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经济史上的补短板:中国民企发展40年

2019-03-28 00:14王忠明
新经济导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经济

王忠明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回望40年,中华大地上奇迹频出,有的石破天惊,尤当珍视。在我看来,民营经济即如此。其拔地而起、脱颖而出,且以惊人的速度和燎原之势成长壮大,足以显现规律的力量、真理的力量、人民的力量,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诸多改变,而且还颇具人类史意义。

一部民营经济发展史,是亿万中国人民百感交集的脱贫史、脱愚史、奋斗史。

最壮观的“平地起高楼”

民营经济是指以民营企业为主体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有时又泛指由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两大部分经营主体共同从事的经济活动,故又叫“个私经济”。在中国,民营经济的官方称谓是“非公有制经济”(以下简称“非公经济”),有别于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

众所周知,自1949年建国以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一直居于正统地位而广泛存在,而非公经济(民营经济、个私经济)则命运多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国家经贸委原副主任陈清泰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访谈时曾这样表述,“回顾40年的改革,我国是从公有制十分彻底的状态下起步的,一次次生产力的解放几乎都伴随着所有制理论政策的突破”。他认为,如果能摘掉企业的所有制标签,消除“姓国姓民”桎梏,消除所有制鸿沟,将是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为走向高收入国家奠定基础。所谓“公有制十分彻底”,我理解,就是指改革开放前尽是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独步天下。而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后的新生事物,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成长壮大起来的。

可见,从民营经济的前世今生看,其横空出世,异军突起,渐成大气候,确实是经典的“绝处逢生”,是最直观也是最壮观的“平地起高楼”。套用当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专用语汇,堪称惊世骇俗的“补短板”。

“补短板”,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突破口之一,主要是解决现在的供给结构失衡问题,也就是要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解决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所内在要求的经济结构“优不优”以及如何改善的问题。而40年前,民营经济的缺失,造成了当时很严重、很致命的一块大“短板”。从那个年代全国范围内普遍衣食寒酸和通行凭票供应、定量分配等异常拮据的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看,至少整个国民经济陷入举步维艰的萧条和不景气,应当是确凿无疑的。

这注定了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人心所向,必然将这块“短板”当作重点加以突破。尽管当初更多的注意力是投向乡镇企业的兴起上,然而,那些敢为天下先、随即被称作“个体户”或“冒尖户”的先行者们却在底层急盼挣脱束缚而一显身手了。数据显示,1979年,全国各省区市批准开业的城镇个体工商户约10万户,比1978年增加70%,总数达到25万户,而到1980年7月底總数已达到近40万户,到1981年底则飙升至182.7752万户。

依据当时的特殊情境,这个“补短板”着重是从需求侧发力,立足于尽快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以满足亿万人民基本温饱需求以及随后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出发点的,其成效可谓立竿见影。正因如此,这个“补短板”显然更具有动员力和持久性,更具有规模和溢出效应,也更有理由被誉为40年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最能体现“伟大”为何物的一项世纪工程。

这块“短板”一经修补,整个供求关系、整个所有制结构乃至经济结构便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进而就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基本框架、雏形和可能性),就有全面改革及时从农村转向城市的跃迁,就有深圳特区、上海浦东等先行开发开放地区的创举(不竭活力与生命力),就有10多亿人口从“站起来”到告别短缺经济和温饱阶段直至“富起来”的历程(脱贫致富奔小康)。

为了更加确切地揭示这个“补短板”的丰富内涵及意义,我们不妨列举一些最新数据,以便比较分析。

据有关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合计约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5%,其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达到3.41亿人,比2016年增加3100多万人。

《财富》杂志2018世界500强排行榜显示,中国有120家企业上榜,上榜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的126家,而远超第三位日本的52家,其营收规模高达7.16万亿美元,占世界500强总营收的24%。在整个入榜中国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已增至20%。除了联想、华为等多次上榜的知名企业外,首次上榜的13家中国企业中,也多为民营企业。

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8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民营企业的入榜数量在2010至2017年间不断增加,从172家增至237家,2017年比上年多入榜11家。

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显示,榜单门槛不断提高,2015年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营业收入为101.75亿元;2017年则上升到156.84亿元。

又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2018年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998.3万户,新登记企业327.4万户,同比增长均为12.5%;日均新登记企业,2015年首次突破1万户,2017年达到1.81万户,临近翻番,其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

在浩浩荡荡的“补短板”历史进程中,正是数以几千万计的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由弱而强,逐渐挺起了民营经济乃至市场经济的脊梁,成为整个改革开放历程中一个浓墨重彩的 “时代表述”。

