还是能引起观众对物理、对科幻的兴趣。作为工业设计从业者,我们和勇敢的小分队还希望,这部影片也能开启中国电影工业的元年。
“郭帆我觉得他就是个特别执着的人,记得有一次开会,他一直说剧本说了三个小时,他一边说一边画,我在他身上能看到创作时那种沉浸和享受。另外他一直就想打造一个中国自己的科幻片,我想这次他成功了。有些人觉得这是他第一次就成功了,其实不是第一次,任何人都不会第一次就成功。他还努力运作过其他的科幻项目,只是大家没看到那些成型的,但是那些的积累都不白费,都进入了《流浪地球》。
我最初负责的部门是定格动画,所以我的团队都是以手工制作为主的技术人才。当时我只想做动画,对特效是一点也不感兴趣,不过孙教授一直鼓励我们可以尝试特效,并且还把理查德.泰勒介绍给了我认识。
2013年,我和黄天禹(现MDI主理人)以及高峡(现维塔工作室的亚洲事务代表)等人第一次在广州和理查德见了面。理查德在看了大家的作品后十分惊喜,提出希望能让大家都去新西兰学习,并且他会提供一切学习的机会,将工作室所有的技术倾囊相授。后来这两人都去了维塔,从此踏上了特效之路。我们也因此多了特效这个板块。
不过当时,我还是有点震惊,按道理这些技术应该是保密的,他为什么愿意教授我们呢?我当时问理查德为什么要这么做,就不怕泄露技术机密吗?他说他自己的公司每年都有人会离职,而一部分离职的原因竟然是理查德自己鼓动的……他对从自己公司走出去自己创业的人都会贡献出公司的技术和尽可能的帮助。他说,我们这一行的关键不是技术,而是人才。但是永远不要妄图框住人才,而是尽可能帮助他们成长,这样才能把行业做大。说实话我很敬佩他如此的心胸,至今对我的影响都很大。
我们参与了《流浪地球》地球戏份的外骨骼服装、道具以及枪械部分。外骨骼最初的原件是维塔工作室制作,我们负责制作剩余的部分。有些部分仍然是独立完成的,比如一些机关和枪械部分。不过最主要的还是那些特殊服装,我们的团队在WETA待了两周时间,一起讨论和琢磨怎么做那些复杂的外骨骼。
我记得有一次,龚格尔给我打电话,语气很不好的说我们跟现场的团队集体失联了。于是我派人到处去找现场的负责人,才知道大家居然是睡过了……我们的外骨骼服装由于拍摄强度大,几乎是演一场戏就要修理一次,连续几天,大家几乎都没合眼,实在太累了,所以睡过了没注意时间,并且几个人已经病倒了。已经无法工作,急需休整才能工作。
由于剧组和我们都没有经验,外骨骼服装损耗太大,如果继续投入拍摄,损耗率会越来越高,但是如果停下来专门用时间休整,又会耽误剧组进度。在两难的局面下,最终剧组还是选择让我们用专门的时间修理服装。
另一方面,我们也给维塔的老板理查德发了邮件,希望寻求他们的帮助。不过在发邮件的时候我还是十分忐忑,因为这种情况很难认定责任,有可能是维塔在最初制作原版的时候就没有考虑损耗率会如此高,也有可能是我们这边在制作的时候的技术问题,还有可能是佩戴和使用问题。总之,不论是那种情况,我们当时也没有多余的预算再付给维塔了。
没想到理查德在和我做了基本沟通后,果断派了技术人员从新西兰飞来现场,并且不用我们负担任何费用,这也是让我很感动的地方。
另一方面,得到了缓冲的服装和工作人员也慢慢进入了状态。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终于完成了这些艰难的工作。另外也要感谢目前是维塔工作室的中方对接人高峡给予了在新西兰期间的协调。”
黄天禹是《流浪地球》特殊道具组部门长,带领重组成的新MDI团队,共计为影片制作了数百件近景特殊道具及特殊服装,总共涉及30个大类。
“国内‘物理特效的概念特别容易混淆,我们经常说的‘物理特效其实是指的‘实体特效,是指在拍摄现场实拍出的各种特效的总合,其中可能包括特效化妆、特殊道具、特殊服装、特殊置景、电控机械生物等等。而在片场,物理特效真正指的是在拍摄时制造着火、刮风、下雨、下雪、结冰、灰尘等物理效果的团队,这次的《流浪地球》中物理特效是由中影的物理特效团队负责的,而我们的工作在本片中更多的工作是在特殊道具和特殊服装这两项,也就是‘特道组而‘特殊道具区别于普通道具,更多的是指平时市面上无法买到,也无法通过简单方法制作出的道具,这类道具需要结合人物角色的人物性格和剧情来量身定做和设计,单独的生产和建工制造,可能还会牵扯到机械、电气工程等方方面面的配合。
