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山西省新生活运动对民众生活影响初探

2019-03-29 11:55李雷
理论观察 2019年1期
关键词:规矩影响

李雷

摘 要:新生活运动是国民政府将“礼义廉耻”作为主要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以提升民众日常规范、改善社会环境而倡导的,具有一定政治色彩和强制约束力为特征的重要社会运动。山西省新生活运动在改善民众生活环境,提高民众行为素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本文试图以新生活运动中的“规矩”运动作为探究视角,通过列举新生活运动对于山西省下辖地区民众的习惯习俗、社会环境建设、社会基础设施、国货土货使用等方面的要求与倡导以及民众对于新生活的实践,阐述新生活运动对20世纪30年代山西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新生活运动;规矩;民众生活;影响

中图分类号:K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1 — 0069 — 05

新生活運动是国民政府为提升民众日常行为素质,以“礼义廉耻”为主要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并依靠一定强制力兼有政治意义的社会改良运动。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发表《新生活运动之要义》的演讲,标志着新生活运动在全国的正式推行。1934年7月,根据山西省政府主席徐永昌提案,经省政府第197次委员会议议定,成立了具有新生活运动总枢纽性质的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以下简称新运会),拉开了山西省新生活运动的帷幕。“规矩”运动是新生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民众在社会各领域、各方面都要遵循社会固有的道德与秩序。“规矩”运动的推行在提倡民众遵守规矩、改善公共环境以及支持国货三个方面取得了成效。

一、修禁习惯陋俗  提倡遵守规矩

民国时期,由于民众文化水平相对偏低,社会公共设施不够完善,使民众对守时、锻炼等好的习惯缺乏明确认识。山西省新运会以解决民众日常生活存在的问题出发,发挥公务人员率先垂范的作用,从提倡守时早起、倡导强身健体、革除陋习以及禁烟禁毒等方面修禁习惯陋俗,提倡民众遵守规矩,提升民众日常素质。

(一)提升守时意识

近代以来,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逐渐涌入中国,西方国家生活的快节奏,对时间精准化的标准逐渐影响近代中国的发展。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几千年的农耕生活使人们养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这是中国民众散漫、不守时的重要因素之一。民国时期,近代机械制钟工业虽已初具规模,但由于钟表价格昂贵,普通国民,难以购买,农民更是望尘莫及。久而久之,民众缺乏精确化时间意识,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的散漫更为严重,甚至存在以“迟到为荣”〔1〕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的向前发展。

山西省的一些乡村小学,为节省开支,多不置买钟表,往往“以日取影,漫无标准”〔2〕。这既不利于教师掌控时间,也不利于学生养成守时习惯;公务人员开会时,经常出现迟到情况,“往往过时一点乃至两点,召集人员,方能到齐”〔3〕,影响了正常工作秩序。为提高国民守时观念,改变民众散漫、迟到现象,山西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民众守时意识。太原县通过筹款方式,将“城内旧有钟楼,重行修缮”〔4〕,并将东街岱山庙大钟移悬楼内,作为标准钟,对于早钟、午钟、晚钟的具体敲撞时刻予以规定;天镇县则以“养成儿童守时工作之良好习惯”为目的,由县政府“通饬各村小学校,每校须购进马蹄表一只,置诸教室,定时工作”〔5〕;对于公务人员则将守时习惯写入工作条例中,规定“各机关团体召开会议时,出席人员未经请假无故不到或迟到二十分钟者,即予以相当处分”〔6〕。汾阳县“先定子午杆以正日影,后置子午钟……全县之时刻既正,失时误事之弊亦免”〔7〕。

通过在钟楼、学校等公共场所设置公共钟表,兼以制定相关制度加以约束,不仅改变了成年民众在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散漫现象,更新了精确化时间的观念,也让未成年学生从小树立恪守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强身健体观念增强

