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拉山口教孩子们写诗

2019-03-29 10:13冯美湖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阿拉山口援疆写诗

冯美湖

阿拉山口,中国西北别具风情的一座边陲小城。

这里有迷人的新疆风光,有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阿拉,在哈萨克语中是鲜花的意思,阿拉山口就是开满鲜花的山口。因此,阿拉山口又被称为“五彩城”。

2018年初秋,一个充满诗意的日子,我和5位黄石同行一起来到这个充满诗意的小城,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援疆支教之旅。

阿拉山口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建市刚满6年,常住人口1万余人,只有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阿拉山口中学。学校女教师居多,有不少是少数民族的,如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她们大多身材高挑,性格豪爽,或真诚热情,或热烈奔放,或深沉含蓄,或幽默诙谐,和内地的女教师相比,真是迥然相异。

这里的孩子也很有个性。他们单纯聪明,活泼可爱,热情礼貌,习惯于一种散养方式,课堂上思维活跃,却无法专注于学习。这令初来乍到的我极不适应。作为他们的老师,我只能尽量包容孩子的缺点,多去发现他们的长处。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这里的孩子很有悟性,很敏感,也很通情达理,讲义气,只是学习习惯与内地孩子差距较大——课前自觉预习、课后主动温习的孩子少之又少;课堂上他们喜欢议论,甚至是吵闹喧哗。用班主任高老师的话说,他们就是一群“熊孩子”“野孩子”。

我开尝试着改变孩子们的野性。针对课前10分钟教室里很长时间无法安静下来的现状,我用了“一招”——教孩子们在课前诵读名言警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今天前进一小步,明天前进一大步”……这些语言优美、含蓄隽永而又蕴含哲思的句子像春风,像春雨,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灵,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在他们面前打开了一扇崭新而神奇的窗。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变化很大:上课安静了,渴求知识的目光更明亮了,举手投足间也文雅了许多。

初战告捷。我来不及自我陶醉,又趁热打铁,使出了“第二招”——利用批阅作文的机会,在孩子们的作文本上写留言。结合每个孩子的名字、性格特点,我用精彩的点评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爱语文课,并一步步喜欢上他们的语文老师——我。对班长许晨雪,我这样评价:“听名字就知道你是一个诗意、灵性的女生。你的冰雪聪明、博学睿智令老师也忍不住击节赞叹!”对丁帅,我这样留言:“一个帅气的阳光男孩,你的成绩比名字更帅!”对朱春蓉,我这样评价:“芙蓉,本在夏季盛开,而你却偏偏选择在春天绽放。老师为你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点赞!”对王程俊杰,我这样写:“憨厚朴实,方头大脑,充满智慧,成绩优异,不愧为八二班的人杰。”对乔瑞雪,我热情留言:“瑞雪兆丰年。在阿拉山口长年刮风飘雪的艰苦环境中,你不畏严寒,刻苦求学。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聪明勤奋的你一定会迎来学业上的大丰年!”对施生虎,我饱含真情,寄托殷殷期望:“运动场上,你生龙活虎,大展风采。老师期待你在学习上也能奋发进取,龙腾虎跃,虎虎生威!”

这些结合孩子自身特点的评语,给学生带来心灵和情感上强烈的震撼。他们从老师的留言中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发自内心的欣赏、喜爱和期望。对山口的孩子来说,这种做法也很新奇:以前的语文老师,从来没有这样写过作文评语,孩子们对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熊孩子”“野孩子”情感的大门被叩开,一股股清新活泼的心泉汩汩流出。他们也效仿我的做法,拿起手中稚嫩的笔,在周记和作文中表现出对老师浓浓的爱意。乔瑞雪在她的作文《冯老师印象记》中这样写:“今后的两年,我们将和冯老师一起度过。我觉得,大家也一定会想到,这些湖北援疆教师,竟然愿意从内地来到阿拉山口这个小地方支教,他们真了不起,值得我们敬佩。我希望和冯老师成为好朋友,让冯老师在异地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两招下来,师生情感的篱笆被拆除,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此时,恰逢学校教务处和语文组联合开展“经典润心灵,书香满校园”系列活动,其中一项是“学生现场诗歌创作”竞赛,每班选派3名选手参加。我灵机一动,使出了第三招——在全班学生中开展“读诗、学诗、写诗”活动。

为教学生写诗,我精心编写了《教你学写小诗》,在班级上了一堂诗歌欣赏、写作指导课,并当堂出题让学生写作,从中选出许晨雪、朱春蓉和查晓乐参赛。随后,我对三人进行个别辅导,让他们领会写作小诗的基本方法、技巧,使她们诗歌写作能力明显提高。三名学生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许晨雪和朱春蓉分别获得第一名、第二名,查晓乐同获得三等奖。获奖消息传出后,孩子们欢呼雀跃,纷纷簇拥到我身边:“老师,您真棒!”“老师,我们爱您!”许晨雪的妈妈也在微信上留言:“晨雪能写出这样的诗歌,我太感动了。真诚感谢冯老师的精心辅导,辛勤付出。为冯老师和孩子们点赞!”

何为幸福?——这就是幸福!

在教孩子们写诗的过程中,我自己的写作欲望也被激发。课余和節假日,我写出了不少描写援阿支教生活的诗文。《不老的乡愁》《温润》《映像赛里木》等先后在《黄石日报》《博尔达拉报》文学副刊上发表。

在茫茫人海中奔走,诗就是我们心中常开不败的花朵,芬芳着我们的生命旅程。我庆幸,自己在知天命之年有这样一个机会,能从内地来到天山脚下神奇美丽的边陲小城——阿拉山口,陪山口的孩子一起,走过他们十四五岁的青春花季,教他们学诗、读诗、写诗,教他们学知识、学做人,在他们幼小的心田上播撒下温暖、善良、信任和希望的种子,用自己的匠心妙手,悄然开启孩子们诗意的人生。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更美好的呢?

(作者系阿拉山口中学湖北援疆教师)

责任编辑 孙爱蓉

猜你喜欢
阿拉山口援疆写诗
阿拉山口成为西北汽车整车进口重要口岸
学写诗
阿拉山口成为西北汽车整车进口重要口岸
小鸟写诗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中国新疆阿拉山口综保区力争今年进口汽车整车200辆
这个暑假,写诗吧!
援疆动态
援疆动态
援疆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