以我们为CN171-11小队每个人打造的机械指骨骼为例,指骨骼的作用是把外骨骼身上的辅助机械力量传到到手部,不至于让手部受伤,有点像一个动力手套,在电影设定中是由非常坚硬的特殊金属制作的,我们拿到美术设定图后,根据加工工艺特点进行了整体优化,也考虑到了每人手型尺寸的问题,设计了可调节的装置,之后先是打样制作了一版样品,测试关节的可活动性,之后进一步优化,最后完成制作的是多套轻质版本(PU材质)给演员佩戴,并涂装成金属的效果,并另外加工了用于特写镜头拍摄的纯金属版本。大家在影片中看到了一些特写镜头,多是用那几套纯金属的拍摄的,这也是由于金属的版本太沉了,不方便每场戏都佩戴。而之所以要花大价钱制作金属版的原因,也是因为真正的金属表面在反光、氧化处理后的质感、磨损后的效果,那些锋利的棱角,是其他材质完全无法替代的。而这几套小小的指骨骼的开发,从建模设计到生产出成品,就花费了一个制作小组整整3个月的时间。
类似这样有特别复杂工艺流程的特殊道具在流浪地球中不下百件,就像在制作花絮中导演所说,这里面没有那件道具是可以在现实中买到的。而这就是科幻电影中实体特效有大量需求的原因,在一个科幻的世界里,未来的飞船星球、甚至外星人都可以用CG來制作,但是演员平时穿的、用的这些贴身的道具,大多是有近景交互需要,全部CG合成的难度会很大,必须做出实体,而这些具有未来科技的功能性产品又要看起来真的能用,让观众相信真有这么个东西。
所以说能让观众感受到这些细节,继而相信电影所创造的世界真实存在,就是实体特效在科幻电影中的主要作用。
在这个项目中还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工业化、标准化的程度太低。在制作过程中,从涂料到螺丝,经常遇到非标准件。因为我们的采购量小,涂料的保质期又很短,所以我们无法从大厂进货,只能从口口相传的师傅店里买,而他们都是自己进货之后勾兑出售,既没有标准流程也没有标准计量,所以每个批次的东西都不一样。我们买回来的螺丝也是大大小小,没有既定的标准,大的勉强能用,小的就只能靠粘,更可怕的还遇到过徒手就能掰断的螺丝钉,直接把主创气到摔椅子。”
《设计》 MDI
《设计》:MDI名称是什么意思?MDI的专业优势有哪些?
MDI:我想我们的一些专业优势在于,第一,传统的电影物理特效制作基本上都是从传统的服化道升级过来,但主要还是以纯手工制作为主,对从业技能要求不高。而我们的初创成员多是从动画导演专业转行过来,相对其他制作者,我们的主创更有创作欲望和导演思维,都是“斜杠青年”。也可能更能理解导演、美术在创作上的想法,从各个角度考虑这个我们的制作内容在拍摄过程中能够有什么样的发挥及优势。第二,现在团队里三分之二的成员之前是从事工业设计专业的,这两年科幻类的项目在国内逐渐开始增多有很多新的科幻片正在筹备,今后工业设计师们会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我们理解的“工业”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说,一是从电影创作的工业流程考虑,制作设计逐渐与好莱坞接轨,对电影制作过程中的所有物料进行设计管理、创作的工业体系二是所有科幻片里涉及到的车辆、飞机、外骨骼、枪械、工具,都是未来的工业产品,这些由工业设计师来研发设计再合适不过了。
国内之前—直没有这么好的机会能让一个物理特效团队制作这么多的科幻类道具,并花费数月在研发和制作上,上一部大家耳熟能详的国产科幻片可能还慰《霹雳贝贝》如果我们的团队再早几年组建也可能很难生存下去。所以就像郭导所说,国内科幻片的成立和发展跟我们国家经济实力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同样国内电影市场的发展也给了我们这些从业者更多的机会。
《设计》 MDI在《流浪地球》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从中得到了什么体会?获得了什么经验?
