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胜景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乐山 614000)
2017年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构建了学科素养本位的美术课程体系,新一轮高中课程标准将“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作为课程标准修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建设的通领,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1]确定为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以此凸显本次课程改革中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如何在新课标引领下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课堂教学,是当前美术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的问题。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学科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利于个人长远发展所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2016年9月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强调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辅以文化养成,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共同塑造和培养出具有学习能力和责任担当的全面发展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人文精神被置于基础核心地位,也提示了教育教学中应该对人文素养进行特别的关注。(如图:核心素养构成)
2018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对外发布的《21 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的表述是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e Competency)、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Creativity)、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因首字母均为C,遂为5C模型,素养简称5C 素养。21 世纪核心素养的提出中,文化理解与传承居于首位,这也提示教育者应该更多地加强学科教学中的文化理解,为学科素养的塑造提供基石。
新一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将学习内容划分为美术鉴赏、绘画、中国书画等七个模块,设定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课程组织形式。原有的书法、国画和篆刻内容,整合成“中国书画”模块,课程地位是选择性必修。
中国书画是对中国绘画、书法所具有的形式与内容的统称,以线条造型为主要特征、追求作品神韵、讲究意境和情怀的艺术作品。中国书画因为涵盖了中国历代书画创作中的艺术思想和人文情怀,所以在文化理解与传承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受不同文化思想的影响,作为图像的美术作品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和民族的文化特征。
5C模型中首先重推的是文化理解与传承。作为以图像识别为主要教学方式的中国书画教学来说,对图像的合理解读是关乎文化理解与传承的主要内容。依据上述内涵,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思路确定为:以感官体验启发和释放感知,情感升华触及感知,问题驱动启发思维,实践挖掘思维深度,知识迁移拓展思维宽度的形式进行美术教学。中国书画模块的教学设计确定为:在视觉图像的阅读中,培养学生对事物细致观察的能力和对事物性质关系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美学思考和艺术感知,在关注美术教学的同时,唤醒感知力,体验和感受美术作品和图像带来的审美享受,在提升审美判断力的同时,提高专业技能。
图像解读是指对美术作品、数字影像、视频资源或者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图像符号的用色、配比、线条、造型特征、作品材质等进行的有效鉴别。自古“书”“画”一体。在中国绘画作品中,作品中有画、题名中有书法、落款中有篆刻,三者皆因不同的线条变化、用色和造型等形成自己的艺术感染力。美术教学中,图像审视和解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从作品中感悟作品所处的时代艺术特色、人文特征、经济发展等信息。对于图像的认知是通过作品的用色变化、线条变换、结构配比、造型特征和材质选择等方面综合呈现出来的。由于图像具有比文字更强烈的直观性和立体性,能够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丰富审美体验,凸显教育作用。因此,中国书画模块教学中,重视图像解读,借助语言表述和反思,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文化理解主要是指从文化解析的视角分析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信仰的艺术特质,学习尊重文化并理解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文化。文化理解与认知是基于尊重世界多元化文化而提出的,它也是高中美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
1.主题绘画,图像识读
美术教学中图像识读可依据一定的主题,围绕主题表达的内容选择作品,使图像的识读在主题引导下,有一个更清晰、合理的依托。如以“用色变化”为主题,图像可选择颜色种类不多,但是用色变化丰富的青绿山水。
青绿山水大作中,王希孟创作的《千里江山图》可谓历代青绿系列的集大成者。此图在用色上以“绿”为主,在此基础上凸显出轻、重、薄、厚的用色变化,以突出画作中的实景,呈现出画面色彩瑰丽、构思周密、用笔精细的画作成图。
千里江山图在绘制过程中,第一遍需用墨勾画墨稿打底,即粉本。在此基础上用赭石勾画,起到一个为后面的绿色铺垫,让绿色更鲜亮的作用。第三遍是用石绿,即绿松石或孔雀石宝石经过日夜无歇的研磨、漂洗、沉淀所研制的颜料进行绘画。第四遍,依然用绿色来叠加,让色彩更加富于变化。最后一遍是“青”,至此由五个层次呈现出的《千里江山图》呈现出了无极变化的青绿山水。
