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演播室灯光布置

2019-03-29 10:16田建鑫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0期
关键词:布光演播室摄像机

摘要:本文基于中小演播室布光在拍摄前的布置上用上、下两部分文章试分析一下,以供大家探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灯光的配置;灯位的效果

中小演播室对布光的要求实质上最终体现在摄像机设备上和最终录制成片的画面上,要求LED灯光的色温要稳定。

中小演播室灯光布置是一门艺术,是对所摄制主体进行灯光设计布局;是在一个三维空间内对灯具垂直和水平的位置进行规划与调整。无论是单个灯或同种灯,在使用中,色温不能有明显变化,要单一,要用同种光源。包括从布光期、从时间上、电压稳定性等方面因素。

一般来说,中小演播室摄像机处于被摄主体正面、左侧面和右侧面三个固定位置,“主光”应是靠近摄像机镜头的灯光,而不管被摄对象本身是面向什么方向,或是我们选择视点时,光线必须以摄像机的固定视点为基准进行设定。如果光线是从摄像机背后直线投射到被摄对象上,那么这束光线就是“主光”。如果摄像机围绕着被摄对象移动,使光线直接投向摄像机方向,从而处于被摄对象的后面,这束光就成了“逆光”。还要求能够按照剧情的要求和创作意图,依靠照明器械进行场景的复现、人物刻划、气氛渲染、空间展示。

在中小演播室布光中,舞台灯光师可以遵循以下三种方法:一是经验法,移动灯光进行反复试验,直到获得满意结果。这种方法比较费时费力,而且多是失败之作需要耐心调试,直到达到预期布光效果。其次是常规法,这种方法是按常规的方式将灯光安排在一定位置来照明被摄对象,这种方法从技术说是很成功的,但产生的画面千篇一律比较适合课件类专题缺乏画面魅力。三是有创造性的步骤布光法,是在真正理解了光的性能的基础上有步骤地构成照明处理,创造性地用光来准确地达到所追求的画面效果。因此作为舞台灯光师必须具有极丰富的想象力和构思能力,有较好的文化修养,了解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具备的展示效果。要研究观众的视觉心理、视觉生理在光色下的反应。并且还要研究观众的视觉心理的反映规律和生理反映规律。用镜头语言来充分阐述被摄主体。

一、灯位的确定

以被摄主体处于中心将中小演播厅任何一盏灯的位置的在水平面和垂直面上作为基准进行定位。灯光的各种效果在总是以摄像机方位为基准来设定的,因此一盏靠近摄像机镜头的灯被我们称为“正面光”,不管被摄对象本身是面向什么方向。尤其是在多台机位摄制中,或是我们选择新的视点时,会提醒我们灯光的效果如何随其方向发生变化。光线必须永远以摄像机的特定视点为基准进行评定。如果光线是从摄像机背后直线投射于被摄对象上,那么这束光线就是“主光”。在中小演播室燈光中,“主光”如果布置不当会使人物造型平淡。而“主光”灯位升高时,人物的眼睛、鼻子、下颚都会出现一定的阴影,虽然一定程度的阴影是合适的,能增加人物的质感。但当光线变陡时,使人物的阴影越来越多,头的下半部隐没在阴影中。这种灯光效果使一个脸部消瘦的人比面部稍胖的更显的难看,随着角度的越来越陡,人也就越来越“显老”。稍微倾侧一下或转动一下头部,会改变阴影的长度,也会是脸部造型其相应的变化。人物的脸部会由于主光过于正面或太软,缺乏质感、造型不鲜明。过高的“主光”,会使瘦人脸部显得更加消瘦。而过斜的主光或照在不适当的一面,又会使人物的造型不均匀,太硬的“主光”,会使人的脸部黑眼圈、皱纹更加突出。

给演播室布光需要处理好人物鼻子出现的各种缺陷,主要是布光不当产生的鼻影会使人的鼻子显得黑影、显长、显弯曲塌陷等。长鼻影,在人物讲话时,其长度或形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鼻影在面颊上形成的三角光影,他随着头部的活动或形成或消失或加深;还有鼻影在上唇形成一种假胡子效果;另外还有可能产生双鼻影。鼻影会使眼睛内角暗黑,“主光”产生“黑眼眶”、眼窝深陷或形如骷髅的效果。没有反射的光会使眼睛毫无生气、缺乏表情、暗淡无光,也就是常说的“眼睛没神”;而太强的眼神光或强烈的反光会使眼睛显得古怪。演播室布光过程中所造成的“人为缺陷”是无法避免的,但舞台灯光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布置演播室灯光,使缺陷控制到最小,直至掩盖缺陷,将画面质量保持在最佳状态。中小演播室布光时,一束灯光是可以改变或是弱化另一束灯光的不良效果的,中小型演播室灯光的布光,由于节目的不同,有多种方法。每个舞台灯光设计师的布光方法不同,所以手段也不尽相同。

