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福建 漳州 363105)
近些年,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环境良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于2014年8月10日正式颁布。“新国十条”把发展保险业作为战略性任务,指出了保险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对促进我国保险行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宣布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已经公布的具体举措有一半聚焦在保险行业。截至2016年底,我国保险公司已达155家,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2017年,保险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6581.01亿元,寿险业务表现最抢眼,占比58.7%。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行业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给保险行业乃至整个金融行业带来了变革。2015年开始,全球政府和行业领域认识到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公证、审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和服务于保险业,使保险业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弯道超车”,不仅能给保险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保障服务,还有可能推动整个保险行业的崛起。
保险公司的电子保单信息等大多存在计算机里,但是计算机有被侵占篡改的风险,互联网的安全性一直是保险行业的最大困难之一。数据显示,2017 年全球对保险行业信息安全的开支高达 816 亿美元,比 2016年增长 8.1%。
在我国客户和保险公司并不是完全相互信任的,由于保险公司的产品其理赔条款相当复杂且繁多,而保险销售有时甚至自己都没有完全搞清楚相关条例,这是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的一个问题。保险行业的信息不对称,就有可能导致欺诈和骗保,据预测,保险索赔事件中有5%-10%属于欺诈。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数据显示,这些保险欺诈导致的成本每年超过400亿美元。此外,信息不对称还有可能导致投保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保险信息化历经几十年发展,部门内业务系统已形成相对独立的运行体系,也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这是一个闭合的链条,效率低下程序复杂缓慢。保险公司庞大的业务数据使得保险行业处理业务的效率一直无法显著提高,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专门管理信息数据,且错误率一直不低,成本投入也花费了不少,极大阻碍了保险行业的发展。
区块链的特性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保险行业的诸多问题,比如信息备份,安全性以及不可篡改性等。世界上著名的保险公司法国安盛和意大利忠利保险公司也逐渐发现区块链技术对于保险的作用,开始斥巨资投资于区块链技术的运用。这充分说明区块链技术对保险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它帮助突破了保险行业的发展瓶颈,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和监管条件,并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上突出了保险行业的优点。
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保险行业的安全性。第一,区块链技术根据计算机的加密算法对保险业务的信息进行加密保护,目前区块链在加密保护方面主要应用技术有混币、环签名、同态加密以及零知识验证。第二,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的保护信息,防止被修改。区块链其独特的技术性标志着信息的防伪功能,每一块链条都对信息的真实性有着保护作用,如果想要对信息进行修改,需要将所有或者多半的信息修改才能完成。这样的操作既复杂,所耗费的精力也很大。如果修改少部分的区块链上的信息,这样是无效的,因为其余部分链条还是可以验证真实的信息和数据,这说明区块链上的信息不能随意被篡改,并且对业务数据和信息具有保护作用和自我修复能力。第三,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存储方式保证数据一致。分布存储是将信息分布在各个节点进行存储,每个信息都有相对的备份存在,这就保证了,即使有个别信息被篡改或者由于工作疏忽被遗漏或者删除,客户的保险信息和数据也不会丢失,也可以在数据库的其他节点找到正确的信息。
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保险行业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区块链技术通过对信息的处理使得保险条款便于管理,其分类账功能,分散式的数字库存储可以及时有效地记录信息,独自验证客户和保单信息的真实情况。这使得保险公司能够在赔偿情况发生时候有据可查,及时发现当前情况是否属实或者交易人是否存在可疑情况。区块链技术所储存的电子保单业务信息,是与投保人以及保险公司相互分隔开来的,可以解决保险业务的信息孤岛问题。投保人的相关记录,不仅可以帮助保险公司识别投保人是否具有骗保行为,也可以助力保险业务效率的提升。例如,币乎ID、公信宝开始致力于收集客户的相关信息,除了之前所收集的身份信息,还包括客户的学历信息,购物信息,支付信息等,这些信息点可以刻画人物形象,提取人物特征,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能够更快速地发掘投保人是否有欺骗行为发生,理赔工作也将更加顺利。真实的信息数据是反欺诈和降成本的重要手段,目前,各大保险公司为了避免骗保欺诈事件的发生,每年都投入数百亿美元用于获取真实的信息数据。
