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摘 要: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和普及,已经逐渐占据了科技市场首位,日趋成熟且其应用涉及范围广泛,融合通信应用技术便是其中之一。融合通信技术主要是音视频语音电话、会议、信息传输、即时通信、呼叫回拨、转移发送等功能结合于一体的全方面应用服务。既满足广大用户的业务需求,也结合现代新兴技术不断发展。文章重点介绍企业内部建设的融合通信平台的设计理念及重点应用的研究。首先剖析融合通信业务平台的IMS框架选择,然后讲述企业定制应用的安全性、关联性及实用性,最后鉴于用户的使用数量,简述该融合通信业务的运营模式。
关键词:融合通信;业务需求;IMS;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04-0059-0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 mobile Interne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has gradually occupied the first place i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rket, and its application scop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mature. The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m.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a combination of audio and video voice phone, conferenc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stant messaging, call callback, transfer and other functions in one of the application services. That is to meet the business needs of the vast number of users, but also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dern emerg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concept and key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the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which is built inside the enterpris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IMS framework selection of converged communication service platform, and then describes the security, relevance and practicability of enterprise customized application. Finally, in view of the number of users, it describes the operation mode of converged communication services.
Keywords: converged communication; business requirements; IMS; operation mode
1 基于IMS的企業定制业务建设方案
首先,企业需根据内部实际情况及真实业务需求,以服务于企业发展、服务于员工发展为基本目标,以信息安全、数据安全为基本原则,基于融合通信平台建设通讯类应用和社交类应用。其中有关语音互联、信息交互、即时消息、音视频会议等均建设成通讯类应用,而网上商城、订票订车、食堂消费、账户管理、金融理财等均建设成社交类应用。我司已充分调研目标公司员工需求,建设通讯类及社交类应用共计10项。从通信协议的角度分析和设计,我司充分地了解了基本的http协议、IMS框架下的标准及非IMS框架下的标准等。其中http协议主要用于社交类应用,用于完成应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信息共享;而关于IMS的两种标准虽然均可在通讯类应用中使用,但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区别。IMS框架下的标准采用标准的 IMS 协议实现的业务,一般用于电信运营商网络,以便于与现有网络的互通;非IMS框架下的标准,一般用于企业用户之间的互通。
其次,企业建设应用应根据实际网络情况进行系统组网。通常采用的手法是通过局域网交换机组网,进行网络配置,完成网络设备接入,并建设网络通路实现网络连通。同时,必须注意公众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一般采用防火墙、双机备份、内外网隔离、加密访问/登陆、虚拟化等方式进行网络安全建设。
2 企业内部融合通信建设的安全保障技术
