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综述与展望

2019-03-28 15:04:47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2期
关键词:动因相关者盈余

(广西大学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一、引言

会计政策选择通常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会计规范体系所规定的选择范围内,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等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从而确定企业具体会计政策并付诸实施的过程,由于经济事项复杂多变、人们认知相对有限、以及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国家不可能对所有的会计处理细节都做出强制性的统一规定,这就决定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同时,在我国开展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对于完善资本市场的监管,通过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通过会计信息管制合理分配社会财富,完善市场经济中包括管理人员报酬计划在内的一系列契约,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研究,国内学者借鉴国外学者的实证研究的思路、方法,联系我国实际情况,开展我国对会计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但部分得出的结论与西方学者的有所不同,本文通过梳理归纳现有的对会计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提出研究展望。

二、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

20世纪60年代,西方会计学界对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认识从传统的稳健主义进行了发展,主要标志是“收益均衡化”假设的提出。Gordon(1964)最先提出管理者为了平滑各期盈余而产生会计政策选择动机。此后许多学者开始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watts和Zimmerman(1978)认为管理层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包括税收、监管程序、政治成本、信息处理生成成本、管理层薪酬计划五因素。Watts 和Zimmerman(1986)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经济动机的“三大假设”:分红计划假设、负债契约假设、政治成本假设。此后,有众多学者对三大假设进行了检验。Healy(1985)发现若盈利额低于目标盈利(下限)或高于上限,管理人员就有可能减少报告盈利。Sweeney(1994)研究发现,与控制样本相比发生债务契约违约的企业一般比较偏向于在出现债务违约的前几年选择能增加会计盈余的会计政策。Jones(1991)发现与调查年度前后相比,调查年度样本公司的报告盈余均显著为负。王跃堂(2000)研究发现决定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不是西方所谓的“三大假设”,而是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经营水平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乔永波(2005)以2003年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规模与会计政策选择没有明显的关系,国有控股特征也不显著,政治成本假设在中国得不到检验。针对三大假设,Scott(2000)认为,实证会计理论存在一定缺陷,它假定经理人员是理性的,按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选择会计政策。

三、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具体因素

(一)基于契约理论的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1.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因素。卢梅(2006)对包括契约成本和政治成本在内的有关替代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认为影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首要因素是企业自身发展;第二考虑因素是监管政策,企业周边的文化、风俗、习惯等影响次之。曹玉香、徐丙臣(2009)从契约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会计政策选择的契约动因,认为企业之所以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是因为契约的不完全性,完全消除会计政策选择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对契约的规范和完善来控制会计政策选择。曹倩倩(2009)对契约动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契约动因主要表现在政治成本和报酬契约上,债务契约影响不显著。基于盈余管理动因视角,赵春光(2006)研究了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发现减值前亏损的公司存在以转回和计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进免亏损,另一方面是为了进行大洗澡。张海平、吕长江(2011)研究表明在股权激励方案推出前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管理层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利用资产减值政策操纵会计盈余影响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部分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管理层利用资产减值政策操纵会计盈余推动股权激励方案的顺利实施,为自己谋利。基于稳健性动机视角,代冰彬、陆正飞等(200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稳健性因素也能影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在同样的毁损情况下,“坏消息”公司将比“好消息”公司计提更多的减值准备;此外他们还发现盈余管理动机的不同会影响减值类型的选择。

2.公司特征因素。Emita W.Astami 和 Greg Tower(2006)研究表明:与成本契约理论相关的一些公司特征变量可解释一部分公司管理者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邵翠丽(2009)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上市年限、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和行业变量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有显著影响。叶建芳、周兰等(2009)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点,公司倾向于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获得更多的选择空间,为盈余管理和收益平滑提供“蓄水池”。林爱梅(2009)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其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股权持有者身份均会显著影响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策略。姜博、郑登津等(2014)研究了高管持股变动以及高管的财务背景特征对持股变动前一季度开发支出会计政策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高管股票净减持的公司在持股变动的前一季度更倾向于选择将开发支出资本化。谢德仁、廖珂等(2017)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更倾向于将开发支出资本化以进行正向盈余管理,但公司内部现金流约束和高质量外部审计监督会对此有所抑制。楚有为(2018)认为不同的公司战略会导致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的差异,相比于采取防御型战略的上市公司,采取进攻型战略的上市公司更可能利用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操纵。

