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欢 孙敏
摘要:近期,一款叫做“王者荣耀”的手机游戏被不断推广,一股“王者荣耀”风席卷而来,与此同时,一波波的负面新闻随之而来,由于其对于在校生尤其是高职生的影响日益突出,由此引发了全社会的思考。理性看待,认清王者荣耀对于高职生心理影响的内在因素。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分析“王者荣耀”本身的特点及其对于高职生的吸引力,剖析王者荣耀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将从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多角度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王者荣耀 高职生 沉迷 心理健康 影响
近几年手机游戏极度盛行,阴阳师、王者荣耀、吃鸡几乎成为了某些人群的精神支柱。其中一款叫做“王者荣耀”的手游独领风骚。王者荣耀,一款以端游“英雄联盟”为原型改编的日均活跃量八千万的手游,上至中老年,下至青少年,玩家年龄跨度之大,可谓是老少通吃风靡全国。据统计数据分析:王者荣耀主要用户群为学生和在职工作人员,其中在校生约占25%(包括大、中、小及职业院校的学生,当中大学生约占22%,中小学生约占3%),在职工作人员约占69%。由此可见,王者荣耀的用户群可自主支配时间较多。那么王者荣耀在高职生群体中究竟盛行到何种程度?它的吸引力何以如此之大?我们不禁要反思:王者荣耀带来的究竟是一场游戏盛宴还是在荼毒青少年?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校园中、教室里、课堂上学生们拿着手机,游戏打的热火朝天,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
一、王者荣耀的特点及其对高职生的吸引力
就游戏本身来说,王者荣耀是一款以多人在线PK为核心的游戏,由玩家炫耀战绩而被自行推广,给玩家满足感、成就感,以此吸引更多玩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换言之,高职生希望自己的能力得以体现,而现实生活中较难,王者荣耀不同,游戏操作简单易上手,相对公平公正,匹配到的都是旗鼓相当的队友及对手,短短十几分钟便极大化体现自己高超娴熟的游戏技能。高职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又经常调皮捣蛋,无论在老师还是家长眼中都属于“问题学生”,长期不被重视,成就感低,而他们表现欲强,希望被膜拜,王者荣耀的排位赛、战绩、成就则极大限度的予以满足,高段位玩家由之产生优越感,低段位玩家为了不落于人后便多次游戏熟练操作极力上分。且高职生空闲时间较多,本身不爱学习,自我约束力差,无人监督更加放纵,因而三五成群、五五开黑,闲来没事玩一局,输了接着玩一局,赢了不过瘾继续玩一局,不亦乐乎,长此以往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王者荣耀有惩罚制度,玩家若不认真游戏或一局游戏中途退出,会被玩家举报并扣除相应信誉值,信誉值较低时将无法进入游戏,玩家为了不被举报都会坚持打完一局,而课间10分钟明显不够,因此就会顺延至课堂至游戏结束。
二、从社会及学校层面对高职生沉迷王者荣耀的分析
如今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摸索前进面临诸多问题,高职生承受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加。王者荣耀满足了他们对压力的宣泄和现实的逃避,游戏中收获胜利的喜悦,顺理成章地成为高职生排解现实压力的主要途径。其次,校园文化的转变给王者荣耀在高职校园盛行提供了温床。“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充什么好学生”“学得好不如混的好”等浮躁思想充斥着高职校园。因此,沉迷于王者荣耀的学生不会受到外界舆论的影响,反而以高段位高战绩为荣,浮躁的校园文化氛围给王者荣耀以推力,纵容其肆意发展。当身边的人都在玩时,那些远离的学生成为少数派,反而被认为脱离群体落后于形势,好像谁不玩还out了一样,与同学交谈时格格不入,促使他们与之靠拢,最终加入到他们的行列。
三、王者荣耀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学测试的统计结果显示,所有服食毒品的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如焦虑、紧张、忧郁等。而迷恋网络游戏的人经过测试,其结果也均高于正常值,无一例外地显示具有心理障碍。[1]高职生是王者荣耀的庞大游戏群体,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因此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亦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一)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目前多数高职生为独生子女,生活中本就鲜少与人沟通,而王者荣耀属于人机交流,长时间沉溺使他们以一种外在化、符号化的冰冷的操作伦理交流,面对面的沟通相对减少,从而忽视了真实的面对面的交流,与人交流的愿望减少,长此以往容易形成紧张、孤僻、怪异的性格,造成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二)畸形的心理现象