此画作中,没有水色,颜料全部由天然矿物质精心研制,颜料具有很艳丽的颜色而且经年不变色,画作呈现出的色彩带有鲜明的主动性,它以“绿”为主色,用某种固有色来表现自然界中自然色彩,但是却不是单一颜色的变化,最终呈现出一个“咫尺千里,五色备焉”的完美的色彩体系。
对《千里江山图》用色变化的识读中还需要关注,色彩渲染是基于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分染积色上。创作手法上,是在密集的线条和墨色晕染的基础上,再通过干笔淡墨皴擦,并经过多遍青绿色彩渲染,最后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块面立体构成,才导致这幅绘画具有千古绝唱之美的艺术感染力。有别于油画色彩的笔触覆盖的画法,《千里江山图》中的这种用色变化是中国山水画的特点,通过不同色相的颜色的烦琐叠合,呈现出不同的色层,进而出现显、露、隐、没等色彩,最终呈现出色相差别不大,但是用色变化丰富的《千里江山图》。
图像识读是以美术技法的掌握和学习为基础的作品鉴赏,在鉴赏的前提下,根据鉴赏的内容,帮助学生从实践的层面来掌握技法,并在这一过程中,依据原有材料和工艺,采用传统与现代的材料、工具对其进行创新改革,由此进行中国画的学习和绘画创作。这一过程既是对知识的掌握也是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和竞争能力的培养,在图像识读的过程中开发创新思维建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启发想象、激发创作欲望,积极进行实践操作。
2.对比鉴赏,审美判断
对于图像的识读,重要的是在依据作品原有创作意境、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鉴赏,在审美判断的基础上提升自身审美素养,建构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5C模型中的审辩思维是要在审视阅读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用非常规的思考方式来理解事物,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尝试进行合理、不合理的辨析。这是一个反复思考的过程,这样的思考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其学习过程更符合高中阶段核心素养的要求。
5C模型中的这一要求更符合美术核心素养中对审美情感的要求。审美情感是在对图像视读时,依据美术作品形式美的前提下感知、对比、分析,它通过不断对作品的审视、阅读和思维辨析,来实现对作品进行的全面的诠释。进而提升高中阶段学生对事物的审美判断,促进高中美术课程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的形成。
仍以《千里江山图》为例,中国山水画的墨色变化在这里是与色彩变化融汇一体的。虽然在创作中笔墨与色彩处于不同的序位与层位,保持着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艺术特色,但由于第一遍的线条勾勒与笔墨皴擦奠定了粉本的基调,坚实而丰富,因此在第二遍用赭石晕染的基础上再进行青绿色彩的分步层层积染,形成了色彩的层叠与递进关系,提升了画面厚重而典雅的氛围。从此相互影响的关系来看,笔墨的勾勒与皴擦铺垫了画面景物的形态与向背,加重了山石景物的阴部体现,色彩渲晕与积染则加强了景物的厚度与明度,突出了山石景物的阳部体现,因此才使画面构成一阴一阳,互为补充,逐渐递进,和谐而统一。
通过上例的分析可以明确的是,识读的过程是在原有图像识别的过程中,通过对绘画技法的分析,运用联想、思维想象与转变的形式进行阅读、识记,了解作品,进而理解作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中国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表现自然景物认知与感受的同时,注重创作情境交融的意境、抒发情怀的艺术作品。受中国古代文人思想、艺术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山水画在颜色的运用上多倾向于淡雅色,主要通过丰富的水墨表现,并结合画面留白,显示出作品黑白灰的层次,在创作中为求得更多艺术效果,对墨色的晕染格外重视,创作中以控制墨色变化来达到文人所追求的艺术世界。在山水画的创作中,这种用墨以及线条变化中墨色的呈现就更加明显。其中,自然也承载了古代文人的思想追求和文化渗透。
南宋前的山水画多是在重视对客观景物的描述的同时包含创作者一定的理想和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即:以写实为主的山水画创作。这方面的代表作有北宋范宽的《溪山旅行图》,该作品笔法强劲有力,用墨浓厚,于皴擦间展示自然山水的雄伟大气之美。南宋的山水画则更倾向于对作品意境的表达。倪瓒的《六君子图》,以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木作为创作主题,以枯而润的简练笔墨,呈现出简淡清净的画面和恬淡的审美,也隐含了元代文人失意落寞的心态。至明清时期,山水画承元代画风,偏重于在笔墨使用上的继承。代表画家石涛的《淮阳洁秋之图》笔墨秀雅,酣畅淋漓。构图上自然新颖,豪放又不失静谧肃穆的氛围,融古法为己法,于勾皴之间描绘了一幅淮阳清秋的景致。
不论是早期中国山水画还是后期山水画作,其作品中均融入了画家的人文情怀和文化渗透。图像中艺术思想的涵盖,也在鉴赏的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出对上述内容的审辩性思维下的、对作品所呈现出来的表象的解读以及作品本身所含有的艺术和人文思想的解读。在这一鉴赏过程中反映出了欣赏者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新知识的学习和为更准确地解读绘画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与作品、他人之间的沟通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奠定于文化理解基础上的图像解读,遵从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创作特征和作品人文情怀和意境的解读,促使学生从色彩、构图、主题表达、材质等方面对作品进行深入的识读,获得相应的视觉信息,通过对色彩的辨析,帮助学生获得完整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图像解读素养和审美意识并逐渐促使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鉴赏习惯,为学生进一步的图像解读奠定基础。这一鉴赏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突出强调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这也成为中国学生特有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脊梁。