MDI:在《流浪地球》电影制作中,我们被叫做“特殊道具组”,而实际上我们不止做了特殊道具,也做了一些特殊服装以及特殊置景。但是从目前国内电影制作的架构体系来讲,我们还是在“美术”的体系下。在这个体系下我们完成了国内大部分团队做不了的设计和制作工作其中包括外骨骼、宇航服、枪械、点火石、休眠舱等等,基本上影片中除了运载车和机器人之外都是我们做的。太空站内景的材料工艺也是我们来确定的。传统置景公司使用的饰面板都是密度板一类的,我们研究国外科幻片中的道具,从效果分析他们使用的材料应该是类似塑料的材质,我们采购大量材料进行比较,发现其中一种PVC材料的表面只需—层漆面处理,表面的平整度就非常高,光线打在上面形成的反光会达到非常高端的视觉效果。未来工业化程度更高了,我们希望能把置景做成模块化的,好莱坞已经做到了。
《设计》:MDI的愿景是什么?战略目标是什么?发展模式是怎样的?
MDI:我们的愿景是帮助推进中国电影的工业化。第一步可能不是赚钱,而是要打好基础,整理好结构,形成产业布局。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作为电影工业化的第一批人彳艮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好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到最后如果我们都挣不到钱,这行业就要垮了。就好比摇滚之父崔健所说,他作为领军人物都没能过上好的生活,后面的就更没有机会,这是他的失职。我觉得很有道理。
《设计》::如何理解电影工业化?
MDI:“电影工业化”的名词解释有很专业的那种,我们从工业设计的角度理解就是流程化和标准化,以及专业分工和配合。电影工业是一个体系,需要每个环节都要专业,机器上的每个螺丝钉都是标准的尺寸标号。
孪鉴:工业设计本身就是跨界的,而科幻电影中未来生活中场景的设计本身就是创新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的“设”和“计”就是在面对一个未知的东西时候,你怎么按照一个标准化的合理流程,推导出正确的结果,并且这个标准化的推导过程换一个导演来也能做成。工业设计这套规范化的设计流程和方法与传统电影的体系并不冲突,甚至有所重叠,MDI接下来要做的是进一步了解电影制作的流程,再把工业设计能够促进电影工业化的东西整合进去。过去开发产品就是把东西做好看了,现在的工业设计中已经导入了设计战略、设计策略、商业设计、服务设计,这些东西拿到电影工业里将大有作为。建议工业设计出身的设计师们继续学习,更新工业设计领域的知识。
《设计》:中国的电影工业化现状是怎样的?与美国相比,差距体现在哪些方面?
MDI:我们觉得中国电影的工业化发展第一还是取决于市场,今年能够出现《流浪地球》,和之前的《战狼》《红海行动》的票房不是没有关系。中国未来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的票房市场。这对投资人和从业人的信心有很大的鼓舞作用,之前中国电影制作还处于手工业作坊的状态,大多是因为预算和投资真的很低,像《流浪地球》的预算仅相当于同类型好莱坞科幻电影预算的五分之_甚至十分之_左右。好莱坞的电影能够有足够多的预算也是因为他们是在全球发行,有全球票房来支撑全球上映的电影的质量,中国或许可以利用人口的红利优势来发展,之后逐步完善工业化,逐渐走出去,赢得全球的票房才能取得全球级的预算才能制作出国际质量的工业化电影。
科幻电影在所有工业化类型的电影制作中是要求最高的一个类型,中国目前还没有电影分级和分类型的制度,导致观众并不能按图索骥去有选择地观影。以后类型片可能逐渐成为主流,创作者可以专心地去研究观众的喜好,观众也会发现电影越来越好看,从而促使更多人走进电影院,这样下一部片子所能拿到的预算就更充裕。
MDI现在是一家以制作为主的服务类公司,一部电影的制作周期可能长达四到五年,还好我们参与的只是制作到拍摄的部分,如果从前端到后端完整地跟一部戏,那么四五年下来我们也许只能参与一部电影的制作,未来我们希望可以做到一年同时服务四到五部多类型的影片,那时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就会更多更快。举例说,如果《流浪地球》将来出续集,在导演和编剧打磨剧本的时间,我们去服务前几年已经打磨好了剧本的导演的戏,我们的生产线就能继续工作,等到导演找我们做《流浪地球2》的时候,我们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就能显著提高了。这也正是与个人参与项目相比,公司化工业化的意义所在。国内以往的道具组往往以个人或小团队为单位,而我们是以公司为单位,公司可以接很多不同的项目,快速迭代、提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当然也必须有一定利润作为保障,作为投入研发和再生产,这就形成一个比较良性循环的工业化的状态,我们就能服务更多的导演。在我们这套完整体系的保障下,更有利于导演集中精力去创作,由我们来解决实际生产方面的问题,这样的流程出来的作品会更加优质。
《设计》:中国的电影工业化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应该有怎样的发展路径?当下急需补足的是什么?