自近代以来,“强身救国”始终被政治家当做解决国家衰弱状况的途径之一。新生活运动强调,“有强健的身体”是作为“健全的现代国民”〔8〕的首要条件。为提高公务人员和普通民众身体素质,山西各县采取措施,倡导公务人员和民众参与运动锻炼。辽县规定公务人员“每日下午五时至六时”,在大堂前”进行“联合运动”〔9〕,每人需从网球,乒乓球,国术三种运动项目中任选一种,进行学习与锻炼;偏关县将“晏安迟起”视为“国人最大恶习”,于是“召集各机关公务人员开会讨论”,通过了“实行早起,练习运动”的提议,要求公务人员“每早六钟,闻公安局起床号声,一律起床,七时齐集县府前草场……练习国术一小时”〔10〕;浮山县、离石县等地设立公共体育场,某些体育场内设有“篮球,乒乓球,秋千,铁杠”〔11〕等运动器材,方便普通民众日常锻炼。此外,举办国术比赛也是增强民众强身健体意识的重要途径。1935年4月28-29日,河曲县举行国术比赛大会,实地观摩,且备有奖品多种,以资鼓励,使民众逐渐养成国术能力。

在新生活运动的提倡下,政府通过创建公共体育场、推行国术等一系列有益于公务人员和普通民众强健体魄的举措,不仅让强身健体观念深入人心,也令太极拳、岳氏八翻手等中国传统武术得到传承,为民众锻炼身体创造条件,使民众“萎靡不振之气,从此顿消”,国民崇尚运动的习惯“日臻发达”〔12〕。

(三)制止女性缠足陋习

女性缠足是我国封建社会独有的陋习,使中国女性“受了一千多年的缠足惨刑,发生了种种恶果”〔13〕,女性缠足不仅危害健康发育,还限制了女性的职业选择,不利于社会发展。民国初期,我国各地虽通过各种方式对妇女缠足陋习予以取缔,在沿海地区的城市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内地来看,缠足风气依然存在。据山西省各村1933年调查数据显示,全省各县缠足人数约为948000〔14〕余人,尤其在乡村,女性“狃于缠足陋习,仍未改放。”〔15〕有鉴于此,山西省各地以新生活运动为契机,广泛开展禁止妇女缠足活动。一方面,政府通过成立协会、发放传单等方式增强禁止女性缠足的劝导宣传力度。阳高县、河津县等地成立“天足会”、岚县“组织学生不娶缠足妇女会”。〔16〕这些反对女性缠足的社会组织的成立,有效地宣传了缠足对女性的危害,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山阴县通过组织传唱“《女儿缠足歌》、《缠足女儿哭五更》等歌曲”〔17〕进行宣传;荣河县发放“学生不娶缠足女子徽章,……扩大劝禁,而期易于肃清”〔18〕。另一方面,在宣传劝导的同时,山西各地根据实际,采取较为严格的方式,制止女性缠足陋习。荣河县制定《荣河县厉禁缠足办法》,规定“凡在十三岁以下之幼女,除有特殊情形,准其免学或缓慢学者外;其余一律强迫就学。凡在校内之女生,均不得裹足,并由各督学负责检查”〔19〕。临晋县规定:“凡男家于娶妻前十日内,必先报名区村长副,届期派人前往察看,新妇若系缠足者,处以三元至五元之罚金”〔20〕。

虽然各县在推行禁止缠足中所采取的措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从提升女性健康状况,提高女性文化水平,强化女性独立意识以及革除社会弊习来看,产生了积极作用。

(四)“溺女婴”行为受到处罚

“溺女婴”是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产物,一般存在于我国东南各省。有些家庭由于家贫无力养育,有些人则“恐嫁女须赔厚奁,……遂不?以杀人手段”〔21〕,乘女婴出生时,将其溺死。这种违背人道主义的残恶行为,严重制约了当地人口数量的增长和劳动力的增加,更会造成人口性别的不平衡。因此,溺女婴问题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1928年,《国民政府内政部训令》指出,“地方官吏负有保护民命之责,应即出示严禁详加调查,倘若有此等行為,即将溺女之人送交法院按律处罪,一面对于民间嫁女禁止陪送厚礼,并饬员在城乡村镇广为演讲,以起迷顽。更需筹设救济院或育婴所,收容女婴以资补救。”〔22〕山西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溺女行为进行管制。在永济县,由于该县一直存在着溺女陋习,因此,在新生活运动前,便已开始针对溺婴恶习予以补救。1918年,永济县知事张凤彩在县城内设立育婴堂(政府设立的具有慈善性质的公共场所),对婴儿予以救济。育婴堂的设立对社会上存在的溺婴问题起到一定的补救作用。由于此时政府也并未出台政令对溺婴行为予以严禁,因此溺婴行为仍然存在。随着新生活运动的推广,1935年,永济县出台布告对溺女婴行为加以严禁,规定“如有违犯,处其家长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之罚金,所罚之款充作育婴堂经费。”〔23〕