参照2017年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根据核心素养和5C的精要,高中美术鉴赏的课堂教学资源注重的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而非单纯的静态作品的呈现。动态生成的过程既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教材的恰当取舍,也是教师在对中国书画文化理解与传承上的理解与传授。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国书画的精髓,教师应关注课堂教学中的资源的动态生成。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以课堂教学空间为基础,恰当地融入当地文化资源与之相应对,并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将上述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教学空间上,以教室为基础,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好奇,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动态、真实的情境中捕捉生成性美术课程资源。生成性教学资源具有不可预见性。由于是伴随着课堂教学产生的,因此其具有强烈的情境性和潜在性等特点,但是恰恰是因为这些特点,使得教学充满了更多不确定性、新奇性,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鼓励教师善于捕捉伴随着课堂教学交流互动中生成的问题、结果及对作品所获得的反响,并将之进行思考和总结应用于课堂教学。这一要求在强调生成性美术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对生成性课程资源的种类和形式做出了提示。
中国山水画教学在课程资源的动态生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受个人性格、兴趣、价值观不同的影响,对于同一件美术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审美判断。这种基于个体差异上出现的审美差异,会使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思想的碰撞,进而出现更多的思维方式,这些形成了课堂上的有益动态资源。教师凭借自己的教学智慧对其进行合理的掌控和使用,不仅能丰富课程内容,引领学生向着更深的思维层次发展,还能帮抓住学生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以对话、交流、探讨等方式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解读,进而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锻炼。这不仅是核心素养所提出的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锻炼的要求,也是5C模型下通过审辩式的思考过程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影响,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文化认同。
动态资源的利用因为具有不可预见性,所以更要求教师对教学的诊断性评价。评价要紧密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进行,结合美术教学模块的要求,帮助学生理解到自己美术核心素养的不足,并能够对其在认识到学生的价值取向、兴趣爱好等差异后,针对不足进行鼓励性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发挥,逐渐提高自身的美术核心素养。
中国山水画以线条和墨色变化在呈现艺术作品的同时,将中华民族的风俗文化和人文艺术蕴含其中,成为具备深厚的精神内涵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崇尚和谐、尊重自然的核心价值追求。这些都成为兼具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的美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
核心素养强调对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事物应所持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判断力。渗透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体现的中国山水画作,与当下所提倡的核心素养的要求是一致的,对其进行科学的挖掘、整理并与其他资源整合,开发符合美术教学要求的课程资源,综合运用于美学教学中,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实现文化践行,加深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应注重的是跨学科性和整合性,以此增强核心素养的整体效度。整合的原则是把握知识能力的提升和审美情感整合,注重的是跨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
因此,核心素养下美术课程资源的生成是从整体认知的角度认识所采用的资源的价值和适合整合的特质,进行资源的挖掘、筛选、整合、设计、运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存在,美术学科兼具人们对美术作品和现象的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和艺术实践,其本身就具备了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因此,在资源开发上具备天然的优势。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在关注美术技能性的基础上,注重作品多包含的文化意义、思维方式和精神内涵,由此延伸到作品中所包含的社会生活,由此就做出了与核心素养要求相一致的资源整合上的要求。
高中美术课标核心素养的提出,让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具备了更深层次的教学要求。在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中,单一对作品的讲解和欣赏已经不足以表现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也不利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依据核心素养的要求,采用作品精读、主题绘画、对比鉴赏、探究讨论等教学策略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图像解读、创新思维、审美判断、文化认知等核心素养的提升,最终实现优质高效教学,长此以往的教学也将实现中国优秀美术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