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儿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70)
小儿麻痹后遗症在临床中是比较严重的一种致残性疾病,该疾病的结果导致患儿下肢产生终身残疾,对患儿生长、生活及发育成熟等方面都具有比较严重的影响,不只是导致小儿身体发生畸形还对其学习、生活自理及进入社会都造成比较严重的障碍,还使患儿各方面都受到比较严重的打击。对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矫治应基于患儿障碍及具体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其进行治疗,也就是不只是对患儿下肢和足部进行按摩、治疗精神及社会生活等方面,与健康人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不存在较大差别。该文以2013年1月—2016年1月为研究段,现报道如下。
收集的60例小儿麻痹后遗症患儿有关资料,其中有41例男患儿,19例女患儿,患儿年龄在1~5岁之间,平均年龄(3.1±1.1)岁。随机将患儿平均分为两组,接受矫治手术的30例患儿中,有28例患儿为下肢,占93.3%;2例患儿为上肢,占6.7%。17例患儿为骨性手术,占56.7%;13例患儿为软组织手术,占43.3%。对患儿采取手术矫治及与下肢和足部按摩相结合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观察组患儿采用常规下肢和足部按摩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手术矫治及下肢和足部按摩下肢和足部按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通过按摩下肢和足部使小儿麻痹后遗症患儿已丧失的上下肢运动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或补偿,上肢恢复日常活动能力,尤其是下肢和足部恢复站立和行走功能,进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向社会早日融入。经常对患儿进行制作和使用矫形器,增强肌力、关节扩大活动范围及术后恢复肢体功能等训练。
接受矫治手术治疗后,能够站立,下肢和足部行走不再需要手扶或拐的辅助,下肢和足部力量明显增强的患儿为效果明显。下肢和足部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下肢和足部力量增强的患儿为效果较好。下肢和足部功能恢复程度不明显,下肢和足部力量没有增强的患儿为无效。效果明显与效果较好的患儿所占比例为总有效率。
观察组患儿接受常规按摩治疗方法,有19例患儿效果较好,总有效率为63.3%。对照组患儿接受小儿麻痹后遗症手术矫治的患儿中有29例效果较好,总有效率为96.7%。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儿术后进行6个月~2年时间的随访,患儿治疗效果较好,3例爬行患儿可以站立,下肢和足部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一些患儿下肢和足部行走不再需要手扶或拐的辅助,下肢和足部力量明显增强。小儿麻痹后遗症患儿采取手术矫治及下肢和足部按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与只采用常规按摩治疗的患儿相比,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应严格遵循“统筹全局、肢体均衡、畸形矫正、肌力调整、关节稳定、训练功能、随访观察”的主要原则。根据患儿残疾的程度,采取矫形手术治疗方法,应用生物力学的指导作用使肢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恢复,先将正常力线恢复,再重建动力。
