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网贷,即网络借贷,又称P2P网络借款,一般的形式为:在借款公司在网络平台上为借出人提供资金、借入人提供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近几年的网贷平台也迅速崛起,据某网站的不完全统计,如今有5300多家网贷平台,例如比较传统的宜贷、拍拍贷、人人贷等,而且随着不少电商企业的不断壮大,相继出现了支付宝--花呗、京东--定期还款、唯品会--唯品花等新的网贷形式的手机应用,这让经济刚刚独立的在校大学生被深深吸引。同时有一些学生存在炫富、攀比的消费心理,去购买一些背离自身消费状况的奢侈品、使得高利贷的网贷平台也趁虚而入,更有甚者会提供“裸贷”,这些不良平台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消费,而且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大学生活。对此我们以黑龙江省在校大学生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分析在校大学生使用网贷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大学生提高意识,合理消费。
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黑龙江省各在校大学生线上发放,共收回有效问卷1209份,其中男女比例为3:7。从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1.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98%以上是由家庭提供,是大学生经济来源的重要渠道、费用金额1000--2000元约占73%,可见如今大学生的在校生活费状况大致相似。2.调查中有33.4%的大学生使用过网贷,使用网贷的途径主要集中在如今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和预先支付,例如(淘宝)支付宝--花呗、唯品会--唯品花等;但是有大约3%的大学生通过抵押身份信息的方式涉及到校园网贷,大家获取网贷平台的方式主要是自己搜索和从网站广告上了解;从网贷金额上,有73%的大学生在500元以下,可见大多数大学生不会在网贷平台上借贷较大的金额去满足日常消费。3.调查中近一半的大学生表示基本不了解网贷的利率问题,并不清楚逾期不还自身所应该承担的利息是多少,一旦超额网贷消费无法偿还大家都会选择向家长索要或自己勤工俭学。4.大学生对于网贷的认知。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普通贷款形式,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然而也有72%的大学生意识到网贷会有私人信息泄露、审核不严格的风险。因此要建议和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理性使用网贷。
(一)放款快、操作便捷。被调查的61%大学生表示,网贷平台,具有放款快、操作便捷的特点,通过手机应用或程序能够在虚拟网络世界里非面对面的条件下完成交易,节省交易时间、减少交易成本,所借贷款即时可利用移动支付方式使用。
(二)生活费不足、满足日常消费。如今网购和移动支付方式日益发达,大学生使用网贷可用于购买日常用品、购买书籍和学习用品、购买高档奢侈品、购买游戏装备等弥补生活费用不足的请况,满足自身需求。
(三)消费心理的引导。1.攀比消费心理:大学生需要网贷时大多是购买高档手机、电脑等名牌电子产品,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选择也会相互影响,由此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压力,这反映出大学生们存在严重的攀比消费心理。2.炫耀消费心理:由于某某同学拥有一部苹果手机,会被冠以“土豪”的名头,极大地满足了自己虚荣的心理。购买高档商品,一部分同学是为了炫耀自己家庭条件优越,另一部分出身贫寒的同学则通过网贷来购买,以免低人一等,在消费中比肩富有的同学。3.享乐消费心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渐渐地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偏差,由于接触的环境相对单纯,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差,把及时行乐当成了人生信条。
(一)对于网贷平台的建议。1.针对网贷情况的不断发展,网贷平台应该提高团队素质,优质客户源、强化管理增加团队业务能力,放低门槛,降低利率,增加还款周期,减小大学生的还款压力。网贷平台应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更好的社会征信体系发挥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优势,完善和补充,增加平台的征信能力,同时保护客户隐私,防止个人信息被泄露。2.建立一个预警机制,在每个大学生注册网贷的同时需要关联一个(父、母)亲情账号,并设置每人每月能够享受网贷的最高限额,避免出现裸贷、高利贷事件的发生,保证大学生的人身安全。
(二)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建议。1.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定期开展“网贷”相关知识讲座,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让大学生充分了解网贷的利弊及利率相关情况,从思想上培养他们在生活费能够满足日常消费的基础上,尽量不要为了炫富去触碰网贷。2.加强防范心理,预防上当受骗。面对各色的网贷平台要进行认真甄别,充分考察网贷平台的口碑、背景和实力,以及过往操作的规范性以及有投诉数量,不要盲目从众或者贪图小便宜。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养成并保持良好的消费习惯。消费习惯好的人,理财能力越强,对于贷款等理财方式的了解就越多,因此网贷倾向更高。4.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家庭情况越好的,网贷倾向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考虑自己的家庭状况适当选择贷款,不要脱离自身实际,超出偿还能力。并且还款要及时,不要出现“滚雪球”现象,也要避免“拆东墙补西墙”式的连环贷。
(三)对于高校的建议。1.做好学生对网贷的认知教育。开展主题教育工作,尤其是对于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刚得到自主支配资金的权利,往往不能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又对网贷的认识不强,高校应在思想上加强大学生网贷认识教育,帮其建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通过校园信息门户、校内广播、主题讲座、刊登校刊等多种方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教育。2.做好大学生网贷监管和风险防范工作。高校辅导员、班级干部都要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及时发现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一经发现已经参与网络借贷的学生,要及时了解情况,并做好帮助和引导工作,并告知其家长进行情况沟通。3.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精准扶贫工作。完善助学金体系,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管理和制度支撑,建立满足普遍需求,又能体现个体差异的资助体系,尽可能做到精准扶贫。同时,还应建立创新创业资助项目,为学生尽可能提供资源。或者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的金融借贷渠道,解决其创业资金上遇到的困难。
(四)对于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议。对于网贷法律风险的具体防范和管控仍然存在不足。解决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无统一标准导致借款人较高的违约风险;对利率进行严格限制,避免导致高利贷的法律风险;对资金来源进行严格审查;重视对个人信息保护,加强对贷后资金用途的跟踪管理,防止借款用途不当、非法集资和合同诈骗的法律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