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给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3-29 09:13朱志威贾树山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5期
关键词:臂丛B超神经

朱志威 贾树山(通讯作者)

(1滨州医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3)

(2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麻醉科 山东 烟台 264100)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指在患者臂丛神经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物,以此来达到良好麻醉效果的一种麻醉方式,该种麻醉属于当前较为常见的麻醉方式,可以有效的到达预期麻醉位置,以此来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该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可在B超的引导下实施相关麻醉操作,以选择最合适的穿刺点,使之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避免重复使用麻醉,减少麻醉剂量,减少麻醉并发症,增强麻醉操作质量与安全性。基于此,本文对盲探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搜集与分析,详情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8年2月—10月,选取我院的68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比例为37:31,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为(48.0±17.0)岁,而后随机将这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盲探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前半个小时给予患者常规术前用药,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多功能监护仪。让患者保持仰卧位,让其上肢贴于侧身并保持放松,头偏向对侧,采取肌间沟入路。在穿刺点周围进行常规消毒铺巾。用22G针头于穿刺点进行穿刺,找到易感后给予患者共20ml的利多卡因(浓度为1%)与罗哌卡因(浓度为0.375%)混合液进行神经阻滞。

研究组予以B超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使用便携式B超仪,将其探头的模式调为神经阻滞,让患者保持仰卧位,上肢放松贴于身体两侧,先使用B超探头扫描患者的咽喉部、颈部以及胸腔部,待细致了解患者的臂丛神经的各个分支结构后在B超扫描图像的指引下选择合适的穿刺位置,对该位置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后进行穿刺操作,给予患者20ml的利多卡因(浓度为1%)与罗哌卡因(浓度为0.375%)混合液进行神经阻滞,直至B超图像显示患者的臂丛神经已完全被药物浸润后即可。

1.3 观察指标

首先,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性,包括有优、良、差;其次,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麻醉时间指标包括手术穿刺时间、感觉神经麻醉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麻醉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麻醉持续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软件的计算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麻醉效果优良性比较

研究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1%(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效果优良性比较

2.2 各项麻醉时间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穿刺时间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感觉及运动神经麻醉起效时间与感觉神经麻醉持续时间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项麻醉时间指标比较 (±s,min)

表2 两组各项麻醉时间指标比较 (±s,min)

组别 例数 手术穿刺时间 感觉神经麻醉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麻醉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麻醉持续时间对照组 34 7.24±1.89 9.32±2.2616.95±4.26385.59±41.26研究组 34 7.25±1.67 5.36±2.2313.37±4.37429.63±45.37 t - 0.0231 7.2726 3.4205 4.1874 P - 0.9816 0.0000 0.0011 0.0001

3.讨论

临床当中,用上肢臂丛神经阻滞手术大多为血管类、神经吻合类以及断指进行再植类等手术,这些类型手术时间相对较长,麻醉操作难度较大的特点,在手术中还要对患者血管痉挛的现象进行预防,因此手术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在实际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若采取全身麻醉,由于整个麻醉期较长,致使将增加患者的麻醉管理难度,而且容易致使患者在术后产生较多并发症,例如患者苏醒后出现的躁动现象,将引发吻合血管痉挛,因此,此种麻醉方式一般不被采纳。由于常规的盲探式臂丛神经阻滞定位相对较为困难且并发症较多,采取局部麻醉的方式并不能将麻醉药物注射于最合适的位置,出现无法阻滞神经手术难以进行现象。并且这种常规的盲探式穿刺具有成功率低的特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会对患者血管以及神经造成损伤,甚至会造成患者局麻药中毒、气胸、全脊麻等严重并发症,具有很高的操作风险。新阶段的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型的麻醉技术,其具有操作便捷、定位准确、麻醉效果显著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所重视,且该技术受患者肥胖程度以及解剖变异等因素的影响较小。本文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盲探式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实施可结合患者臂丛神经在肌间沟走行的解剖结构,以体表标志为臂丛神经阻滞定位的方式进行麻醉,此种方式在具体的操作当中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操作医生需要具备相对较高的临床经验以及专业素养,由于患者与患者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具体的麻醉过程中容易出现麻醉的不充分的现象。研究组采用现代新型的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技术,其可在借助B超设备引导下,直观地看到臂丛神经的走行与分布,整个麻醉过程与预期值都将掌握于麻醉医师手中,并尽可能将穿刺针靠近臂丛神经,以此来使得麻醉药物进行充分的扩散,其扩散效果要优于盲探式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

综上所述,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盲探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相比,前者的麻醉效果更优,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猜你喜欢
臂丛B超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可调节式肩外展支架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神经”病友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臂丛神经丛内神经移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