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思萌
〔摘 要〕中国古代画家在长期的绘画创作中逐渐衍生出自己的绘画理念及表现形式,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探究与感触,形成了对画面空间的独特理解和技法表现。其不同于西方传统绘画以固定视点的焦点透视,古代画家们选择了一种更为适合于表达自我情感的画面空间理念,即无固定视点的透视观。得以体现这一绘画观念的代表性著作就是北宋时期郭熙撰写的画论——《林泉高致》。
〔关键词〕散点透视;林泉高致;“三远法”
一、关于中国绘画透视
(一)中国绘画透视原理的发展脉络 关于中国绘画透视原理最早的记载文献是公元前400年左右战国时期的《墨经》,文中阐述了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观察实验。东晋顾恺之在《画云台山记》中记道:“山有面则背方有影,下为涧,物景皆倒。”阐述了山的形体结构及倒映的透视规律。南宋山水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谈道:“今张绡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围于方寸之内。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他的理论概括论述了山水画的表象方法及透视原理,将一块透明的绢素作为取景框,对着远山,画面上的寸许长度就相当于实际的千百里,并会有近大远小的变形效果。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叙述道:“山有三远,自山下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三远” 归纳了景物与视点的视觉关系,对作画取景角度、方位及构图效果,远近不同的透视变化均作了概括地论述。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的补充:“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溟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范缥缈者,谓之‘幽远。”这描述的是对景物的看法,同时也更强调了对时间的重视与对视物体的移动,所以这些“远法”被共称为“六远”,成了国画最基本的视觉方法。这是中国画的重要发展,宋代以后在画论里提到的透视方法已经是屡见不鲜了。
综上所述,中国画的透视理论自魏晋以来开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自成特色。
(二)中国绘画的透视原理产生的原因 那么产生这一系列透视理论体系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思维观和中国绘画注重“立意”两方面去阐述。
中国文化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庄子曰“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唯一”,所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自然息息相关,人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因此造就了中国人独特的感性思维方式。感性思维方式是对自然万物所感所悟的表现形式,而绘画透视便是其中的一种。绘画透视的产生必须通过眼睛观察然后反射到大脑的思维,最后被表现出来,故而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也对中国绘画透视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的画家认为艺术的最高层次不是站在客观之外把握它的规律与特点,而是融入所研究的客观物体中去,尽可能地理解客体,体会客体,最终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反映在中国绘画的就是“散点透视”的表现手法,画家置身于所要描绘的场景中,移动式观察才能表现出对客观事物的深切感悟。
另一方面,中国绘画重在“立意”,是指一幅作品主题思想的确立。“立意为先”,画中才有奇意、有变化。所谓“意”是指意识、精神。唐代张彦远论吴道子的画时说:“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虽笔不周而意周也”。清代方薰在《山静居论画》中也谈到立意与作画的关系时说:“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这都能说明“意”是画的灵魂,在作品中倾注画家自身的感情,使作品成为画家修养、人格和情绪论的载体。由此,中国绘画形成了其自身所用的一套品评章法和散点透视原理。