自规定实施后,的确产生了“恶风大减”〔24〕的效果,但就这一规定性质来看,它仅将溺女婴视为民众的一种陋习,通过倡导、处以罚金的方式加以改善,事实上并未将这种行为上升至刑法的高度而制裁并依法严惩,这是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对于各地溺女婴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禁止吸烟、吸毒

中国近代社会存在的毒品主要指鸦片烟毒。吸烟、吸毒不仅损害民众身体健康,也是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毒瘤。据记载,太原全县每年“公私债务,总计在二百万元以上,……因吸食料而消耗的金钱,几数在三十余万元以上”〔25〕,由此可见,吸食毒品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阻碍与危害。此外,吸烟吸毒者一般是社会一些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这些人对社会治安产生一定隐患。1935年,山西各县从纠正民风的角度出发,通过训诫、劝导、教育等较为柔和的方式,改造吸毒人群。霍县要求各区区长“每月务须查送烟民莠民数人,令入新民工厂训诫,以期改善”〔26〕;太谷县对有吸食毒品嗜好的富家子弟,一律传送自强学社,按照规定课程,严加教训,同时派遣公务人员向吸毒者讲解清洁规矩等事项,达到“学识增进,嗜好铲除”〔27〕的效果。

在新生活运动的推动下,民众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民众对强健体魄、恪守时间等生活习惯进一步深化,有效的抑制了溺女婴和女性缠足等不良行为,从一定程度上对山西省禁毒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二、改善公共环境

公共环境是相对于室内环境提出的概念,主要指户外空间和场所,由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三要素构成。山西省向来“雨量稀少,十年九旱”。20世纪30年代,山西省发生多次水灾,实为“百年来未有”〔28〕,致使山西“平地泽国,庐舍为墟”〔29〕。给民众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对社会和个人财产造成破坏。由于水灾爆发致使大面积公路和房屋受损,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共秩序。有鉴于此,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从健全公共设施,规范社会秩序等方面着手改善社会公共秩序。

(一)健全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属于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就社会层面而言,公共设施是满足民众公共需求和公共空间选择的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公共教育设施、公共绿化设施等均涵盖于公共设施范畴之内。〔30〕新生活运动开始后,根据山西严重的水灾以及因水灾造成的部分公共设施损坏严重的实际,加之新生活运动对改进民众“卫生”、“整洁”等方面的要求,山西各地在健全公共设施方面作了一系列的努力。

修筑公路及附属设施是健全公共设施的重要举措。太原市作为山西省会,发挥着引领全省新生活运动工作的试点作用。在山西省新运会第一期工作计划中寅(组织工作)款乙条规定第一期新生活运动“实施的范围(限于太原市)”〔31〕。1934年,太原市制定《太原市整理市容办法》,提出,“本市各街道,均须修理平整”〔32〕的要求。山西各地推行新生活运动一般将太原市出台的制度章程为依据,自该办法出台后,各地结合实际,修缮道路。榆次县同蒲车站“距城里许,兹为便利旅客交通起见,由县府召集各机关各士绅开会讨论:自西城门起至车站止,开修马路一条,推定建设局长潘魁麟,公安局长杨向荣,士绅郭振华,张超等,分别测量并估定工程,由县府按照人民服役办法,分派附城各村拨工修筑,刻下工程将竣,人多称赞不止”〔33〕。1935年,绛县进入夏季后,“连雨数日,城关街道,冲坏者甚多,坎坷不平,泥泞难行”,为此,绛县制定了《绛县修筑街路办法》,规定城内“十字各大街马路,应由各商号住民共同修筑;各小街巷马路,应由各该街长副督同巷内住民负责修理,以整市容”〔34〕。山西省大力修缮公路,改变街道以往的旧貌,方便了行人的出行,使“凡经过城市之民众,印象为之一新”〔35〕。在筑路的基础上,个别县还对公路附属设施予以完善。隰县“地居山陬,夜晚行人,每感不便,且易发事件”,当地政府有鉴于此,于是在“各街巷路口,安设路灯”,从此“夜间光耀辉煌,民众称快”〔36〕。