高效率本身内含一定的公正

民营经济与民生问题关联密切,因此,常常被称为“草根经济”、“老百姓经济”或“大众经济”。补齐民营经济这块短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就有了依托,就能别开生面。比如40年来中国已有7亿多人成功脱贫,占全球同期脱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又如中国的小学净入学率已升至99.9%,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又如中国科协关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8.47%,比2015年第九次调查提高近2.3%。可见,民营经济改变人民生活,不仅表现为“脱贫”实效,也表现为精神素质等方面摆脱愚昧。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相关公告,201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达到77640万人,比上年年末增加37万人。就业总量增加,工资水平也相应提升。同年,全国民营企业的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5761元,比上年增加2928元,增长6.8%;两亿多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为3485元,比上年提高210元,增长6.4%,其中大多是在一般建筑业、生产流水线和日常服务业等民营企业。

来自其他渠道的数据也显示,2017年中国GDP 为12万亿美元,美国是19万亿美元,中国已是位居世界第三的日本(5万亿美元)的2.5倍;2016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是3.2万亿美元,美国是2.2万亿美元,中国比美国多1万亿美元,是日本的4倍。而多年来,中国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制造业增加值以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均已超过60%。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投资大国,中国普通民众的购买力也在迅速增强,其中都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强大支撑与贡献。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因此,从几近空白到“五六七八九”,恰是民营经济40年“补短板”的生动概括。

这些都表明,我国民营经济成长壮大的过程,就是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劳动生产率不断攀升的过程,也是造福全体人民、不断提高社会生活水平的过程。经济学原理中的效率尺度,具有普适性,不仅不与“中国特色”天然对立,而且已被中国富有成效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历程所证明。低效率的“大锅饭”以及普遍穷困,显然是普天下最为严重的不公正,而高效率本身内含真正的公正性,抑或倾向于公正。可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非常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进步规律的。它是富强之源、幸福之源。

培育中产阶层的“原产地”

这个“补短板”,还补出了一个新社会阶层。在较长一个时期,我国不仅物质匮乏,人民生活贫困,而且社会阶层也比较固化单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社会阶层相继涌现。

最初被纳入“新社会阶层”概念的主要有六类,即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此后,2015年颁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又正式作出调整,将原定的六类归纳为三类,一为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二为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包括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专利代理人等以及社团、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三为自由职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

据有关分析,从私营企业主的来源和政治参与度看,其20%来自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下海”人员,28%是中共党员,4.8%是民主党派,23.9%担任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见《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年12月刊)。

对这些“新社会阶层”,李克强总理在浙江台州听取企业家关于发展实体经济的意见建议时指出,“民营经济的管理者、经营者和生产者,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这个新阶层,实际上也是率先进入小康社会的中产阶层以及富有或超富有群体。他们以创造财富为己任,不仅自己先富起来,形成人数日益增多的中产阶层以及富有或超富有群体,还带动相当一部分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甚至普通员工,以及他们的家庭,跻身于中等收入乃至高收入人群。

在国际上,一些权威机构定义“中产阶层”,有的提出是“每天消费2美元至20美元的人群”(亚洲开发银行),有的提出是“以个人拥有财富5万至50万美元为标准”(瑞信)。按此,我国中产阶层人数在2015年就已达到1.09亿,居世界各国之首,占比约为10.7%(参见瑞信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2015》)。

可见,大力“补短板”、发展民营经济,是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或中产阶层的“暖房”和“温床”,是生长新社会阶层的主要“原产地”,是调整、丰富和优化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重要通道之一。

从长远来看,如果党和国家创造更好的“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包括舆论环境等),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那么,这个新阶层也一定能够与时俱进,增强合规经营意识,成长得更加优秀,从而有利于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这场跨越中发挥好基石或压舱石作用。

与此同时,从“出生”而论,这个新阶层仿佛就是为创业而生、为创新而生的。他们离市场最近,敢想敢干,最具有创业创新的天赋与胆识,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弄潮儿。虽然在如此大规模的创业创新洪流中,难免鱼龙混杂、问题不少、困扰不少,但他们毕竟劈波斩浪、披荆斩棘,撑起了民营经济这片天。

中国企业逐渐喜欢上规则

這个“补短板”,也大大“进补”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国际竞争力。如今,中国已形成全球最大的工业系统和进出口系统。而且,中国的民营企业已遍布世界各地,他们竞相分享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红利,同时也使全球消费者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这就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升级版”和“国际版”。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更是民营经济拓展市场边界、谋求更大发展的重要价值和行为取向。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10.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3%;2018年前7个月,已达到6.5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占外贸总值的39.2%,比上年同期提升1个百分点。