(三)透视原理在中国绘画中的运用及表现 散点透视原理在山水画中运用得极其广泛,山水画家在观察自然景物时,自山前而窥山后,自山左而窥山右,不需要静止地观望,可以边走边看,打破一个视域的界限。将景物自然的组合到一个画面中,给画面构图带来了更大的随机性和自由性。因此,采用了散点构图的中国画自然就会形成一些特殊的构图形式,比如长卷、主轴、条幅等。利用这种形式,画家们将相隔千里之外的山川河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景物都能在长卷中表现出来。例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合理运用了散点透视这一原理来处理所画景物,桥上桥下,屋内屋外、人来人往等。让观者全方位地了解古人的生活状态及面貌,给人震撼的视觉效果。散点透视不仅运用在山水画中,在人物和花鸟画中也很常见。例如人们所熟知的长卷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描绘的就是韩府夜宴的全过程。作者将事件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既联系又分割的画面。同一个主人公出现在每一个画面中,听歌、观舞、休息、赏乐、嬉笑,时间和场景在这幅画中自然的流动。整个画面表现了时间的存续性,让观者读到带有时空变换的故事内容。
二、关于《林泉高致》
《林泉高致》是北宋画家、史论家郭熙的一部论述山水画创作的著作。他把五代以来相对成熟的山水画推向了高峰。其涉及面很广泛,从起源、构思、构图再到造型和笔墨对山水画作了全面说明。其中,郭熙总结了前人的创作经验和自己绘画实践后,在本书中提出了“三远法”。
(一)“远”的含义与表現 “远”的含义在魏晋时期就得以体现,《世说新语》中就有关于“玄远”“清远”“通远”“清淡平远”等描述。山水画的表现形式是“有”通向“虚”,比虚景更远的就是“无”,是空白。即中国绘画形式上的“留白”,就是由远产生而来的。然而这种留白的绘画表现手法只存在于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中,用以象征远的空间关系。“近浅远重、近虚远实”看似违背了科学的观察结论,但是放在中国山水画作中并不显得突兀与怪异,反而更有一种似有似无、虚实结合的境界。留白的部分与周围的实景相呼应,层层递进。用暗示的手法表现出空间关系,让画面更具有灵活性。
(二)《林泉高致》中的“三远法” “山有三远,自山下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
高远,就是“自山下仰山巅”,反映的是一种仰视所见的巍峨宏伟的山势。人的目光由下望上,给人一种崇高、敬仰的美感,不由得生出敬畏之心。表现手法中, “高远”可以将人物、房屋、树木画小,以衬托山的高大威猛。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最具有代表性,是典型的“高远法”。画面中一座巍崖,顶天立地的竖立在中心。从飞流直下的瀑布和遮遮掩掩的树林中穿过,则是行进的马队和小巧的阁楼。以此来衬托出山的高大雄伟。这种表现手法带给人一种远离尘俗的清净境界。深远,就是“自山前而窥山后”,视野是移动的、曲折的。即在山上或山上远眺,并要移动视点,绕过前面的山,才能看到山后无穷无尽的风光。例如郭熙的《早春图》远处山峰耸拔,气势雄伟;近处圆岗层叠,山石突兀;山间泉水淙淙而下,汇入河谷,桥路楼观掩映于山崖丛树间,曲折蜿蜒。从中可以看出“深远”的曲折精妙所在。显现“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审美意境。 平远,就是自近山而望远山,反映的是俯视的境界,塑造的是“山随平视远”的那种艺术效果。郭熙在《林泉高致·画诀》中就反复言及“平远”,如“平远秋霁”“秋晚平远”“雪溪平远”等。“平远”所看到的对象不高,多为山林丘壑。这种透视方法带给人一种平和、自由的感觉。
以上就是郭熙所总结出的“三远”,直到郭熙为止,“高远”“深远”的景象,可以说占据着绝大优势。并影响着后世对于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中透视原理的理解与运用。
三、小结
通过《林泉高致》的“三远法”可以较为清楚的分析出中国绘画中的透视原理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散点透视只是中国绘画中一个笼统的观念,具体到的表现手法则是“三远法”中的“高远”“深远”“平远”。往后延续则有“阔远”“迷远”“幽远”等远法,这是中国绘画最基本的视觉方法。更深一层地说明,中国的绘画艺术所表达的是代表着华夏民族的特殊视觉和精神空间的画面。所强调的是表现生命,表现自然,表达画家对生活的所感所悟。是由视觉艺术开启的探寻宇宙、人生之道的体验和深切感悟。
(责任编辑:牧鑫)
参考文献:
[1].郭熙.《林泉高致·画意》.周远斌.校.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2].《中国山水画的透视》.王伯敏,童中焘.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