山西深处内地,民众多以务农为生,对粪肥的需求量较大,随意开挖储粪厕坑成为当时的一种普遍现象。如何解决这一影响环境的现象,成为山西新运工作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自新生活运动后,山西各地加强对公厕条件展开集中治理,对粪坑、公厕进行填埋或改进。神池县“安置厕门,以资整洁而利卫生”〔37〕;高平县规定厕所墙壁,“须一律补修七尺高”〔38〕;绛县“城内商号较繁,厕所不敷应用”,为改进现状,“择城内适宜地点,四街各设公共厕所一处”〔39〕。上述几县作为山西省整顿粪坑、厕所的一隅,可看出山西省对修缮公共卫生设施的重视和支持。除修缮公厕外,有些县还修筑了蓄水池等公共设施,强化对公共卫生环境的建设和改善。

除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外,山西省还从完善公共文体设施层面推进公共设施建设。针对社会上存在文盲民众,汾西县从实际出发,通过设立问字处,提升民众识字能力。1935年,为了使问字处能够切实推广,该县制定了《汾西县民众问字处办法大纲》,规定“凡商店及民户有愿附设者,亦得设立之。……解答员在规定时间内不得离职,如因要事必须离开时,须请人代理。”〔40〕等十三条办法。该办法自推行以来,有效的解决了民众认字难的问题;针对民众“对于报纸殊少浏览习惯,且无阅读的机会”,猗氏县则“在城内成立图书馆一座,订购各种报纸及书籍”,供民众日常阅读。自成立三个月以来,“每天阅览报纸者甚多,民智从此可以渐开”〔41〕。

山西省興修公共设施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既是山西从政府角度注重新生活运动的体现,也是官方与民间共同推动的结果。山西省新生活运动取得的成绩与山西开明乡绅的支持不无关系。右玉县在新生活运动开展前还没有公共义塚,致使凡“孤苦之亡人,多掩埋于四城壕裹”既影响卫生建设,还会导致疾病瘟疫的发生。本地富户姜文睿为支持新生活运动,将祖传“复郭瘠田割让百亩”,当做义塚。自此,“孤苦亡人,死有葬所”〔42〕。公共义塚的设立对20世纪30年代刚刚经历过水灾的山西省十分必要。因水灾的爆发,民众受伤或无家可归的现象广泛存在,饿殍路毙的尸体无人处理,导致传染病和瘟疫的加剧。公共义塚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疾病的传播和漫延,对社会公共卫生和疾病防疫至关重要。

(二)规范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动态的有序平衡的社会状态。各类社会规矩能够正常施行与维护是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体现。规范社会秩序是山西省新生活运动工作的重要内容。

参加集会遵守秩序是新生活运动中规范社会秩序的重要内容之一,山西省对学生参加集会游行规范十分重视。1934年,介休县制定《介休县学生参加集会监督惩罚办法》,规定“若有学生违背规则,紊乱秩序者,该主管学校职教员,即负实行不力之批评,并由教育局将此项规定,列入学校成绩考核内”〔43〕。此项规定将学生的言论、行为与学校教员绩效考核相衔接,间接强化了学生规则意识。学生作为身心发育未成熟的群体,思想上的不成熟极易被社会不良因素所煽动,规范游行秩序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的治安,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集中摊贩,设立市场是山西各地规范社会秩序的又一重要举措。汾阳、沁水、忻县等县城由于道路狭窄加之摊贩随意摆摊现象在在皆是,不仅有碍交通通畅,又有损市容市貌。某些摊贩为了争抢摆摊位置甚至引发冲突,导致混乱。1935年,汾阳县新运会将随意摆放摊位“一律移集市场及太和桥街宽敞之处”〔44〕;忻县除将饭摊菜摊,一律迁移指定地点外,还对摊贩提出“设置担架地单”、“帐棚不得任意扩张”、“夜间须安置灯火”〔45〕等要求。虽然集中摊位所带来的成效有限,但确实起到了规矩街道、畅通交通的作用,从长远来看,对山西省城市近代化的演进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山西省还从注册人力车夫、破除迷信等方面入手,规范社会秩序,改善公共环境。1935年,临汾县为人力车夫制“号褂车牌各八十五件,并编号注册”〔46〕,规定,没有挂车牌的车夫不得拉车,该规定有效地整顿了人力车行业秩序,为民众乘车安全提供了保障。辽县通过调查等方式破除迷信行为,该县“一面订定表式,……由各区长调查各巫觋神婆姓名及其住所”,一面责令巫觋神婆“从此改业,不再蛊惑民众”〔47〕,有效的减轻了民众迷信的陋习。