MDI:我们感觉还需要大量的符合专业标准的从业人员。工业化的未来应该是像市场经济一样的模式,是公司制的,有协会来协调事情、制定行业标准,不能以赚钱为导向培训从业人员。目前的行业现状是很“江湖”气,门派之分既不符合现代市场规律,也不利于行业发展。可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适应中国国情,外国成熟的契约社会的制度完全照搬过来也行不通,工业化进程面临着本土化问题,是用工业化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随着市场情况的好转,在创意人才、资金、预算、创作周期等方面的问题是未来可以改善的,而影片分级、类型片、出品机制、投资宣发等属于上层业态的行业架构、顶层架构的问题则不是我们能解决的,还包括投资人意向等。好莱坞的制度完善,制片和宣发是一体的流程,他们还有一个非常专业的“完片保险”制度,有专业的保险公司替导演把关每一个团队,每天转片场,确定所有团队都是非常专业的,才会准予投保,确保你在交了一部分费用之后这个片子一定能拍好拍完。当保险公司在审查过程中发现某个团队有风险,他会不建议导演选这个供应商或是演员。如果保险公司认为导演和制片都不靠谱,就不会允许你上这个保险。总结来说,就是需要一个根本性的结构转型,制度不断完善才是中国电影工业化未来的样子。
李鉴:还需要法制化。知识产权的量化也是很现实的问题。设计师到底创造了多大价值?应该得到多少回报?知识产权应该得到怎样的保护?我对中国科幻电影将大火的势头还是挺乐观的,这次《流浪地球》火了不是因为投资人投了它,而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了,人的视野开阔了,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群众自然就开始有了这种追求。前几年是宫廷戏,后来是魔幻,现在跟科技沾边的就能火。《战狼》的火因为它把坦克的负重轮做对了,观众知道你们没在糊弄他们。现在的年轻人知识都很丰富,他们要的是“对的东西”。投资方这下也终于意识到中国观众不是傻子,只要投一个认认真真做事的片子就肯定能行。
《设计》:未来的世界电影工业趋势是什么?中国的机会在哪里?工业设计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MDI:我们觉得未来电影工业的方向一定是以技术更新为导向,应用在特效电影制作领域,技术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的机会是应充分利用工业化进程,技术和人才储备相结合,多领域跨界配合,才有可能追赶上欧美的电影工业化进程,甚至弯道超车。有时我们会把看电影比喻成“黑暗室内的旅游”,在有限的时间和预算里完成—次特别的旅行,体验不同的人生。未来的趋势可能也不仅限于在银幕上这一种创作形式,也可能结合VR、AR、5D,甚至与实体的线下博物馆、主题乐园、前后端衍生品连接等,形成一种不再拘泥于坐在电影院里观看的形式。但这些形式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种未知的奇妙体验。模式可能不尽相同,但都很重视体验的过程。就像最近netflix的互动网剧《黑镜:潘达斯奈基》,未來观众可能会有更多的参与度。
李鉴:在看到“机会”的同时,我在想,会不会也是一种“危机”?《流浪地球》这次取得了成功,其他的投资和导演也可能想跟风,并以高投资、高薪聘请国外的团队来制作,我们如何与他们竞争?
MDI:这里我们面临的其实是一个本土化的问题。科幻电影起源于西方,也包括物理特效,我们只能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去学习,并把他们的先进经验根据国内的实情进行本土化的发展,仅靠直接的照搬流程技术或聘请外国团队,也会面临沟通成本、理念冲突等诸多问题。
在最后,我们想再次感谢郭帆导演和制片人龚格尔对我们团队的信任,以及孙立军副校长和群云时代总裁肖甦对我们的支持,美术指导郜昂&自由粒子设计团队、视效总监丁燕来以及全体一同奋战过的剧组的兄弟姐妹们,能成为7000名幕后工作人员中的一份子是我们的荣幸,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为中国电影工业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