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 300222)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方式,是指由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双方,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实现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通,以邮件或快递等物流形式通关进行商品交易。它具有交易金额较小、次数频繁等特点。
国际贸易进出口环节中一般要涉及国际结算、进出口通关、国际运输、物流保险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其安全性及风险控制等方面,这使得跨境电子商务和境内电子商务有所区别。跨境电商提供了一种新的贸易渠道,重构了对外贸易方式。跨境电商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外贸模式下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中小企业可以因此拓宽自身的销售目的地,有效促进我国产品和服务出口。但同时,跨境电商是一个涉及多国贸易政策、交易、参与主体的新兴行业,供应链条复杂、中小参与者居多,供应链模式多样、专业度要求高,金融服务机构单一、产品碎片化。如何开展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有效管控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风险,是推动跨境电商向更高水平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电子商务的网络虚拟性和开放性特点减少了交易的中间环节和信息流通障碍,但这也导致了参与者信用的不确定性。在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供应链中,主体之间没有隶属关系,都是独立的利益个体,在整个服务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各实体都会极力维护自身利益。
1.信用风险
参与实体的信用不确定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跨境电子支付中的信用风险;二是产品流通过程中跨境电子支付的信用风险。(1)跨境电子支付的信用风险—跨境电子商务的核心环节之一就是保证交易双方资金转账安全。跨境电子支付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带来的风险。(2)供应链金融中的信用风险是指融资人或其交易对手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无力或不愿贷款从而导致银行收到损失的可能性。线上供应链金融的设计具有自偿性的结构,且不少参与者是信用状况较差的中小企业,因此银行对融资企业提供的贷款是以融资企业所在供应链为背景进行的。在线上供应链金融中不仅要考虑融资企业的信用水平和偿债能力,还应考虑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和履约情况,并将整条供应链的风险作为评估对象。
所以,信用风险应对融资企业的企业素质、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及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和发展能力进行风险评估。
2.供应链关系风险
供应链关系风险指的是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与融资企业间由于合作关系不密切造成供应链破裂产生的融资贷款无法偿还的风险。作为供应链金融的基础,供应链参与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密切程度一直影响着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而线上供应链金融仍然直接受供应链关系的影响。线上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发起者和风险承担者为融资企业,故融资企业对于核心企业的影响能力直接作用于交易顺利完成的可能性上。对于供应链关系风险的评估可以从融资企业和核心企业的合作密切程度、历史交易履约情况和融资企业地位等方面进行。
3.质押物风险
线上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较多,其中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和商品质押融资模式都设计商品的质押,因此质押物的风险也会直接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造成影响。质押物风险指由于质押商品在质押期间由于价格变化、变现能力、物流仓储监管等方面引起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参与各方造成损失的风险。银行对于融资企业放款的数额是根据质押的价值和商品属性确定的,所以商品的市场价格、商品的标准化程度和易变质程度都直接影响融资金额。一旦质押物风险发生,融资企业将无法偿还贷款,而银行将遭受损失,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随之发生。所以,质押物风险应从销售风险和物流仓储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估。
4.操作风险
由于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较多且依靠互联网技术进行操作支持,银行和电子商务企业的后台操作的复杂性高于传统的融资业务,故操作流程出现漏洞、操作不规范和操作失误的概率都会提升,导致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操作风险比其他融资方式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更大。根据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操作风险指的是在银行和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服务过程中,由于不完善或者有问题的操作流程、系统、人员、技术或者外部事件等因素,从而导致线上供应链金融参与者的间接或直接损失的风险。根据其不同的特性,本文将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操作风险分为:流程风险、人员风险、技术风险、融资、审批风险、支付风险和仓储监管风险。
5.政治风险
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供应链的政治风险主要是指由于政府政策、管理体制、规划等变动而引起的一系列风险。跨境电子商海关通关中的不确定因素也会产生一定的风险,进而影响供应链的快速运作。一般商品是通过快件渠道和邮递渠道进境,但有些国家为了保证自已占有的市场份额或者行业优势地位,采取地方贸易保护主义,极力维护自身利益,使得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信息风险受阻,跨境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也愈演愈烈,严重影响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甚至中断供应链。
6.跨境支付风险
跨境电商支付关系到个人和企业交易的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涉及到金融稳定。相对于目前较为成熟的银行监管系统,通过支付机构进行支付的交易更难以保证真实性。所以,需要特别关注交易的真实性。当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在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方面有具体的要求,但跨境交易的内容真实性审核同样也存在一定困难。(1)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由于获取境外客户的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等信息存在困难,难以判断客户财务状况、经营范围与资金交易情况是否相符,所以无法核实跨境交易金额和交易商品是否匹配。加之对境外客户进行尽职调查的成本相对较高,造成审核工作流于形式。(2)网上交易的部分商品或服务是虚拟产品,虚拟产品如何定价缺乏衡量标准,有可能出现以跨境支付为幌子向境外非法转移资金,为境内账款转移到境外提供便利管道,还有可能出现网络诈骗和欺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