另据商务部统计数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由国有企业为主转变为民营企业为主,2016年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占比达到68%;从2012至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年均增幅达33%。2017年前三季度,由民营企业参与发起的并购数量达到359宗,占总共572宗的63%,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市场的主导力量。

引人注目的是,在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浪潮迭涌中,有了相當实力基础和竞争历练的中国民营经济展现出了决不示弱的冲刺力,跑到了全球互联网新经济领域的前沿。例如颇具当代标志性意义的“独角兽”企业,展现出中国民营经济蓬勃的活力。

根据德勤事务所最近发布的《中美独角兽研究报告》,截至2017年6月30日,全球有252家独角兽企业,美国106家,占总数的42.1%,全球第一:中国98家,占38.9%,全球第二,而排名第三的印度只有10家。《报告》中的超级独角兽企业(即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榜单显示,在全球估值前10名的独角兽企业里,中国占5家,全是民营企业,分别是蚂蚁金服、滴滴出行、小米、美团、大众点评。

即使是共享单车,别看一时有些乱象,其呈现的精神气质则可喜可贺。它是中华民族40年来乃至更长时期以来第一次在全球竞争中扮演了引领者的角色,表明中国的民营企业已有资本、有资格为争取共享经济等更多领域的“先发优势”而支付试错成本了。

更重要的是,许多民营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也大大改善了自己的经营方式,从而有助于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人的负面印象,树立良好的民族形象。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2018年6月2日发表评论,题目就叫《中国企业逐渐喜欢上规则》。文章称,“治理方面的学习似乎正在从事海外直接投资的中国企业中发生。如果属实,这就是一个可喜的迹象:这种学习会帮助中国经济转向基于规则的体系。”从“基于关系”向“基于规则”转型,正是中国民营企业补“软实力”短板的突出表现之一,是非常可喜的进步。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再次明确指出:“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强调,“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他还引用“五六七八九”的说法,充分肯定“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新时代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向

西晋陈寿在《吴志》中说过,“历观古今功名之士,皆有积累殊异之迹,劳神苦体,契阔勤思,平居不惰其业,穷困不易其素。”40年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已决定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波三折、砥砺前行,也就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波三折、砥砺前行。“无‘民不富、无‘民不活、无‘民不稳”,这个被称为“新三‘民主义”的幽默概括,包含着人们对发展民营经济的普遍赞同与肯定。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民营经济发展顺畅,什么时候中国的事情就好办些;什么地方的民营经济发展得好,什么地方的区域经济就有生机。而在发展民营经济的大风大浪中茁壮成长起来的广大民营企业,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朝气蓬勃的民间力量、经济力量、社会力量。他们既是“补短板”的产物,也是“补短板”的市场主体和中流砥柱。

如果说这40年发展民营经济“补短板”是一首慷慨激昂的动人诗章,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续写未来的20年、30年、40年呢?

或许,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至多只走了上半程。发展民营经济亦如此,“补短板”转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时代,从原先的需求侧为重转到供给侧为重,就要追求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供给、制度和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等创新供给、产业链集群供给、城市基础设施供给、生产性服务供给、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供给等方面的更高标准、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而实施“两个健康”(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促进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应当是下半程“补短板”的重点所在、聚焦所在。这决定了“补短板”要有新动能,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上半程颇为管用的有效调动人们积蓄已久的利益动机和致富欲望上。

能否以追求高质量发展为新动能?能否以携手全体人民共同迈向“强起来”为新动能?能否以构筑“先发优势”为新动能?从中美经贸摩擦及其难以戛然而止的大国博弈持久化态势中,我们是否至少应当有这样的反省:以技术模仿、跟进为特征的“后发优势”似已走到尽头,而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足为致命缺陷的“后发劣势”正在显现为一种“瓶颈制约”,有可能使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又一次像加入WTO那样难得的倒逼机遇,促进我们去培育和开发更多的“先发优势”。

此外,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框架内,有无更好的思路来探索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二元结构体系的融合问题,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治理模式。

在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做出“五六七八九”重大贡献的同时,是否还更应将此作为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既引导其加强存量结构优化或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又腾出更大的空间让其释放活力增量扩展,将此二者作为新时代赋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和新任务,去创造更大的“中国奇迹”。

(作者系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拥抱新经济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
论民营企业创新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