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桂秋
(通榆县什花道乡卫生院,吉林通榆 137217)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其下肢血管发生神经性病变,在细菌感染的双重作用下足部发生溃疡坏死,为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加重了疾病负担和心理负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深度健康扶贫工作中,要针对辖区内糖尿病患者具有的不同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活动,避免和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机会;对于已经合并足部病变的患者,要针对其实际开展积极的社区护理干预活动,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促使足部病变及早康复。为此,笔者探讨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及其社区预防和护理措施如下。
这是引起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如长期穿着不适鞋袜、趾甲修剪不当、足部烫伤等,同时出现全身性神经病变,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足的发病概率。年龄、性别、吸烟等因素也与糖尿病足的发生有关,糖尿病患者在60岁以上,病程长达10年以上发生概率显著提高,男性的发病机会高于女性,吸烟人群的发病机会高于不吸烟人群。
糖尿病患者缺乏足部护理知识,未接受定期的足部检查,足部自我保健管理意识淡薄,也是糖尿病足发生的高危因素。我国80%的糖尿病足患者缺乏相关足部护理知识,对足部重视度不够,其中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对并发症的认知存在障碍,临床治疗更加困难[1]。
糖尿病患者通常合并2~3种疾病,当足部功能减退或丧失时,降低了对周围环境存在危险因素的敏感度,可造成足部损伤的发生。患者视网膜病变时视力减退,患者行动不便,易发生跌倒摔伤,是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若患者不能及时察觉损伤,耽误救治机会,感染严重扩散,提高了截肢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存在血糖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降,足部更易发生感染。糖尿病患者未控制饮食或过度控制饮食,可致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治疗时用药不合理,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可加重糖尿病足部病变发生的风险。
饮食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护士应向患者讲述饮食对疾病的控制作用,使患者自觉形成良好饮食习惯。饮食护理要讲求个体化,做到均衡饮食合理营养,蛋白质摄入量占总热量的比例应小于15%,脂肪摄入量应在20%~30%之间,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在55%~65%之间。严格控制糖分摄入,保持理想体重,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之内。饮食护理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全过程。
对于有烟酒嗜好者,护士应积极劝导,向患者讲解饮酒吸烟的危害。如告知患者吸烟会导致血管痉挛,加重肢的缺氧缺血,病情不易恢复。促使患者认识到饮食护理和戒烟戒酒在糖尿病足预防中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行为生活习惯。
嘱咐患者每天用38℃~40℃温水清洗,温度不要太高,以免发生烫伤、不适等情况,洗后用较软的毛巾擦干足部、足趾、足缝,然后涂少量润肤液。
正确剪趾甲。叮嘱患者在清洗完足部后趾甲不过硬时再修剪指甲。使用指甲刀时,注意趾甲的长度和趾尖在同一水平。每2周修剪一次趾甲,修剪时小心趾甲到刮伤皮肤。
防止烫伤。患者发生足部病变后敏感性降低,易受到感染。冬季患者要注意预防足部烧伤、烫伤、伤口难愈合等情况的发生。
足部和膝关节按摩及下肢运动。适度的足部和膝关节推拿按摩和适当的下肢运动,可启动人体的调理机制,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控制血糖,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具体方法为:从趾尖向上至膝关节动作轻柔地按摩 2~4 次/d,10~30 min/次,适当做甩腿、提脚跟脚尖、下蹲等下肢运动。
