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昆明东站 云南 昆明 650000)
铁路货物装卸业务的发展经历了由铁路路工到路工加业务委托合作,再到装卸业务委外承包三个发展阶段。装卸业务外包是利用社会资源完成铁路货物装卸任务的重要方式,是铁路货物货物运输的有效补充。随着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不断推进,装卸业务的结构发生着深层次的变革,委托承包企业所承担业务也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细化。而外包作业人员年龄老化、流动性大、安全技能不掌握等特点,日益影响到装卸作业的安全、质量、效率。因此,铁路车站必须高度重视装卸业务外包工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规定,细化管理,确保装卸业务委外工作安全有序,以满足铁路物流全面发展的要求。
目前委外装卸企业与铁路形成企业间合同隶属关系,铁路为委外装卸企业提供作业场所、装卸设备及生产用具,对装卸企业日常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并按照实际装卸作业量进行装卸费用清算。
委外装卸企业的经营基本上属法人个人行为,随着物流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竞争越来越激烈,更多的装卸企业开始向物流行业转型,专注于物流业务发展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造成将装卸作为辅助业务进行管理。装卸现场的管理演变成了由装卸队长支配,装卸工人也是附近随即招收的农民工、缺少长期发展规划和队伍建设,因此在专业化管理、安全、服务等方面距离铁路运输的发展需要,有较大差距。
(1)企业专业化管理能力不强。委外装卸企业日常管理借鉴铁路相关管理制度、办法,没有结合企业发展管理及生产模式制定、细化安全生产、人员组织、设备管理、应急预案、培训教育等制度办法。作业人员缺少规范的劳动合同签订,合理的安全教育培训导致了在现场进行作业时标准执行力不强,违反作业标准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惯性 “两违”突出。使用装卸机具不规范化,日常的保养维修中存在没有按照一、二级和大中修的要求及时进行保养和维修,设备“带病”作业导致设备损坏等情况突出。
(2)企业从业人员队伍建设落后。随着机械化发展,铁路装卸机械不断革新,机械化程度和效率不断提高,迫使从事纯人力装卸作业的人员数量不断下降。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年轻劳动力中从事人力装卸作业的人员数量也在不断减少。在调研一委外企业从事铁路货物装卸的在册作业人员中,平均年龄30岁及以下占委外装卸企业总人数的20%;30~45岁占 52.4%;45岁占 27.6%。且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学习培训效果不理想。在此企业从事铁路货物装卸委外作业的人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仅为0.14%,偏低的文化程度对培训效果影响较大。且企业管理人员中培训师资力量较少,目前培训教育主要依靠铁路运输企业的培训师资力量及现场作业经验进行代代传授。
(3)装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企业缺乏有影响力的装卸服务品牌。观念还停留在“装上去、卸下来”的初级服务水平上,进出货时倾、翻货物、组织不到位造成客户等待时间太长的问题仍然存在。未创建出“快装快卸、保质保量”有影响力的服务品牌。且由于铁路装卸工作的特殊性,工作环境的差别,极个别对铁路服务认识不到位、对铁路形象不顾及、对社会影响欠考虑的装卸工作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对客户“吃、拿、卡、要”,破坏铁路服务形象。
(4)企业动态评价机制有待补充。虽然各级铁路管理部门都有对委外装卸的监督、专业管理。但主要是以量化检查为主,检查也只停留在现场作业上,而对其内部管理没有真正进行督促和分析,基层的铁路单位没有将委外装卸企业真正管理起来。目前委外装卸企业的动态评价主要以《铁路装卸业务外包管理办法》为标准,各基层单位细化考核评价措施。虽然铁路建立了对委外装卸企业的动态评价机制,但系统性不够,在落实动态评价和考核上存在差距。
(1)提升委外装卸企业专业化管理水平。委外装卸企业须改变管理理念,有针对性的引进、培养复合型人才,组建强有力的管理团队。按照企业发展理念,结合铁路相关管理规定、办法,制定专业化的制度办法,尽全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对装卸作业人员劳动合同签订以及入职前教育。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卡死制度,对新招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技术业务培训考试,在装卸业务合同签订时重点审查。日常认真开展装卸主要工种的“对规对标”活动。并实施装卸设备集中管理的模式,遵循:车间负责日常督促、检查,装卸企业完成 “日常点检”及“一级保养”相结合,实施“二级保养”由“一级保养”+“临修” 或“项修”代替。逐步推进设备的“状态维修”,实现设备动态管理。
(2)加强委外装卸企业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督促委外企业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挑选一批职业操守和职业技能优秀的老职工作为装卸队伍的骨干,选拔敬业爱岗、责任心强的青年职工走向管理岗位,引进高素质、高学历的年轻职工作为后备力量进行培养,增加企业活力。建立班组绩效考核制度,把班组年度考核和个人日常考核结合起来,根据考核结果对职工进行奖惩,从而激发职工团体协作意识。
(3)提高委外装卸企业服务质量。作业人员须严格遵循《铁路装卸服务质量标准》要求,杜绝“吃、拿、卡、要”等行为并且按规定着装,佩戴标志,对于由装卸人员造成货损货差,除按规定进行赔偿外,再增加考核机制。铁路车站适时组织装卸服务质量整治活动,开展满意度调查,着力发现解决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强化对委外装卸企业的动态评价。铁路车站应及时督促、指导委外装卸企业建立完善装卸基础管理资料,推进标准化创建,从安全管理、生产组织、设备运用、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评定等级作为次年装卸资质审定和准入的依据。并充分了解区域内竞争力强的装卸队伍,在有条件的装卸作业点适时引入,增加竞争机制。
结束语
随着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装卸发展所暴露出的问题,制约着铁路货运向现代先进物流企业的转变。面对装卸专业管理弱化、业务外包管控复杂、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不理想等困难局面,铁路装卸应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深入解决管理中“人”的因素;通过不断加强装卸标准化、专业化管理,强化对装卸业务外包单位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货运装卸的管理水平,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