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热处理工艺对BT23钛合金棒材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2019-03-29 08:41马元杰刘继雄魏高燕朱玉香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4期
关键词:显微组织硬度

马元杰 刘继雄 魏高燕 朱玉香

摘 要:文章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BT23(Ti-6Al-2Mo-4.5V-1Cr-0.7Fe)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再结晶退火并不能强化BT23钛合金,而固溶+时效热处理可以起到明显强化效果。随着固溶温度的提高,BT23合金强度及硬度提高,塑性及剪切强度下降。

关键词:BT23合金;再结晶退火;固溶温度;室温拉伸;硬度;剪切强度;显微组织

中图分类号:TG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04-0103-03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T23 (Ti-6Al-2Mo-4.5V-1Cr-0.7Fe) alloy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crystallization annealing can not strengthen the BT23 titanium alloy, but solution+aging heat treatment can play a significant strengthening effect. With the increase of solution temperature, the strength and hardness of BT23 alloy increase, while the plasticity and shear strength decrease.

Keywords: BT23 alloy; recrystallization annealing; solution temperature; room temperature tensile; hardness; shear strength; microstructure

BT23合金,作为Ti-Al-Mo-4V-Cr-Fe系钛合金中的典型牌号,其名义成分为Ti-6Al-2Mo-4.5V-1Cr-0.7Fe。是一种中等合金化的马氏体型α+β钛合金,由前苏联于1969年研制成功。由于含有大量的β稳定元素,压力加工时具有高的工艺塑性和显著的时效强化效应,该合金具有高强、高的抗裂性和良好的焊接性能。BT23钛合金的使用状态为退火和热强化态(水淬+时效)。BT23钛合金可制作半成品薄板、棒材、锻件、模锻件、管件和其他半成品。在前苏联已列入航空部门OCT标准中进行工业化生产,并在航空和航天部门获得广泛应用[1]。

BT23钛合金当中,Al是钛合金中最重要的固溶强化元素,可提高其室温和高温强度、α/β相变点,再结晶温度、弹性模量等。若Al添加量超过7.5%,会导致α2(Ti3Al)相的析出,降低合金塑性、韧性及热稳定性。Mo元素提高合金强度、耐热性、耐蚀性和淬透性,且含量越高,淬透性越好。但Mo含量过大,易形成夹杂和偏析,对合金的塑性、抗氧化性和可焊性不利。V与β钛形成无限固溶体,在α钛中有限固溶,固溶度随着温度降低而略增加,不存在过饱和α相分解问题,可提高室温强度、淬透性和冷成形性,而不降低合金的塑性,是中强和高强钛合金最常用的添加元素。Cr元素在β钛中无限固溶,在670℃发生β→α+TiCr共析转变,主要起固溶强化作用,可提高合金的塑性、韧性和淬透性,但易偏析,形成β斑。Fe作为最强的慢共析β稳定元素,每添加1%的Fe,α/β相变点下降约18℃,可显著提高钛合金的淬透性。在590℃发生β→α+TiFe共析转变,TiFe相析出会大幅降低合金的塑性、韧性。另外Fe易形成偏析和β斑等冶金缺陷。

BT23合金添加了适量的Al、Mo、V、Cr、Fe等合金元素,Mo当量为7.88,淬透性为2.89,达到了强化合金、提高淬透性的同时,避免了由于Mo、Cr、Fe元素的添加带来的冶金缺陷。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BT23钛合金显微组织、室温拉伸、剪切强度、硬度等性能的影响,对小规格BT23棒材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试验用料为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Ф18mm轧制棒材,轧制温度在β转-40℃,变形量为85%左右。棒材化学成分如表1,β相变点的实测值为:910℃~920℃。原始棒材显微组织如图1所示。固溶时效热处理制度如表2所示。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不同热处理工艺获得的BT23合金棒材的显微组织如图2所示。从图可以看出,再结晶退火相较热加工态的BT23合金组织无明显变化;但经固溶时效处理后,合金组织變化显著,即较低温度固溶并时效后,出现不连续的网状α相,同时析出次生α相。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并经相同时效制度处理后,初生及次生α相逐渐减少。

2.1 热处理工艺对显微组织的影响(见图2)

2.2 热处理工艺对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合金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见表3和图3~6。可以看出,合金在进行再结晶退火时,会出现明显的软化,即强度、硬度降低,塑性提高的现象。合金经固溶时效处理后,强化效果明显,在相同时效制度下,合金抗拉、屈服强度、硬度随固溶温度升高而升高,塑性、剪切强度随固溶温度升高而降低。

3 结论

两相区轧制的小规格BT23合金棒材,再结晶退火不能强化合金,反而会使合金强度、硬度降低,塑性、剪切强度提高。在相同时效制度下,合金的强度、硬度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塑性、剪切强度则随固溶温度升高而降低。

参考文献:

[1]莱茵斯C,皮特尔斯M.钛及钛合金[M].陈振华,译.北京:化工出版社,2005:300.

[2]莫代谢耶夫.钛合金在俄罗斯飞机及航空航天上的应用[M].董宝明,译.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显微组织硬度
软硬度
眼压自测法——指测法
中学化学中的两种硬度
氩弧熔覆技术制备TiC—TiB2复合陶瓷涂层力学性能的研究
稀土对含镍低碳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染色法与常用浸蚀法显示EA4T组织的对比
Fe含量对过共晶铝硅合金组织及流动性的影响
铈元素对Fe—B合金组织和韧性的影响研究
等通道转角挤压研究现状
金属表面镀层硬度的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