有的糖尿病患者只重视血糖控制忽视足部护理,认为双足无症状不需要检查和护理[2]。要加强糖尿病足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足的危害性,提高治疗依从性,做到糖尿病足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和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护士要对糖尿病患者开展针对性糖尿病足预防的健康教育,提高防护足部病变的意识,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较少截肢风险。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戒烟戒酒,每天洗脚,选择并穿着宽松、透气性好的鞋袜(也可选择具有保护功能的矫正鞋,避免穿高跟鞋、尖头鞋,圆头、软底都是可选择的,但一定要合脚,摩擦到足部的不能购买;穿鞋前仔细检查鞋内有无异物[3],经常换鞋,保持鞋和足部的清洁),不赤脚走路;不直接接触热水、暖炉,洗脚时水温不宜太高,以防发生足部烫伤;每天检查足部色泽,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加强足趾间及足底检查;嘱咐患者定期足部检查,至少每6个月1次,做好足部病变的筛查。
控制血糖是糖尿病足的治疗根本,也是社区护理的重要环节。
饮食护理。按照患者的年龄、体质量和活动强度等实际,制定合理健康的饮食方案,每天定时定量,热量分配比例为早中晚各1/3或1/5、2/5、2/5,足坏疽者适当增加热量10%~20%,食盐控制在6 g/d以内,每周测量体质量变化情况,专人记录患者饮食方案,并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运动护理。实施有效的运动训练,结合患者身体和体能情况选择恰当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如为促使缺血引发糖尿病足者下肢血液循环,患足应行无负重运动。运动应在餐后1 h进行,避免发生低血糖,防止足部损伤。
血糖监测。根据医嘱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制剂,按照血糖变化情况调节降糖药物用量,控制餐前和餐后血糖分别在160~180 mg/dl和200 mg/dl以下。
足部护理可使患者养成正确清洗足部的习惯,有效抑制了细菌增殖[4],预防了病情恶化。
提高每天足部检查的技能。检查足部皮肤是否出现水泡、裂口、是否出现红肿,皮肤颜色和温度以及足背动脉弹性是否发生异常改变。
局部皮肤护理。因为糖尿病患者病理生理机能发生变化,皮肤微循环障碍降低了皮肤屏障预防能力,极易受到感染。要告知患者选择皮肤刺激少、袜口宽松舒服的棉袜。每天睡觉之前用热水泡脚,促使足部血液流动,控制足部温度[5]。
水泡护理。足部水疱是糖尿病足感染的主要因素,小水疱给予无菌纱布包扎,大水泡在无菌操作下抽取渗液,保证清洁。为避免继发感染,不能人为剥离水泡干枯后形成的痂皮,要使其自然脱落。
创面护理。要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相关创面处理和护理技能。可每天用碘伏消毒皮肤破溃未感染创面消毒3~4次,保持创面清洁,抬高患肢,伸直肢体,避免受压及负重;可用红外线照射创面局部以促进肢端血液回流,或局部氧疗促进创面结痂。可口服或静脉滴注敏感抗菌药物,每日无菌条件下清创换药,控制浅表感染创面控制局部感染;可湿敷庆大霉素+胰岛素+654-2或地塞米松纱布,创面外涂生物制剂或生长因子类物质,促进溃疡创面及早愈合。深部严重感染、溃烂较深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并有坏死组织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时间长致残率高,加之心理和经济压力较大,患者经常会恐慌悲观,缺乏治疗积极性。护士要利用一切机会经常关爱患者,评估其心理状态,向其讲明糖尿病足治疗结果与心态之间的关联性,与家属共同努力,消除顾虑,激励其以良好的心态主动治疗加强自我保护。
通过社区讲课、糖尿病足咨询讲座、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播放放幻灯等多种方式,对家属开展糖尿病知识推广,创建护患联系卡,护士定期电话联络或上门拜访,经常向患者讲解糖尿病健康饮食的重要意义、糖尿病足的影响和怎样坚持足部护理,增强患者的自我保护观念。
糖尿病足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要及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要充分发挥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模式,良好控制血糖,提高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6];否则可能导致足部坏疽甚至截肢,造成终身残疾。作为乡镇卫生院护士,在糖尿病患者管理过程中,要运用护理程序评估患者存在的可能发生足部病变的危险因素,开展积极有效的饮食和行为护理、足部保健护理和健康教育等预防性护理干预,避免和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机会;对于已经合并足部病变的患者,要针对其实际开展饮食护理、运动护理、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群体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社区护理干预,避免糖尿病足病情进一步恶化,促使足部病变及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