企业内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安全保障技术就是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就是在需要的服务器硬件上部署虚拟软件应用,实现一变二、二变四的虚拟服务器,将少量的服务器虚拟成可供支撑的大量服务器,供更多的业务实现资料共享、信息共享及存储空间等。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虚拟化技术越来越成熟且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这种简单易行的方式实现安全保障。而相比较传统的双机备份机制则显得老旧和落后,既占据了空间位置又必须让企业工作人员部署两套及以上的物理服务器上,资源相互独立。简述两种安全保障措施,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实际建设。
3 企业融合通信业务关联性及实用性建设
3.1 企业通讯录
联络和沟通是一个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设线上企业级通讯录远远比纸质版冗长的通讯录带来的便利要多得多。从员工的角度出发,企业通讯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办公应用之一。目前,通讯录的使用形式仍然采用纸质打印版或者组织结构电子版两种。由公司相应部门编写整理后统推使用,定时更新,需要专责人员保障信息的时效性及准确性,工作量巨大。而企业通讯录应用则解决此问题,由计算机自主计算、分析、分类并组织结构,形成目录层级式展示页面,便于员工按姓名、中心部门等形式查找目标联系人。定期根据统计的信息,选择批量修改,形成系统的后台管理,则可大大减少专责人员的工作量。应用的部署环境多样,可在手机APP应用中或者是办公应用IP话机,能支持员工随处可见、便捷查找。
3.2 移动考勤
考勤制度是一个企业对员工服务的一种约定,是员工酬劳的考核标准之一;也是员工服务于企业,奉献自身能力的起终点标识。所以考勤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建设移动考勤应用可有效减少员工的约束度,加大员工体检,也可减少排队打卡的时间和个人考勤的识别度。目前企业已有的指纹打卡及人脸识别打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误差,造成考勤失败,采用线上移动考勤则设置员工与账号一对一的权限设置可有效降低这种情况的概率。员工利用手机、登陆账号,即可在有效范围内进行考勤。缓解员工上下班的高峰情况,营造智能化科学管理氛围。
3.3 便捷发票
出差是一个企业销售人员必不可少的办公行为之一,而报销则是他们最为头疼的事件之一。目前,企业要求全部开取增值税专用发票,而这个票据信息则是冗长而繁琐,一旦出错,则意味着票据作废,无法报销的现象,造成员工个人经济损失。因此,建设线上的发票信息十分必要。由公司财务负责人提供标准的、有效的信息,建设成线上图片展示形式、扫一扫识别形式、二维码展示形式等,为员工提供多种方式,利用手机APP应用建设,做到出门必备,达到减少票据出错,避免经济损失的目的。
3.4 出行用车
经调研,无论是现代社会已经发展成熟的滴滴打车还是快狗打车、曹操专车等均存在早晚高峰价格峰谷现象,且从安全层面上仍然存在风险。均不如公司企业内部通勤车更加放心。建设线上路线查询、班车信息、人员组成、乘坐人报名、乘坐人状态等信息,可提供企业员工根据自身实际位置选择最稳妥的班车进行上下班。建设线上用车信息,为员工提供便捷出行。另外,除班车信息外,还需建设滴滴用车企业版,由企业选择固定的厂家,由固定的车辆组成固定的流动线,供企业员工出行办公。
4 企业融合通信业务应用建设用户量
基于融合通信业务平台建设,根据企业用户实际需求,目前已完成某企业线上办公六十六项功能建设,基本实现该公司新闻共享、线上直播、IP话机呼叫转移、呼叫回拨、移动考勤、公文审批、党组建设、意见反馈、周日报管理、呼叫用车等建设。已实现该公司上下2000人用户使用量,日活量超过800人。
5 基于互联网的融合通信业务运营模式
(1)营销策略:为自身拥有更多的用户,一般采用低收费甚至是免费使用的方法来提高用户的使用粘性及带动宣传性。低费用营销往往迎合了用户最喜闻乐见的接受心理,对比于其他形式,可以更好地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2)渠道无限制:为用户提供多样的下载途径和范围,用户使用网络终端自行下载即可,操作应用前,只需通过邮箱或手机号码等注册,管理后台确认后即可使用。另外,如企业间使用相同业务还可基于此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3)统一部署:没有对网络架构进行强烈的地点约定,大部分支撑业务的服务器都集中在运营服务商处进行集中部署和维护,实行集约管理模式。需求方的互联网企业只需对使用的服务器进行统一部署即可完成P2P的媒体流通信。
6 结束语
为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员工出行方便、工作流程便利、工作生活便利,建设基于融合通信移动办公APP,结合互联网建设的优质应用技术,打造最优化的工作场景,制造最智能的办公环境,营造最便捷的办公流程。本文着重建设移动互联网应用建设的融合通信平台拓展,针对本公司业务进行系统概括,简单介绍实用性、关联性及安全措施等。针对用户使用量制定最恰当的运营模式做如上分析和简述。
参考文献:
[1]舒华英,李勇.融合通信关键业务的应用实现[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关开进.浅谈IMS技术应对融合通信需求[J].通信设计与应用,2015.
[3]任雪松.IMS技术的特点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浅析[J].科学时代,2014(17).
[4]尹凤庆.移动互联网应用之融合通信[J].科技与应用,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