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须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索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品质。
国际象棋作为一门直观且生动的国际语言,兼具体育、艺术、数等多方面的特质,可以丰富想象力,增强记忆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思维科学,通过对弈,可以学到生活的规则,诸如条理性,系统性等,从而增強应有的纪律性,忍耐心,判断力。
素质教育,以面向21世纪中国经济为依据,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教育方法主张因材施教,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是人生起点的重要阶段,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本文拟通过“以国际象棋为载体提升幼儿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可供参考的教学依据。
一、国际象棋有助于幼儿积极情感的培养
幼儿园对幼儿的情感教育大多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国际象棋作为一种融和艺术、科学、知识等为一体的游戏对幼儿情感的培养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国际象棋棋子的造型,形象逼真,造型生动,就如同孩子们的玩具一般,幼儿能直观的感受到棋子的立体造型美;老师们采用直观、形象的教育手段,把国际象棋应用到动画中,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学习的同时能保持一份愉快的心情。这是兴趣的培养,有了兴趣就会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在色泽对比的棋盘上弈棋的乐趣,特别是在地面上制作橡胶大棋盘,在此进行各种国际象棋的特色游戏活动。教师们在观察指导幼儿参与棋类活动时,就非常注意幼儿情感因素的培养。培养幼儿对国际象棋的兴趣与爱好的同时,又提高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在培养幼儿积极情感到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幼儿克服消极情绪感。在国际象棋对弈活动中,输赢是常有的事,一些好胜心强、胆小怕输的幼儿往往会因连续的败局而产生一种负面消极情绪,这时教师给他们适时的帮助,提供情绪疏导,一起克服消极情感。对那些掌握知识相对较慢的幼儿,也为他们建立一个平台,如:这些孩子做小老师教中班弟弟妹妹简单的对弈,也可以在特色游戏活动时,带小班弟弟妹妹做游戏,这些孩子在此找到自信,有了积极情感的体验。
二、国际象棋有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下一盘棋,需要他们安静的、专心的。别看小小一个棋盘,里面可以千变万化。往往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下棋时想要赢得你的对手,就必须全神贯注。实践中我们发现班级中平时比较顽皮的孩子,也能静下心来,同时大多数幼儿在克服困难的毅力上也得到了锻炼。开展棋类活动,使严格的棋规帮助幼儿养成“摸子动子,落子无悔”、实事求是、遵守规则、讲礼仪等良好品质。培养幼儿从小爱动脑的好习惯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拥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故前女子世界冠军苏珊·波尔加下过这样的定义:“国际象棋是有教养的人们之间高雅的搏斗。”
三、国际象棋有助于想象力和注意力的培养
国际象棋棋子本身的造型生动形象,能促使幼儿展开一定的想象。棋盘上的较量,战略战术的统筹运用,这更需要想象和联想。幼儿在下棋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他们下棋时每走一步,都要动脑筋,发现和利用别人的错误,运用合适的战略战术。不仅要考虑每一个点、每一条战线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战况”,还要考虑全盘棋整体因素,这些都需要幼儿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四、国际象棋有助于幼儿意志的磨练
棋类活动很象人生的模拟,有时逆水行舟、有时一帆风顺。在棋类活动中孩子们处于下风时产生紧张感,占优势时的产生兴奋感,大获全胜的成就感,大好的局面下有赢变输的懊丧感,棋局不断变化的焦虑感等时时冲击他们,如今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娇生惯养,缺少挫折、缺少失败。棋类活动使幼儿明白,即使一次两次或几次都输了,也没关系,找出不足,争取下一次获胜。棋类活动使孩子们有了输棋的经历,使孩子从懊丧、哭泣到逐渐适应,使幼儿失败的承受能力渐渐提高,使幼儿挫折的自制能力也不断增强,增强自己磨练意志克服困难的能力。使他们有胜不骄、败不馁,沉着冷静、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所以杰出的原苏联心理学家维·阿纳吉耶夫指出:“国际象棋不仅是智慧的比赛,更是双方心理上的较量。”
五、国际象棋有助于幼儿责任感的培养
孩子们刚开始进行大带小特色活动时,常常把带好小班孩子的责任抛在脑后,自顾自己玩。因此,在大带小特色游戏中,让幼儿明确他们的任务,有助于加强他们的责任感。每次游戏前,向大班幼儿交代清楚这次游戏的任务。比如“跟屁虫”游戏。有二点要求是要大班幼儿完成的。1、让小班幼儿学会“跟屁虫”游戏。2、每条直线前的字母要认识。刚开始幼儿不明白,只会带着小班幼儿在棋盘上一条直线一条直线的走,尽管走到每条直线前都会讲直线前的字母。但是,他们不知道在讲每个字母时,字母都被他们踩在脚下,小班幼儿无法看到。轮到小班幼儿自己做游戏时,字母还是不认识,游戏还是有困难。在接下来的大带小游戏中,大班幼儿带着弟弟妹妹走到字母前面停留下来,让他们看清楚字母,集体讲出字母的发音才走进去。这样,幼儿的责任感加强了。老师在游戏中对幼儿的评价很重要。老师的评价要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以信任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尽量扩大幼儿的长处,对不足的地方采取“如果这样就更好了”的方法。既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又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带小游戏,幼儿的责任感大大增强,养成了关心集体、爱护班级的好习惯。能对班级里出现的各种事情表示关心、负责。例如过去自然角关心得人很少,现在,不用老师提醒,每个人都会给花浇水。幼儿的责任感渐渐地形成。
六、国际象棋有助于幼儿促进体锻技能和个性健康的发展
许多孩子在未进行棋类活动时,在处理情绪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刁蛮任性、常常发脾气、哭哭闹闹,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等。纳特尔早就说过“要用幼儿教育幼儿”。幼儿模仿性强,而模仿的最好对象是幼儿伙伴。我们进行“大带小”形式进行特色游戏,孩子们特别感兴趣,一到这一时间,小班孩子们不哭不闹期盼着哥哥姐姐的到来,如果遇上下雨天,就不能开展此活动,小班孩子们就会一遍又一遍问老师,“今天哥哥姐姐为什么不带我们做游戏?”。大班孩子通过以表演形式在小班孩子面前“露一手”,使大班每个孩子们得到展示锻炼的机会,对小班孩子起示范榜样的作用,接着带领小班孩子进行游戏,他们俨然像一位位小老师,小班孩子特别愿意跟随他们,使不同年龄孩子相互交往中互相影响,逐步使小班孩子理解游戏内容和游戏规则,并在练习中逐步得到巩固,也从大班孩子的行为表现中,形象的理解了所应遵循的游戏规则,并逐步从无意识的模仿到有意识的懂得游戏是怎么做。从此,在孩子们口中常常听到:“让我试试”、“我也要参加”、“我知道”、“我一定能行”等充满自信的话语。由于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心理压力最小,对自己行为的掩饰性也小,因此有利于教师深刻了解每个孩子,给每个孩子有展示才能和克服缺点的机会。“大带小”特色游戏,更能使教师全身性的投入,加强观察和随机教育,引导幼儿不断提高游戏的兴趣和技能,促进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
多年的一线实践证明,通过国际象棋的学习不但能开发智力,促进心理健康,还能养成文明的礼仪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及提高他们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使每个幼儿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作者简介:李慧,上海市杨浦区龙江幼儿园,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