在拍摄画面的后期制作过程中尽量避免纯黑、纯白色,即使是黑色,采用压到非常暗的红色,建议使用蓝色等来代替,将会使整体的色彩更协调,由整体色调来决定具体的色调。如果感觉片子不够亮或不够暗,尽量避免整体加亮或减暗的绝对方法处理,代之调整灯光位置以增大亮部面积和比例之类的相对方法解决。使用曲线工具更易控制画面局部的调整。对于金属光泽的质感,主要原则是“金不怕黑”,也就是说金属质感的产生必须要有暗部,尽量使用移动的灯光营造流动的高光效果来代替反射贴图,可以使用负值的灯光来制造暗部。

通常在拍摄过度模糊的、僵硬的光效不是很好的画面时候;僵硬的、快速变化或者说始终保持变化的光效更出色。尽量自己调整最合理的光效,然后再在后期制作合成中去调整,直接使用软件插件的光效虽然简单实用,但是很多时候不适合具体的问题,达不到播出质量和效果。不要滥用光效以及避免长时间使用光效,同时要控制光效的层次,即使是最简单的glow发光特效;建立2-3层亮度和颜色都有偏差的层上去分别调整,效果会更出色。

中小演播室的光线从摄像机后面投射到被摄主体的光是“逆光”。在给演播室布光时要注意“逆光”的作用是表现被摄主体的轮廊特征,而不是表现被摄主体的立体形状。采用高于被摄主体的位置进行拍摄,还能表现出被摄体顶部和面局部的形状。没有强光反射的黑头发,画面上呈现像雕塑一样毫无质感。而过多的过强“逆光”会使人的头发在画面上看起来显得太油亮。直下照射的“逆光”会使被摄主体产生“平顶”或“秃顶”的现象。

二、灯位的基本效果

当灯光的光线从摄像机镜头位置照来时,会使造型平淡。而抬高灯位时,被摄主体人物的眼睛、鼻子、下颏都会出现阴影,虽然一定程度的阴影是合适的,能增加人物的质感。但当光线变陡时,使人物的阴影越来越多,头的下半部隐没在阴影中。这种灯光效果使一个脸部消瘦的人比面部稍胖的人更显的难看,随着角度的越来越陡,人也就越来越“显老”。稍微倾侧一下或转动一下头部,会改变阴影的长度,也会使脸部造型起相应的变化。所以经常根据被摄主体移动灯光是拍摄前必须做的功课。

在后期视频制作剪辑合成节目时,如果不直接使用白帧叠化,而是在原素材上调高gamma和亮度做一个简单的动画,然后再叠化,这样画面的亮部先泛出白色,然后整个画面才显白。感觉就像光学变化,不单调,而且最好保持即使在最白的时候也隐约有东西可见,也就是说不采用纯白的单色。合成的时候以1-2帧的叠化来代替用简单的切,过渡将会平滑柔和一些。

中小演播室灯光布置方式,不仅仅是将灯具简单的挂上去,还应考虑灯光的布置和调试。中小演播室顶部的美观,还要看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出现的灯效果才是灯光布置的最终选择。

中小演播室对布光的要求实质上最终体现在摄像机设备上和最终录制成片的画面上,要求LED灯光的色温要稳定。

中小演播室灯光布置是一门艺术,是对所摄制主体进行灯光设计布局;是在一个三维空间内对灯具垂直和水平的位置进行规划与调整。无论是单个灯或同种灯,在使用中,色温不能有明显变化,要单一,要用同种光源。包括从布光期、从时间上、电压稳定性等方面因素。

参考文献

[1]朱怀 电视新媒体演播室的解析及发展趋势研究[J]电视指南2017(2)80

[2]韩鹏 论舞台摄影在舞台场景中的技巧与创作[J]新闻传播2013(3)106

作者简介:田建鑫(1970.08-),男,民族:汉,山东省济南市,本科,中级,专业从事舞台灯光,中小演播室舞台设备应用与安装。

(作者单位: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布光演播室摄像机
布光者
用光打出电影质感
用迷你摄像机代替眼球
电视新闻演播室的环境设计探讨
大型舞台灯具的研发(下)
大型舞台灯具的研发(上)
演播室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
高清新阵营
看透佳能心FS11摄像机构造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