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工商联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可行性路径研究

2019-03-28 15:04:47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2期
关键词:忠县企业家经济

(中共忠县县委党校 重庆 404300)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生的市场经济,是典型的富民经济。民营经济在忠县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要充分发挥工商联的职能作用,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水平,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忠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概述

(一)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忠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在“双特”发展思路指引下,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促进了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迎来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局面。2018年1-8月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277户,同比增加20.67%。全县市场主体总量快速攀升,达45651户。2018年上半年招商引资累计引进项目112个,协议引资252.72亿元,到位资金55.16亿元。2018年上半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66.67亿元,同比增长13.5%,其总量占全县经济的比重为55.0%。

(二)创造地方知名品牌和企业

忠县根据自身自然条件、生态条件、农业发展水平和模式,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柑橘、笋竹、生猪、生态水产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茶叶、中药材等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大力加强生态农林产品建设,做大做强“忠橙”“忠州橙汁”等特色品牌。截至2019年1月,忠县新创建重庆名牌农产品13个,新增全国“名特优新”目录产品1个。

(三)忠县民营经济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明显,与发展得好的区县之间的差距较大

忠县有经济底子薄、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量低、财政收入少、负担重、发展欠账较多、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较重等问题存在。

二、忠县工商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忠县工商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忠县工商联由于多重因素的限制和约束,在具体实践中尚未充分发挥助手作用,在促进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不足。

1.会员发展缓慢,不符合民营经济快速发展需求。与发达区县相比有明显差距:一是会员户数的总量少;二是发展速度慢;三是规模效应和经济实力弱;四是产业结构有差距,第一产业的企业占比较高、二三产业的企业占比较低。

2.服务方式创新性不足。工商联为企业开展服务时创新性不足。以往在为企业开展服务时,往往由于场地、经费等因素的影响,每次活动不能完全覆盖到所有的会员企业。同时,服务活动的形式较为单一,也都是一些常规工作,缺乏创新。开展活动往往是单次,欠缺一定的连续性,尚未建立起健全的会员服务机制、完善的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等,未形成长效机制,所能达到的效果不明显。

3.服务方式“经济性”不足。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工商联由工商界及其人士组成,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忠县工商联的政治作用超过了经济作用,工作中政治活动占有主要地位,经济活动为次要地位。会员加入工商业联合会,目的也大多主要是谋求政治利益,而非经济利益。这种现象使工商业联合会缺乏发展的根本动力,难以胜任现代商会的角色。

(二)忠县工商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发展环境制约。忠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现在仍处于欠发达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底子薄,经济总量小;二是供给体系结构不优,资源要素制约趋紧;三是具有引领作用的大企业、大项目不多,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融资压力大;四是发展欠账较多,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事业还有很多弱项。

2.自身职能发挥不充分。工商联要做好经济服务工作离不开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要与劳动、外经、工商、税务、司法等关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的部门打好交道,忠县工商联在与各方面反复协调的过程中开展工作,困难大,矛盾多,导致自身职能发挥不充分。

3.缺少专业人才。一方面,工商联缺乏专业人才工。这也是工商联经济功能弱化的原因所在:工商业联合会为公务员编制,行政化倾向严重,工作人员少,其中懂经济、金融、法律、管理的人才偏少,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难以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另一方面,由于我县地处两翼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活环境、个人成长空间等方面不及沿海和重庆主城各区县等发达地区,难以引进和留住企业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三、忠县工商联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路径研究

(一)发挥职能优势,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1.深入民营企业调研,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一方面要密切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联系,深入了解他们的意愿和要求,定期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非公经济联席会、党外代表人士暑期谈心会等,拓宽沟通渠道,促使党政干部及时听取企业反映,听取代表建议,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并且及时收集和反馈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对企业诉求予以积极回应、限期办结,并及时通报公示企业诉求的办理情况。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用地难”“融资难”等焦点问题,深入调查,真实准确的反映忠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仔细研究,形成可行性调研报告,供党委政府决策。

2.加强与各部门的联动与合作,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工商联作为党委、政府联系非公人士、非公经济的重要桥梁,要主动发挥好职能作用,积极统筹协调各方面资源,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努力清除企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进一步扶持县内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构建亲商重商的营商环境。积极推动“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问题,尤其是融资难、招工难、物流难、兑现难等突出问题;积极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指导他们如何防范和化解所面对的法律风险,协调并解决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法律纠纷。

3.多渠道开展经济服务工作,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当好政府管理和服务民营经济的助手,协调推进“放管服”改革和“三并联”审批,协助落实投资项目“一网通办”、探索“零审批”,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率。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各项扶持政策,加强银政企对接合作,用好助保贷、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转贷应急周转资金等融资产品,着力破解民营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落实民营企业用工扶持政策和社保补贴政策,鼓励支持中介机构为企业送工,强化乡镇“引才招人送工”责任,着力化解企业“引才用工难”。深入落实民营经济“四上”企业直通车等制度①,常态化开展走访服务民营企业活动,并建立跟踪问效机制,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二)引导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

民营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创新发展不可多得的有生力量,我们要把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培养造就一支爱国敬业、诚实守信、追求卓越、回报社会的高素质企业家和产业人才队伍。

1.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的建设,切实加强对民营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继续加强专题学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进一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听党话、跟党走”的意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彻底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维护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深化新发展理念教育。要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引导企业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强化产业带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科技研发、品质提升、创意营销,把产品做到极致,提升产品竞争力;坚持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强化创新驱动,做到创新不守旧、改革不止步;谨慎决策、科学决策,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中积极作为,推进技术创新,加快技术研发,形成新的市场竞争优势;善于借助市场资本的力量、风投公司的力量、大企业大财团的力量,提升企业实力;进一步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高效运转、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3.做好民营企业家政治安排工作,提高建言献策能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按照相关程序,让有一定影响力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人大、政协以及工商联、民主党派中担当相应角色,充分保障其参政议政权利,为促进忠县经济社会发展提出高质量的意见、议案和提案。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要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强、行业代表性强、参政议政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推荐出来。

4.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引导民营企业家参与脱贫攻坚。县工商联要不断加强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建设,塑造优秀企业家先进典型,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广大企业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并以“忠县十大好商家”“五星企业”评选等活动为载体,切实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意识,增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荣誉感,促进企业积极勇担社会责任,努力在光彩事业、精准扶贫行动、应急救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做出新的贡献。

【注释】

①民营经济“四上”企业直通车制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以上建筑房地产企业、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可以直接向县政府报告反映重要问题,特别重大的问题或涉及党委的问题可以直接向县委报告

猜你喜欢
忠县企业家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重庆忠县 人才培育助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5:58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海峡姐妹(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7
企业家应避免无意识犯罪
法人(2014年2期)2014-02-27 10:41:52
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
中国商人(2010年12期)2010-11-15 07:13:18
基于忠县农户调查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需求分析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