3.管理者特征因素。在管理者特征对会计政策选择影响的研究中,大多学者均是基于管理防御视角来探讨管理者出于管理防御动机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机制。王福胜、程富(2014)从管理防御视角探究 CFO 背景特征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经济因素和盈余管理因素后,CFO 背景特征会显著影响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且不同产权性质下 CFO 背景特征对资产减值计提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陈英、李秉祥等(2015)发现上市公司经理人特征对长期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选择会有显著影响,但各因素影响程度不同,经理人是否兼任、薪酬、持股和年龄这四个因素与长期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运用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与此结论相类似的是李秉祥、周广海(2017)探究经理人的不同特征对企业研发费用确认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经理人性别、年龄、薪酬、持股比例和两职兼任均对企业研发费用确认有显著影响。董盈厚、盖地(2017)研究发现女性CFO管理防御程度更高,比男性CFO计提了更低比例资产减值准备;CFO年龄与资产减值计提比例负相关,但是显著性较弱;CFO学历越高、任期越长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比例越高。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问题需要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和分类,我国学者向崇学(2004)认为公司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当局、政府、债权人、职工、供应商、顾客等。李姝(2003)基于经济博弈理论,认为政府、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均有影响。宋在科、王柱(2008)认为投资者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关心程度以及参与会计政策选择的愿望要明显大于雇员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关心程度和参与会计政策选择的愿望,但参与会计政策选择的愿望的均值则小于债权人。温琳、金贞姬(2014)分析了来自于股东、管理者、政府、债权人、客户、普通员工、审计人员等可能存在的会计政策选择动因,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这些动因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来自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29项会计政策选择动因可以划分为7个维度;来自于股东、作为征税者的政府、贷款人的会计政策选择动因的重要性相对高一些,而来自于客户、员工的会计政策选择动因的重要性相对低一些;对各项动因进一步分组分析发现,部分动因在不同性质企业间、不同规模企业间以及不同行业中的重要性存在显著差异。

(三)基于企业外部环境视角的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也会影响会计政策的选择。颜敏(2011)以我国上市公司 2007 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地区市场化进程对当地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市场化进程相伴的“要素市场的发育”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策略产生了重大影响,上市公司所在地的市场化进程指数越高,会计政策选择策略系数越高。同时发现公司特征和证券市场监管因素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策略的影响已经让位于外部市场化因素。高瑞岚(2017)研究了地区差异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化水平高的东部地区对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倾向度最高,中西部、东北地区次之。地区差异显著影响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并且影响力逐年增强。

四、总结及展望

(一)结论

现有文献对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基于契约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两个方面展开,而较少地考虑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以规范研究为主,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会计政策选择本质、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及动因、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内容比较零散,还没有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理论体系。除此之外,国内的学者研究得出的结论与国外的有所不同,所以要求我们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西方实证会计理论,逐步开展对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研究将成为未来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广阔领域。

(二)展望

今后的研究中应从多个不同的视角考察,注重研究内容的深入与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例如从伦理学的视角研究会计政策选择问题,对解决我国普遍存在的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会计盈余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还可以从组合理论视角,从两种或两种以上理论综合研究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明确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以及谋求规避不利后果的策略。而且,从组合理论视角进行会计政策研究,可以从全局把握其实质及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

猜你喜欢
动因相关者盈余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00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校绩效评价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舟山六横话中“官”语法化的修辞动因
当代修辞学(2014年3期)2014-01-21 02:30:52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