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幼儿园开始,不少孩子自然地就会听老师的话。这不是坏事,融入社会的一个过程就是“去自我中心化”,让孩子学会遵从某种规则行事。但也就是从那个时刻开始,我们可能会遇到的一个挑战就是孩子太听老师的话。举个小例子,之前在家是让孩子决定每餐吃多少,吃不下就不吃了。但到了学校后,老师的要求是,不能浪费,一定要吃完。这时,孩子回家后也许会告诉父母,即使吃不下也要吃,因为要听老师的话。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做呢?
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特别好的教育机会。
1.提出冲突,询问想法。我会问孩子:“平时妈妈都是说,你吃多少由自己决定,在学校老师说的和妈妈说的不一样,你觉得呢?”这样做,是试探孩子是否可以区分“人”和“事”。
2.换位思考,帮助理解。我会接着对孩子说:“嗯,老师说不浪费粮食是对的,但吃饭也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怎么可以做到不勉强全部吃完又不浪费粮食呢?”这样说,是引导孩子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终孩子可能会想到,盛饭前和老师说少要一点,或者让妈妈少准备一点。这些讨论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在于孩子是听我们的或者听老师的,而在于我们如何帮助孩子解读问题,在理解他人的前提下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不仅仅是因为要听老师的话。
这样的讨论很重要,因为可以让孩子明白,不是只能选择A或者B,很多时候转机就在于选择C,从小培养“共赢”意识很关键。这样的讨论也能发展孩子的同理心,换位思考,理解他人,这样就能拥有多元化价值观。这样的孩子長大后不仅更能包容他人,也会更有勇气去表达自己。
自发地明白对错,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懂得如何做选择,这样的孩子一定不是传统意义上“听话”的孩子,因为这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花很多时间说明解释,这样的教育一定不是最省心的,但从长远来看,这对孩子是最有益的。(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