针对患儿下肢而言,手术通常遵循由上至下顺序,也就是先采取松解、截骨、髓、膝畸形矫正等方法,再使下肢长度恢复相同长度,最后实现肌力平衡,有时同时进行关节稳定与肌力平衡的治疗手段。若骨盆存在一定程度的倾斜,悬吊腿患儿,应采取松解健侧或截骨使倾斜骨盆得到矫正,进而使负重力线得到恢复。以免手术在患儿悬吊腿部位,无法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因下肢中耽关节具有枢扭作用,对肌力进行重建时,应重建臀肌功能,使骸关节得到稳定,再实施重建四头肌功能。针对马蹄足畸形患儿,若在短肢上继发,应对短肢畸形进行矫正。尽早对马蹄足畸形进行矫治,对于锻炼患儿下肢和足部功能比较有利。固定关节,尤其是髓、膝关节,最好不进行固定,由于关节僵硬影响其功能的发挥。骼腰肌不具有良好肌力患儿,不可实施腘绳肌代股四头肌术。腓肠肌不具有良好肌力患儿,由于对患儿跨越功能及稳定膝关节不利,谨慎实施胭绳肌代股四头肌术。患儿若短缩在3~5 cm之间,需要骨延长,将同侧骸松弛或半脱位合并,最好采用延长骼骨方式。
股骨髁上截骨术应将膝屈曲控制不超过20°,如果超过20°,可采用松解、牵引、压沙袋等措施在术前进行相应纠正。屈膝超过30°应作为危险界限,由于易导致血管、神经并发症,进而引发关节面间严重不合的屈率半径,使膝关节难以发挥有效功能。如果同时存在超过20°的膝外翻,应实施排总神经松解,切除腓骨小头。术中进行折骨不可过度用力,避免导致牵拉损伤血管、神经。若膝屈存在偏大曲角,术后对残留畸形可采用分期石膏进行矫正。截骨平面应采用关节平面上4~5 cm之间,股骨髁上松质骨与皮质骨相交界部位,较稳定的是采用“V”形截骨,控制“V”形在 60°~90°之间的角度。以免上下粗旷直凿,对患儿下肢膝后血管、神经等注意保护,避免受到损伤。在对骨皮质的精工细凿应分前、内、外侧,后侧保留2 cm左右的骨皮质,应用人工折骨方式提高安全性,减少损伤和出血,对于骨愈合稳定比较有利。术后采用石膏夹充分固定长腿,术后一个半月将石膏拆除,对屈膝功能进行练习,对关节应注意防治僵硬。髁上截骨后,应对肌力及时平衡避免复发畸形。
采用下肢延长术的患儿中,有1例患儿并发感染,1例患儿感染前针孔反复出血,1例患儿拔针后产生感染,1例患儿经清除病灶治愈。整个过程应提高对拔钢针时等无菌技术的重视,换药时痴皮不能勉强去除,避免产生出血而导致感染。将延长器安放准确,关键是钢针定位。穿针可在透视下,定位采用金属标记拍片,术中小切口将髓板定位显露,还可将骨与关节体表在透视下的投影图形标出,提高穿针准确性,同时考虑力线,避免胫骨平台发生倾斜。穿针采用延长器作为描准器,准确安装延长器无误。采用低压电钻穿针,不切口,将皮肤直接采用钢针刺破,这些细节有利于避免产生感染。
采用代股四头肌术的患儿有1例,没有实现预期效果。患儿同时存在骸骨外脱位,主要原因是误将半膜肌作为半键肌,造成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在解剖方面,半键肌长而有力的肌腹,细长的键。半膜肌全程中膜占半数,尽管具有较粗的健而较短的肌腹,乏力。所以,在移植半健肌时应提高重视。对患儿编织缝合腹直肌与股直肌代股四头肌,没有达到伸膝功能,主要原因是麻痹的股直肌影响力的传导,应谨慎采用。手术过程中,应使移植后筋膜条保持的张力足够。肢体在术中、术后抬高超过50°,有利于肌力较好的恢复。延长跟键术是对半切开“Z”形小切口,延长鞘内牵伸,具有较好效果。爬行患儿尽管病情比较严重,但对上述治疗方针严格遵循,治疗效果都比较明显。术中应用松解单侧髓、膝方法,术后心动过速持续,检查结果不存在器质性病变。主要原因是患儿对长期蹲行比较习惯,对术后体位,疼痛及牵引不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应用药物治疗方法,使抗体提高应激机能,可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该患儿在治疗中应量力而行,避免操之过急,使对手术的耐受性提高,对于术后早日站立行走具有重要作用。
应在医生指导下对下肢和足部按摩后加强训练,通常应注意:训练应按照一定步骤,避免操之过急。由少至多增多活动次数,关节由小到大的活动范围,由轻到重的使用力量,不断增加训练量才能获得较好效果。任何训练通常情况下不会引发明显疼痛,训练中有时产生轻微疼痛,但疼痛在活动停止后应消失。若在训练过程中产生严重疼痛,休息后疼痛不消失,通常是应停止训练的信号。若训练后有剧烈疼痛,下肢甚至产生浮肿,表明过量运动应将训练暂停。训练过程中正常不会产生疲劳,若产生疲劳感,应进行5~10 min休息后再进行训练,避免劳累过度导致伤害。训练尺度、方法及数量应掌握适当,达不到训练量效果不明显,而过量训练导致诸如拉伤肌肉、骨折脱位、肿胀关节等损害肢体的表现。因此,应将尺度掌握好,确定适宜的训练量。
综上所述,小儿麻痹后遗症患儿采取手术矫治及下肢和足部按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与只采用常规按摩方法治疗的患儿相比,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