山西省在新生活运动中针对改善公共环境这一领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民众生活产生广泛影响。在健全公共设施方面,强化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新生活运动的倡导下,图书馆、公共体育场、阅览室、公共厕所以及公路等设施得以完善,不仅方便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也让民众在精神领域得到提升。从规范社会秩序方面来看,山西省新生活运动,通过规范日常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秩序,有效的提升了公共设施运行的流畅性,使各地在卫生、整洁等方面得到改善。

三、提倡使用国货

为发展生产、抵制外货倾销、减少入超,挽救经济的穷困,增加富力,保持国货的销路。山西省新运会在民众的衣、食、住、用、行等各方面树立规矩,倡导国货土货的使用。

(一)宣传使用国货

新生活运动后,山西省各地通过演讲、张贴传单等方式提倡民众使用土货国货。街头热闹场所,“张贴倡用国货土货标语如‘用一分土货能促一份经济元气、‘倡用土货是救国的捷径、‘欲发达生产务必大家吸用土货等,于是多数商贩均以贩卖土货为荣”〔48〕;相反,对于那些外货广告,则采取了“禁止登报宣传”,“违者重罚”〔49〕的态度。1935年,大同县为唤醒民众,“定期举行服用国货讲演”〔50〕。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使用国货宣誓典礼大会来增进学生对使用国货土货的认识。1935年5月12日上午9时,“太原市十六个小学校全体学生五千五百余人,……在中山公园内广场中,露天举行小学生服用国货宣誓典礼大会。除全市小学校师生,及大会执事人员,晋省新运会及学校新生活劳动服务团,童子军全体人员均出席外,各机关团体代表二百余人,军警宪士兵军乐队等各一排,亦均出席参加。并有飞机航空,散放传单。”〔51〕在活动中,政府向参会人员发放了《学生服用国货宣誓典礼大会告小学生书》、《学生服用国货宣誓典礼大会口号》等印刷材料。此次宣誓大会以宣传使用土货国货为宗旨,太原市第一女子小学校学生崔秀英和太原市第一实验小学学生孙鼎元分别在会上做了发言,表达了服用土货国货的决心。民国时期,飞机主要用于军事,用飞机散发传单,可见山西省政府对新生活运动的支持,学生使用国货宣誓典礼大会的举行,有力的营造了提倡使用土货国货的良好氛围。

