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 钰(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科技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科技创新呈现出从“竞争”走向“竞合”的跨区域协同创新的新态势。长三角是国内经济最发达、科技创新要素最集中、区域协同合作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是科技创新资源富集区,具有全域性创新的现实基础。芜湖市人口和面积占安徽省5%左右,但财政收入和GDP占安徽省10%以上,省部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数、高新技术企业数及其增加值占安徽省20%左右;专利申请、授权量位居全省前列,连续7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在安徽省排名第一,在长三角城市群排名中也进入前十。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芜湖市委、市政府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加大创新投入、完善创新政策、提升自身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创新合作,瞄准市场,在涉及区域共性关键前瞻性技术领域加强联合攻关,进一步推动芜湖市科创资源跨区域合作,提升芜湖市科技创新能力。
芜湖市域内共有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0所,高等学校一级硕士点43个,一级博士点8个,包括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博士后流动站5个。先后建成“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纺织行业创新服务中心”等国家级实验室、研究基地3个,省部级实验室、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智库及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40余个。专任教师超过7000人,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人获批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支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席教授和青年皖江学者共13人,百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5人入选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95人入选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芜湖市现有各类公共研发机构300余家,其中,国家级国际合作研发平台3家,技术创新中心2家,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2家,省部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9家,院士工作站31个。各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8个,其中,国家级科技孵化器2家,省级科技孵化器15家,孵化场地面积达60万平方米,孵化企业累计超过700家。同时,建成省部级以上众创空间20家,初创团队和初创企业入驻超过400家。芜湖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和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
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达600家,涵盖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以及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等多个产业领域。芜湖市共有4家国家级创新型(含试点)企业,119家省级创新型(含试点)企业,3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8家国家优势企业,并基于芜湖市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和芜湖市太赫兹工程中心等企业建设重点扶持产业技术研究院12家。截至2017年底,芜湖市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088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4125.2亿元,其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7.6%,位居安徽省第1位;发明专利百强企业数占安徽省25%。
近年来,芜湖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培育创新人才和建设创新团队政策,包括《芜湖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实施办法》《关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政策规定》等。创新团队政策重点围绕产业项目开展科技攻关,培养了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群体。目前,芜湖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数达1100个,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人数超过16000人,招引包括SES隐形加密系统与量子密钥应用研究李卫平团队、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陆华才团队等在内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18个。其中,列为挂牌上市重点后备企业的创新团队5个,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创新团队8个。
芜湖市人民政府成立芜湖市推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办公室,在《G60科创走廊总体发展规划3.0版》的基础上积极编制《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芜湖实施方案》。依托长三角三省一市优势科创资源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长效沟通机制和互动发展机制。按照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互动合作,实现资源一体化配置,强化战略协同、产业链协同、创新协同、主体协同,实现芜湖市与长三角其他主体城市在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攻关、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展开交流与合作。推进长三角地区整体创新能力协同发展和芜湖市由科创驱动制造迈向创造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建设。
芜湖市委市政府坚持“向东看,往东比”,多次赴上海、杭州、宁波、嘉兴、南京、苏州、南通、镇江等地开展科技创新专题调研,瞄准长三角地区高校林立、科研院所众多、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积极加强与长三角主体城市交流与互动,开展科技联合研究和攻关;大力支持芜湖市企业与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合肥等地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研究基地,开展科技创新合作。芜湖市积极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江苏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在芜湖市设立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芜湖成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其中,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获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内首个国家级轻型通用飞机研究中心。华东光电和埃夫特智能装备入选安徽省首批技术创新中心。此外,芜湖市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高校院所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前瞻性技术领域开展联合攻关。
虽然芜湖市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科创资源跨区域合作已逐步展开,并取得明显成效,但芜湖市推动辖区创新资源与长三角相关城市合作的过程中整体规划不足,辖区内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企业联合度不高,跨区域合作的投入产出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一要从芜湖市产业发展需求出发,明确芜湖市科创资源跨区域合作目标与原则,制定芜湖市科创资源跨区域合作整体规划;二要统筹科创资源类型、数量与结构,确立科创资源跨区域合作重点领域、方向,实现跨区域合作“有的放矢”;三要制定科创资源跨区域合作具体实施方案,创新科创资源跨区域合作模式,完善合作协调机制与保障体系。
目前,芜湖市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科创资源合作多是某一具体项目的短期性合作,可持续的长效合作机制匮乏,合作缺乏连贯性,合作效率也大打折扣。因此应建立芜湖市与长三角相关城市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科创资源跨区域长效合作机制。具体来说,一是积极搭建芜湖市与长三角相关城市对接平台,通过共同举办创新要素展示和对接,推进芜湖市与长三角相关城市协调配合,创建信息沟通和互动机制;二是努力动员长三角相关城市共同设立长三角创新平台建设专项基金,对区域内成长性好、效益高的创新项目予以重点支持,构建科创资源跨区域合作的经费保障机制;三是依托G60科创走廊平台,以问题为导向,加强芜湖市与长三角相关城市信息共享、日常对接和协同磋商,完善科创资源跨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和运行机制。
当前,芜湖市与长三角相关城市开展科创资源跨区域合作以产学研合作为主,科创资源跨区域合作模式相对单一。因此,应在继续大力推动芜湖市与长三角及其它区域高校建立产学研科研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同时,围绕芜湖市产业发展需要,探索建立多种充满活力、能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的科创资源跨区域合作模式。如构建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模式,在重点产业领域联合长三角地区科研院所、高校和大企业、大集团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科创资源跨区域合作的商会协作模式,引导芜湖市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团体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与长三角地区开展经贸、文化、环保和培训等区域合作交流活动等。
在推进辖区科创资源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应该加强跨区域合作的跟踪、协调、监管与考核等相关工作。具体来说,一方面应建立科创资源跨区域合作动态监测评估制度和动态调整制度,定期、不定期对科创资源跨区域合作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和诊断,评估合作项目的具体实施状况,针对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项目内外部环境发生的新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另一方面,应建立科创资源跨区域合作考核评估制度,从计划制定、资金投入、项目组织实施以及成效等多个方面对辖区科创资源跨区域合作进行动态考核。综合统筹科创资源跨区域合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作为后续工作调整的重要依据和支撑,从而保证芜湖市科创资源跨区域合作有效和健康发展。
立足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面向长三角各相关城市现实情况和内在发展诉求,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圈科创资源跨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统筹协调长三角各相关城市科创资源的合作共赢。一是依托联席会议制度,长三角各相关城市通过务实深入地对话,可以有效消除彼此隔阂和分歧,增强了解和沟通,避免误解和误判,切实消除科创资源深入合作的障碍;二是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协调长三角科创资源合作各参与主体之间的联系,从最有利于科创资源合作和发展的视角出发,统筹科创资源合作项目审批、资金使用、实验室建设和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科技支撑、产业布局等相关工作,提高科创资源投入效率;三是基于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重点研发创新平台跨区域合作需求清单,搭建有效沟通渠道,鼓励各类创新要素开展合作对接。
一要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突出“企业主体、政府导向、金融信贷支撑、社会投入补充”的联动行为,切实有效扩大长三角相关城市科创资金池,从资金上保障长三角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提升。二要夯实科技人才队伍,有效提升和完善长三角相关城市科技人才的薪资待遇和激励机制,引导科技人才向长三角地区聚集,从人才上支撑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提升。三要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继续加强民生建设、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加大交通、水利、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长三角相关城市科技创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