高职生过分沉溺王者荣耀,通过绝佳的战绩获取自信心和满足感,对虚拟世界和真实社会易产生混淆,形成畸形心理;他们通过游戏邀请各类好友一起作战,但并不真实了解通过虚拟游戏结识的朋友,易受到物质上、精神上的伤害;更有学生不顾家庭状况频繁向父母要钱找同学借钱,买皮肤,买英雄,导致与同学、家人关系恶化;是非观念淡薄,道德意识浅薄的学生易出现极端举动。
(三)崇尚暴力的心理倾向
由于长期在游戏中PK,有些学生对待周围的人会不由自主的效仿,造成不良后果;还有些高职生甚至会产生暴力倾向,以至在日常生活中为达目的暴力解决。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博士的一项实验表明:任何人哪怕只是短暂地接触暴力游戏,也会在短期内出现攻击行为增强的现象。[2]因此,高职生因游戏而导致的打架斗殴或校园暴力事件屡屡发生。
(四)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正轨
大学三年对于高职生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的树立极为重要,长期沉溺王者荣耀虽可短暂满足其情感需要,但易受到不正确道德观的影响,导致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错位贻害终生。
四、防治对策
(一)学校层面
首先学校应定期召开关爱高职生心理健康的活动、讲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沉迷王者荣耀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使其自觉远离,树立心理健康理念。其次强化高职生网络道德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律精神,给王者荣耀做出正确定位,减少在线时间;充分利用班会、思政实践活动课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合理调控不良情緒,排解现实压力,同时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学校还应激励学生踊跃参与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并对其进行量化加分,鼓励学生“走出去”,开展一些如:竞赛、文艺演出等类型的集体活动,以此转移学生注意力,从而减少王者荣耀的游戏时间。另外,增设心理健康活动咨询室,并聘请心理专家或安排专门的老师为学生进行心理问题排查。最后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力度,组建一支教师队伍专门进行网络安全防范,对于校园网的使用规则严格执行,从源头上杜绝学生沉迷王者荣耀。
(二)教师层面
高职生从高中步入大学,学习负担减轻,可自主支配时间增多,少了父母、老师的管束及监督,往往感到迷茫,此间正是沉溺游戏的敏感期。因此,做好辅导员工作最重要的便是对高职生进行从高中到大学过渡的入學教育,使其明确高中与大学的区别,训练其自学能力,培养其自我管理、规划、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手段的训练和培训,使其学会自主学习。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对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并对其进行电子归档,随后安排学生干部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及时汇报。其次,严格落实考勤制度,严肃课堂纪律并严惩违纪、违规学生。高校考勤制度较为宽松,学生只要不大声喧哗扰乱课堂纪律,专业教师一般并不在意学生的出勤率及课堂表现。而此现象恰恰助长了王者荣耀在高职生群体中的盛行。因此,辅导员应与专业课教师联和,共同整治学生上课出勤率低、课堂表现差等情况,并扩大其在学生平时成绩中所占比例,引起学生重视。再次,开设高职生就业指导课。大部分高职生痴迷王者荣耀是因为他们对未来毫无规划、没有努力的方向,因此,及时开设高职生就业指导课,让高职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合理认识并做出正确定位,以此为学习目标不断进步则尤为重要。
(三)学生自身层面
王者荣耀就像一把双刃剑,适当游戏能够增进同学间的情谊,增强同学间的协调配合能力,但过分沉溺其中不仅影响学习,更是极大的危害身心健康。因此学生自身应科学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正确对待王者荣耀,认清游戏的实质,学习之余适当游戏,放松心情,控制玩王者荣耀的时间;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断完善自我,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及时合理发泄不良情绪,直面现实压力,以免沉溺于王者荣耀虚假的荣耀中躲避现实的困境,学会对王者荣耀说“不”,如遇到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及时向心理医生或老师反应以寻求帮助。
五、结语
对于防止高职生沉迷王者荣耀任重而道远,需要家、校、社会及学生个人四方合力,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最后送给广大在校生一句话:勿让游戏戏人生!
参考文献:
[1]周忱.新媒介生态下媒介无意识与传播网络“囚徒”的形成[D].南京师范大学,2010.
[2]杨勇.手机上网对农村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河南大学,2015.
(作者单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