在政府提倡土货国货的氛围下,崇尚土货、国货的意识逐渐被部分民众认可。提倡国货的宣传是对外货的舆论抵御与实际抗击,反映了山西民众强烈的爱国责任感。

(二)要求使用国货

在使用国货方面,山西省新运会对政府官员以及餐馆、栈房等服务行业进行要求。在公务员层面,对各机关公职人员要求“各室内桌椅几凳及一切用具均须力求朴实油刷清洁所有质料须一律采用本省或本国出品”、“文具纸张均须采用本省或本国用品”、“一律要着土布衣服”〔52〕。在社会其他行业土货国货的使用上,山西省新运会也做了详细的要求。在介休县,政府对旅馆栈房要求“物料要尽量采用本省或本国出品”、“茶壶茶杯及其他应用器皿须一律采用本省或本国品并须每日用开水洗涤一次”、“痰盂须用本省出品”、“无论冬夏均须用本省土布制作之套衣”〔53〕;理发馆中的“用具要采用土货或国货”、“化装品必须采用土货或国货”、“理发所用之围巾领衣须采用土货并时常洗涤”、“理发所用之围巾领衣须采用土货并时常洗洁力求清洁”〔54〕。针对商号要求“所卖货物须按土货国货外货分栏陈列并用排号表明”、“土货国货外货需用排号表明并不得将外货改标牌假冒国货”、同时要求售货员对“一种货物同写系有土货国货外货时,须劝导顾客购买土货或国货”〔55〕;在餐饮业要求“各饭馆设备要整齐清洁,所用材料物品要采用本省或本国出品”、“室内器具及棹上台布须采用国货并时常擦抹洗换”、“一切用具均须采用本省或本国出品并每日洗刷干净”〔56〕。在对各行业提出要求的同时,政府积极发挥公务人员率先垂范的作用,提倡使用国货。1935年,浮山县新运会为推行土货“购买大批紫色毡帽,各机关公务员,上自县长,下及书记僱员每人发给一顶”,以“提倡国货表现新运”〔57〕。

政府在各行业要求使用土货、国货,实质上是以官方角度抵御外货的行为,山西省作为新生活运动推行的重要地区,推行之初,便以官方颁布条文的形式对各行业进行要求,使新生活运动在支持国货方面,组织国外产品入超中国影响深远。

(三)寻求自产途径

在提倡使用土货与国货同时,山西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寻求自产途径,提高土货产量。由于山西省民众向来将务农作为守业,对“纺织事业,竟至漠视”〔58〕,致使纺织行业十分落后。“每年衣用粗布布匹的支出,以朔县为例便有十万余元”〔59〕。1935年,山西省各地纷纷成立女子纺织传习所,自传习以来,成绩颇佳,现出布匹坚实耐用,被社会人士广为赞许。相较传习所承担的组织妇女学习织布的职能,定襄县则从职业教育两方面着手,组织农村妇女三月一期,轮流学习织布技术,并在“城内设一小规模之妇女纺织土布厂,用女技士一人指导”〔60〕,设置土布纺织厂,教育与职业并重,对于提倡家庭就业,增加妇女知识,补助家庭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山西省盛产葫油,但由于外来煤油的倾销导致葫油销路大为滞销,为改变这一现状,左云县新运会规定“城镇商民及各机关,均须一律燃用葫油灯”〔61〕,朔县通过“对灯样悉心研求”、“屡加改善”〔62〕,改造后葫油灯光亮并不亚于煤油洋灯。葫油灯的改造,说明山西已萌发了依靠自身实力,改进技术,更新设备,促进生产的理念。

山西省新生活运动在修禁陋习、改善公共环境以及支持国货三个领域厉行“规矩”运动,改进了民众的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山西省新生活运动对国货与土货的支持,对山西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新生活运动在实行之初,从本质上看应是一场社会风气改良运动,但就实施而言,有一定的政治性和强制性,这与物质条件缺乏的实际产生了偏离,导致了新生活运动在县城中取得一定成果,但在相对落后的贫困村落却未发挥预期的功效。从总体上看,20世纪30年代初,山西省新生活运动虽然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没有实现理想的目标,但对推动民国时期山西社会文化建设,改善民众观念,增强民众体质,提高爱国意识发挥了促进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孟子忱.为守时间置子午钟〔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1).

〔2〕吉锐寅.天镇新运会聘小学教员为事务员〔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1).

〔3〕孟子忱.为守时间置子午钟〔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1).

〔4〕贾锡褀.太原县按时敲钟以定作息〔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4).

〔5〕吉锐寅.天镇新运会聘小学教员为事务员〔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1).

〔6〕宋之文.垣曲厉行规矩清洁〔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2).

〔7〕孟子忱.為守时间置子午钟〔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1).

〔8〕蒋介石.力行新生活运动,南昌: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1934:40-41.

〔9〕辽县新运会.辽县注重体育〔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3).

〔10〕刘文正.偏关县公务员厉行早起练习国术〔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4).

〔11〕暴永庆.武乡建设公共体育场注重体育〔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20).

〔12〕萧溱川.浮山建设公共体育场〔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5).

〔13〕贾逸君.中华妇女缠足考〔M〕.北平:文化学社,1929:23.

