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印发《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

2019-04-01 01:45农业农村部
吉林农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兴农农产品战略

农业农村部

2月18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制定的《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向社会公布。

《规划》着眼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分阶段制定了到2022年和到2035年的质量兴农发展目标,提出了包括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业全程标准化、促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培育提升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建设高素质农业人才队伍等七个方面重点任务。

前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化,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只有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才能不断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特编制《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本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围绕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优化农业要素配置、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管理方式,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本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部署了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行动、重大计划,是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规划背景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实现农业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农业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着眼乡村全面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不断推进质量兴农取得实效。

第一章重大意义

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举措。民以食为天。随着我国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够不够”转向“好不好”“优不优”。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增加优质农产品和农业服务供给,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是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务农重本,国之大纲。现代农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补齐农业短板、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进一步夯实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产业兴,则乡村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产业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促进农业全面转型升级,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开拓新局面。

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质量就是竞争力。一个国家农业强不强,归根到底得用质量来衡量。随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深度融合,我国农业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全球农业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舞台也越来越大。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中国农业品牌,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质量就是效益。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提质增效越来越成为支撑广大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拓展农业增值空间,培育农民持续增收新的增长点,有利于亿万农民分享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果,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第二章发展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断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三农”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推动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生产布局逐步优化,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建设有序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迈出实质性步伐,优质农产品生产布局初步形成。农业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48,提前三年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率均超过60%,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超过80%。设施装备和技术支撑更加有力,建成高标准农田5.6亿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6%,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近16亿亩。适度规模经营格局初步形成,新型经管主体总量达到850万家,土地托管、服务联盟、产业化联合体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迅速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超过40%。产业效益稳步提升,种养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2∶1,体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总产值年均增长超过9%,涌现了一批知名农业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向好,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在96%以上,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达到3.6万个。

与此同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理念尚未普及,农产品生产结构与市场不匹配,绿色优质特色产品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农产品按标生产的制度体系还不健全,执法监管力量薄弱,质量安全风险隐患犹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相对粗放,部分地区资源过度消耗、产地环境治理难度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农业科技重大原创性前沿性成果不多,科技立项与评价机制不健全,科技和生产“两张皮”现象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度不够,农产品深加工发展滞后,产销市场衔接不畅;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问题依然存在,部分产品进口依存度偏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

第三章发展机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质量兴农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已经明确写入党章,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成为重大政策导向,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持续提高农业创新力、竟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制度保障。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质量兴农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9000美元,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消费层次由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优质农产品和农业多功能需求显著提高,为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供了强劲动力和发展空间。

各地的实践探索为质量兴农提供了丰富经验。近年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取得新进展,农业绿色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创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模式,为加快推进质量兴农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路径借鉴。

综合判断,今后五年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遵循农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顺势而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推进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开创质量兴农新局面,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基础。

第二篇总体要求

坚持目标导向,明确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明确到2022年的发展目标,为推进质量兴农制定清晰的“时间表”“路线图”。

第四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强化创新驱动和提质导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农业农村要素配置、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管理方式为关键点,着力优环境、促融合、管安全、强科技、育人才,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准确把握质量兴农的科学内涵,强化全产业链开发、优质优价导向,聚焦产地加工、冷链物流、品牌建设等薄弱环节,推进生产、加工、流通、营销产业链全面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农业发展整体效益。

——坚持政府引导,产管并重。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坚持“产出来”与“管出来”相结合,严格执法监管,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坚持绿色引领,持续发展。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质量兴农,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坚持市场主导,农民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用市场机制、价格手段倒逼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质量兴农成果惠及亿万农民。

第五章 发展目标

到2022年,质量兴农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初步实现产品质量高、产业效益高、生产效率高、经营者素质高、国际竞争力强,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产品质量高。优质农产品供给数量大幅提升,口感更好、品质更优、营养更均衡、特色更鲜明,有效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农产品供需在高水平上实现均衡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绿色、有机、地理标志、良好农业规范农产品认证登记数量年均增长6%。

——产业效益高。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业多种功能进一步挖掘,农业分工更优化、业态更多元,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农业增值空间不断拓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5∶1,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6%,水产健康养殖示范面积比重达到65%。

——生产效率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全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5.5万元/人,土地产出率达到4000元/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1%。

——经营者素质高。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不断壮大,专业化、年轻化的新型职业农民比重大幅提升,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更加规范,对质量兴农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万人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职业农民占比达到35%;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认定数量分别达到10万家、1万家。

专栏1质量兴农主要指标

——国际竞争力强。国内农产品品质和农业生产服务比较优势明显提高,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能力进一步增强。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跨国涉农企业集团,农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农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3%。

到2035年,质量兴农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建立,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见专栏1)。

第六章基本路径

——绿色化。大力推进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加快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绿色技术,积极推动水土资源节约和化肥、农药高效利用,全面开展农业环境污染防控,着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农林产品加工剩余物资源化利用,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

——优质化。加强优质农产品品种研发推广,构建优势区域局和专业化生产格局,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稳定发展优质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积极发展优质高效“菜篮子”产品,扩大优质肉牛肉羊生产,大力促进奶业振兴,发展名优水产品,加快发展现代高效林草业。

——特色化。深入开展特色农林产品种质资源保护,挖掘特色农业文化价值,打造一批彰显地域特色、体现乡村气息、承载乡村价值、适应现代需要的特色产业,形成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征、深厚历史底蕴的农耕文化名片。推进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促进贫困群众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持续稳定收益。

——品牌化。大力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广泛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兴手段加强品牌市场营销,讲好农业品牌的中国故事。强化品牌授权管理和产权保护,严厉惩治仿冒假劣行为。

猜你喜欢
兴农农产品战略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年度十佳虾苗出炉!恭喜海兴农、海茂、正大、源正龙、粤海、恒兴、新荣腾、搏翱等苗企上榜
安徽界首:“兴农沙龙”开到了田间地头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广西农业工作暨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
战略
以教育精准扶贫——独山兴农中学侧记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