区块链技术可以在智能合约的基础上极大提高保险工作的效率。智能合约由密码学家尼克·萨博提出,指的是在电脑数据库上,当某些条件成立时就可以自动执行合约的一种技术。智能合约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安全性。通过基于区块链技术上的智能合约,在售卖保险前期收集标准的客户信息,将信息录入智能系统之中,如果出现了理赔或其他触发索赔机制的情况,智能合约将按照提前设立的条件进行赔款,由此省略了中间过多繁琐的步骤,这极大地提高了传统保险赔付工作的效率,为保险公司节省了理赔的人工成本。例如,有的农产品由于天气原因或者自然灾害导致收成不好,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就会自动通过天气信息的传达,对上述投保的农户进行相应赔偿。尽管区块链技术在智能合约上的应用还不能完全取代人工,但是就其在目前工作中的表现来看,已经极大的节省了人工成本以及信息管理费用。
保险行业是一个相当复杂且金融知识密集的行业,因此很多保险人和客户之间容易出现欺诈和骗保的行为,区块链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杜绝重复保险,或利用同一保险事故进行多重索赔的情况,第二,通过数字证书建立所有权机制,避免身份伪造。第三,减少保险经纪人私售保单收取保费等情况,由此减少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损失。第四,区块链可为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保留永久性记录,被证实的诈骗行为,将长期存在,起到警示作用。
区块链技术对金融行业起着不可忽视的巨大的作用,对保险行业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区块链技术不仅对过去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进行改变,且对信息的私密性以及安全性也做出了调整,虽然区块链技术目前还处于成长阶段,距离其在保险行业的普遍使用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它已经帮助保险行业突破了不少发展瓶颈。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相信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前景也会更加广阔。
中国人保集团是我国保险行业中较早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并于2017年4月发布了全球第一份保险区块链研究白皮书。此外,光保险集团、众安在线保险公司等保险企业也率先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与保险相关业务结合,推出了“飞常惠”、“壹账链”等创新型保险产品,并在保险承保和理赔等环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
应用场景方面,壹账链平台已在黑名单共享、供应链金融、金融机构一账通、小微企业贷款平台、资产平台等多个场景中投入使用。在再保险区块链应用方面,平台将再保交易双方连接到区块链上,实现了保单数据的不可篡改,保证了在日后产生保费时有真实地可追溯数据。通过FiMAX的可授权加解密方案和智能合约实现了保单数据隐私的保护和保单智能匹配,交易过后的数据直接存在链上进行记账也避免了直保公司和再保公司在对账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2017年,众安保险推出了联合区块链技术的步步鸡项目,这是第一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养鸡业,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对于信息存储具有私密性、安全性以及不可篡改性,因此其应用可以使得小鸡崽长大到成鸡,其间的饲养和加工的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并且能够回溯信息,通过区块链技术和保险公司的结合,能够使得保险公司和养鸡场的信息管理达到共享状态,从而降低保险公司信息的错误率,进而让保险公司对于风险的把控更加准确高效。
同年,上海保交所成功的进行了区块链技术的交易信息验证。这次验证由多家保险机构共同见证,从功能、性能、安全性、运作可能性等多个方面验证了区块链是否可以应用于保险的征信方面。在验证过程中,区块链技术的运作速度达到了300TPS,这个效率不仅可以满足商业保险对于系统速度和性能的要求,还可以根据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隐私性、不可修改的功能更高效地解决保险公司征信的相关问题。
目前,区块链技术仍处于不断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能源的损耗,网络技术安全,市场的操作规范性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区块链技术和金融行业的结合必定越来越密切,区块链技术也将会为保险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尽管区块链技术还不够完全成熟,但其去中心化、可追溯和不可篡改等特性在现代金融领域已经得到初步应用,成为新时代商业学术业重点关注的问题,金融行业已然由过去传统人类创造管理转变为网络技术信息一体化管理。在这场金融科技浪潮中,我国正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将诸如区块链技术等新技术与传统行业相结合。正如区块链技术与保险行业结合,区块链技术的加入恰好可以缓解甚至解决保险行业的发展困境。但目前,我国保险行业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尚不深入和普遍,缺乏实际大规模运用且损益情况较难预估。而未来保险业务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推广智能合约技术,这将离不开全行业的参与实践和跨行业的积极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