〔14〕晋省缠足风气复盛〔J〕.申报(上海版)1933-10-14,第二张,总第8版.

〔15〕晋省缠足风气复盛〔J〕.申报(上海版)1933-10-14,,第二张,总第8版.

〔16〕岚县新运会.岚县查禁裹足预防瘟疫〔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5).

〔17〕梁新春.山阴县今日重要工作情形〔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24).

〔18〕王拯元.荣河对于妇女缠足扩大劝禁〔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21).

〔19〕王拯元.荣河县规定厉禁缠足办法〔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5).

〔20〕贾纯臣.临晋禁止妇女缠足恢复唐魏遗风〔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4).

〔21〕内政部保障女权之通令〔J〕.申报(上海版)》1928年6月26日,第四张,总第13版.

〔22〕国民政府内政部训令〔Z〕.山西省政公报》1928 年,第1期,第44页.

〔23〕李炳文.永济严禁溺女以维人道〔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24).

〔24〕李炳文.永济严禁溺女以维人道〔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24).

〔25〕贾锡祺.太原县努力禁毒一洗民族之羞〔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21).

〔26〕贾秉钰.霍县新运会查诫烟民莠民以安地方〔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23).

〔27〕王学书.太谷李指导员规定最近新运工作事项〔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24).

〔28〕晋冀鲁水灾大浩劫〔J〕.红色中华,1932年9月30日,第4版.

〔29〕山西农民自强协会阳曲县水灾救济会.前言〔J〕.山西农民自强协会阳曲县水灾救济会报告书,1934.

〔30〕张婷,苗广娜.公共设施造型开发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01.

〔31〕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第一期工作计划〔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4,(01).

〔32〕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太原市整理市容办法〔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4,(02).

〔33〕李唐.榆次兴修同蒲车站马路〔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3).

〔34〕王五福.绛县拟定修筑街路办法〔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22).

〔35〕孙绪宗.曲沃新运会工作效率之一般〔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5).

〔36〕牛芝.隰县推行新生活运动情形〔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4).

〔37〕神池县新运会.神池修筑街道整理厕所〔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1).

〔38〕李恩浦.高平厉行清洁之一瞥〔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4).

〔39〕王五福.绛县新运会最近工作情形〔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24).

〔40〕汾西县新运会.汾西县设立民众问字处并制定办法大纲〔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22).

〔41〕范传铭.猗氏县注意人民饮水及求知问题〔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21).

〔42〕吴日陞.右玉县姜文睿君捐田百畝辟为义塚〔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22).

〔43〕介休县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介休县新运会初步工作概况〔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06).

〔44〕孟子沈.汾阳挪移摊贩以利交通〔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3).

〔45〕尉钟英.忻县新运工作概况〔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3).

〔46〕石钟奇.临汾最近工作纪要〔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7).

〔47〕马登溋.辽县破除迷信严禁巫觋〔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4).

〔48〕山西省定襄县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定襄县会最近推行情形〔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5).

〔49〕范传铭.猗氏对于城市乡村应办之事项〔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2).

〔50〕张化绩.大同制定提倡国货办法三项〔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3).

〔51〕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太原市小学生服用土货国货宣誓典礼〔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4).

〔52〕山西省万泉县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万泉县各机关厉行新生活办法〔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2).

〔53〕山西省介休縣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介休县旅馆栈房厉行新生活办法〔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2).

〔54〕山西省介休县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介休县理发馆厉行新生活办法〔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2).

〔55〕山西省介休县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介休县各商号厉行新生活办法〔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2).

〔56〕山西省介休县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介休县各饭馆厉行新生活办法〔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2).

〔57〕山西省浮山县新生活运动促进会.浮山任指导员以身作则表率群伦〔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2).

〔58〕徐文才.朔县提倡纺织〔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6).

〔59〕徐文才.朔县提倡纺织〔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6).

〔60〕山西省定襄县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定襄设立妇女纺织厂〔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2).

〔61〕左云县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左云倡用葫油灯〔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5).

〔62〕徐文才.朔县倡用土货以塞漏邑〔J〕.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15).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规矩影响
爱与规矩并行,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教
孩子越大,规矩要越少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提醒
女佣的规矩
你懂不懂规矩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华辰是家规矩的拍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