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州委党校 湖南 湘西 416000)
近年来,湘西州委、州政府明确提出“旅游兴州”战略,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旅游产业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规模空前壮大,2010年以来旅游接待人次和总收入每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湘西州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由2012年的1256万人次、64亿元分别增加到2017年的4450万人次、32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8.8%、38.4%,2016年5月湘西州成为湖南省首批入选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地区之一。全域旅游是新时代全新的旅游理念,是以旅游产业为核心,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模式。在全域旅游视角下,通过政府主导和贫困人口的参与有力的推动了乡村旅游扶贫的发展。
湘西州深处武陵山区腹地,地貌形态以山地为主,兼有丘陵和小平原。境内村寨多零散分布,村庄规模体量小与资源发展潜力大的矛盾普遍存在。因此,各村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跨区域协作、联合发展,将分布零散但有类同文化底蕴、生态环境的村寨进行集中连片整合,抱团取暖,打造大园林型乡村旅游目的地。湘西州着力打造“土家探源”“神秘苗乡”2条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构建全州1小时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形成了高山峡谷村寨群、土司遗产村寨群、酉水画廊村寨群、龙山县捞车村、沅水民俗6大村落集群,保护开发300个左右特色村寨。在湖南省2014年在湘西州召开了全省扶贫工作现场会,启动实施了以覆盖贫困对象1000人以上、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为目标的“双千”产业扶贫项目62个,引导近200家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参与,整合各类资金38.3亿元,直接带动逾38万贫困农民增收。湘西州委、州政府串联州适合开展乡村旅游的村有284个,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244个,涉及贫困人口93655人,24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60个村被列入国家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组织开展了乡村旅游培训班,旅游扶贫村村官、乡村旅游带头人外出考察学习,极大提升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的人力资本,引领更多村民参与旅游。
结合湘西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和发展现状,从空间分布、组织方式、产业发展上带动贫困户成为乡村旅游主要收益对象,2018年旅游直接从业人员6万多人、间接从业人员30多万人,带动全州9万人脱贫。如龙山县捞车河、六合、黎明、树比四个村组建惹巴拉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打造“惹巴拉”乡村旅游品牌,从组织方式来看,“能人带动”模式。通过一些带头致富人生产销售旅游特色商品和特色产业,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涌现出如凤凰蜡染传承人姚六菊、吉首市坪朗豆腐制作技艺传承人石清香等等能人之外,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旅游合作社,以古村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引进公司开发乡村旅游,实现村寨变景点、村民变股民、变旅游从业者,走出了“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旅游扶贫模式。从产业发展来看,“产业融合”模式,旅游“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综合效应不断凸显。大力推动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发展银器、茶叶、姜糖、土家织锦、苗族蜡染扎染等一批销售过亿元的特色旅游商品,全州培育发展21家重点旅游商品企业,带动就业19374人
湘西州按照“配套服务项目围绕旅游产品走、旅游产品围绕市场走”的思路,在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上下功夫,补齐旅游配套设施短板。加快建设湘西机场、张吉怀高铁、黔张常铁路、永吉高速、龙桑高速,建成1000公里旅游公路、1000公里生态旅游景观走廊和1000公里旅游慢行体系,打造湘西旅游“一小时交通圈”。一是加速建设旅游公路。总里程411公里、总投资64.9亿元的旅游干线公路建设PPP项目集中开工。20条在建旅游公路完成投资28.21亿元,龙山县洗车—里耶等旅游干线公路建成通车。二是推进旅游厕所革命,三年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500个左右,实现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60个乡村旅游精品村实现旅游厕所全覆盖。三是加快建设州、县市、景区三级旅游集散中心,完善集散中心停车、信息咨询、产品营销、综合服务等功能。推进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完善旅游交通标识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惹巴拉、十八洞等乡村旅游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全州两条精品线84个旅游村寨实现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全覆盖。乡村旅游示范村、重点旅游村寨、乡村旅游区点等重点乡村旅游区域,实现标识标牌、停车场、游客中心、游步道、旅游厕所等旅游设施全覆盖
湘西州具备丰富的高等级、高品位乡村旅游品牌,根据“交通支撑、景区依托、城镇依托、发展基础、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特色产业”等7大指标,建立《湘西州乡村旅游特色村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评价,7大指标的单项得分在80分以上、评价等级为四级以上为单项优势特色村寨;交通便利优势村寨是指交通基础好、离旅游目的地近,要充分利用旅游廊道和旅游目的地溢出游客资源,来发展乡村旅游,如拉豪村、吕洞村、马王溪村;依托景区优势村寨是指有的临近核心旅游景点区,有的本身属于核心旅游景点区的组成部分,可以开发景区依托型旅游产品,如司城村、十八洞村、双凤村;依托城镇优势村寨指有的临近县城,有的临近旅游古镇,有的临近经济基础好的乡镇,可以依托中心城镇开发旅游产品,如德夯村、坪朗村;发展基础优势村寨指的是有的已是成熟的旅游景区,有的旅游业接待基础良好,村容村貌整洁,移动互联网络设施完善,如捞车河村、洗车村;拉豪村;人文景观优势村寨指文化资源丰富,文化资源禀赋好,文化资源开发空间大,未来效益好如老寨村、板栗村、齐心村;自然景观优势村寨是指精品景观观赏价值高,体量和规模较大,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珍稀度较高,金龙村、岩排溪村;:特色产业优势村寨指它们产业有一定基础,已初步实现连片开发,有规模型企业推动和产业带头人如黄金村、梯子村、坪朗村;这些单项指标较高的村庄,要发挥它们各自优势,或依托旅游景点(区),打造成为精品景点(区)线路上的一个延伸节点;或充分挖掘它们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特色产业,打造民族风情体验、历史遗迹观光、农业观光体验等旅游产品。7大指标综合得分在80以上,评价等级为四级以上为整体优势特色村寨。具备整体优势村寨可以直接打造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比如,捞车河村、德夯村、金龙村、十八洞村、司城村、双凤村、小溪村、洗车村、夯沙村、夯吉村、吕洞村、老家寨村、早岗村、坪朗村、红土溪村、马王溪村、黄家桥村、罗依溪镇毛坪村、默戎镇毛坪村、龙鼻村。
总之,湘西州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是湘西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决策和战略举措,是一项持续科学、绿色发展的政治、民生、德政工程。可以说是湘西州立足实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