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玥
摘要:互联网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全新的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不断拉开帷幕。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主要是通过对信息化途径的使用来达到全面优化城市现有的各项基础设施的目的。其发展的宗旨是将信息化建设融入到城市建设的具体进程中去。纵观当前我国部分地区智慧城市的具体实践中,将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应用其中能够因地制宜,建设高水准的新型智慧城市,在此前提下突显地理信息科学本身具备的价值。地理智信息科学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从理论支撑、多学科融合、位置感知、环境变化感知、基于时空多源数据整合、时空过程分析、可视化表达和软件平台支撑等方面阐述了地理信息科学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智慧城市;地理信息科学;具体作用
城镇化是将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一个过程,是解决资源、环境、庞大的人口物质需求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多种矛盾以及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体制出现了行政业务间、政府各部门间、各地方政府间、垂直部门与地方政府间以及各行政层级间的分割,形成了碎片化的分割管理模式.智慧城市的建设规划发展思路在根本上符合目前我国城镇化的思路,是一种能够将信息化手段深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的建设思路。从现状来看,各地创建智慧城市涉及到的各项相关举措并没有真正达到完善,针对地理信息科学仍然有待全面予以引进。
一、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和基本特征
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只要是集中了智能信息化的高科技途径和举措进行数字城市建设。拓展并且延伸了数字城市当前现有的各项基本性能。与此同时,智慧城市通过运用无缝衔接的方式来连接物联网,其中涉及到网格计算、快速协同处理、感知数据的实时性处理以及云计算等相关要素。智慧城市本身蕴含了逻辑思维、感知能力、行为决策、自适应与自学习等综合性的能力,其中核心在于协同化、感知化、智能化与互联化的特征。
二、智慧城市建设中运用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的作用
(一)强化城市建设跨部门的数据整合和业务协同
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的运用能够在城市规划和房产建设领域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不断推动城市工程项目规划、审批、建设和监管的全过程管理体系的创新和平台建设,实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的科学决策与土地集约使用.
(二)能够提高城市运行管理水平,强化资源整合
地理信息科学凭借可视化的途径来表述智慧城市的相关信息,据此来获取实时性以及基础性的智慧城市数据。与此同时,地理信息科学体现为多视角与动态性的显著特征,其有助于全面强化认知能力并且弥补原有科学手段的弊病与缺陷。
(三)全方位提升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位置感知具备的精确性
智慧城市包含多层次的信息与数据,对于各项数据都要着眼于探究其中的内在关联性,在此前提下整合上述的相关数据。智慧城市涉及到较广的覆盖面,针对整个市区范围的地物都应当创建相应的信息化模型。地理信息科学紧密结合了关联分析、云计算以及数据挖掘,因此其构成了智慧城市赖以存在的根源所在。
(四)与多学科进行融合为有关部门全面创建智慧城市提供必需的支撑
智慧城市建立于地理信息系统之上,其中关键性的表述对象应当包含当地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地貌以及其他地理特征。由此可见,地理信息科学在本质上融合了较多的有关学科,其中宗旨在于深入探析智慧城市涉及到的各项相关特征。地理信息科学能够借助离散性的方式来表述建设智慧城市的基本数据与信息,从而全面明确了各类地物当前现有的相对位置以及演变规律,进而为有关部门全面创建智慧城市提供必需的支撑。
(五)地理信息系统是智慧城市的核心软件支撑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对城市进行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類的数据描述,以物联网为基础实现城市信息动态、实时、连续、全覆盖的获取,应用数学方法,结合智能科学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构建城市建设和发展空间的决策模型,地理信息系统使智慧城市不仅拥有全方位的信息采集能力,还具备更强有力的信息处理、分析、共享和协同等能力.
结语:
与传统技术手段相比,建立于地理信息科学之上的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体现为独特优势,这是因为其简化了创建智慧城市的全过程,同时也能显著优化智慧城市的整体体验。智慧城市建设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在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和建设、管理和运行、生产和生活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嵌入、渗透和应用,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政府行政效能大幅提升,它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综合性的城市问题和爆发增长的城市信息对地理信息科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促进了地理信息科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夏丽 . 测绘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J]. 数字通信世界,2017,(06):143-145.
[2] 崔铁军 . 地理信息科学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03):47-53.
[3] 赵鹏,陈阿霞 . 测绘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03):127-129.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