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娜 谢扬 邱熠 廖玟
【摘要】 目的:了解乡镇居民对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开展情况的认知现状及态度反馈,为推进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发展提供有效建议和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彭州市濛阳镇居民60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以问卷填写和询问形式对当地居民进行针对性调查。结果:①乡镇居民对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的认知率较低(34.4%)。②居民对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所需的专业知识或前期培训渴求度高(87.7%)。③58.2%的居民认为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参与情况应成为奖学金评定的硬性标准。④高达90.7%的居民建议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效引导来改进现状,其次是建立相关渠道收集处理志愿服务受众的意见反馈。结论:乡镇居民对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的认可度和提高专业性的渴求度均高,但认知率和满意度普遍较低。
【关键词】 彭州市濛阳镇 大学生 校外志愿服务
全国志愿服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实名志愿者总数约12千万,志愿团体总数约为2万,志愿项目总数约2.5百万。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逐渐成为主力军,而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现今国内对该方面的研究仅停留在以大学生为主要角度进行探讨,缺乏服务受众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反馈的调查研究。本研究将根据乡镇居民对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的认知和态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参考意见。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彭州市濛阳镇居民合计600人。
1.2调查方法
在 2019年7月中旬至9月期间,待调查员对调查对象动员讲解调查目的、内容和意义后,发放问卷,以询问、自填方式完成问卷后当场收回问卷。
1.3统计学方法
剔除无效问卷后,采用 Epidata 3.1 录入数据,SPSS21.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600份,有效問卷582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7%。在本次调查的居民中,男性270人(46.4%),女性 312 人(53.6%)。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88人(30.2%),初中162人(27.8%),高中(中专)148 人(25.4%),本科及以上96人(16.5%)。
2.2居民对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的认知情况和认知渠道
认知情况:居民对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的认知率不高(仅34.4%),36.8%的居民仅听说过,而表示完全没听说过的居民高达28.8%。
认知渠道:主要为网络、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54.1%),学校社团宣传(12.7%)和社会/社区宣传(10.0%)占比均不高。
2.3居民对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的态度
高达78.5%的居民极力支持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但仍有25.8%的居民对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现状不满意,而87.7%的居民认为需要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需要专业知识和前期培训。
2.4改进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效果的措施
对于校外志愿服务是否应作为大学生评选奖学金的硬性标准,58.2%的居民表示应该,24.7%的居民表示不应该,仅17.1%的居民表示应适当考虑,但不应该成为硬性标准。
为改进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效果,绝大多数居民(90.7%)建议政府大力支持和加强有效政策引导;并有高达81.4%的居民认为应建立相关渠道收集处理大学生志愿服务受众的意见反馈。详见表1。
三、讨论
3.1乡镇居民对大学生校外志愿活动认知情况分析
本调查显示,了解大学生校外志愿活动的乡镇居民仅占34.4%,且大多通过电视等媒体获知。与城市相比,乡镇政府、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故需加强广泛宣传教育,进而提高乡镇居民对校外志愿服务的认知率和参与度,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舆论氛围[1]。
3.2乡镇居民对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的态度分析
专业知识与前期培训是保障志愿服务质量的基础[2]。调查显示,87.7%居民希望志愿者具备专业知识或前期培训。胡艳[3]的研究也表明居民更放心经过前期培训或已经掌握专业知识的志愿者。故大力培养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居民对校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接受程度。
《大学生志愿服务探讨(2014)》提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多为学校组织以团体形式开展的。对于团体活动,应有相关政策规定对其加以约束管理。统计显示,25.8%的居民对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不满意表明,在积极号召开展校外志愿服务的同时,也需政府、社区及学校等机构依据相关政策统一管理并落实志愿服务[4]。
四、建议及对策
4.1政府、学校和媒体的大力宣传
第一,当地政府应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理论普及宣讲活动,乡镇干部和居民积极配合,共同强化宣传;第二,当地学校成立志愿服务宣讲队伍,通过校内宣讲和家访提高青少年参与度,同时向广大群众普及志愿活动相关信息;第三,相关部门通过网络媒体对大学生志愿活动积极宣传,如微信、QQ、小视频等,不断扩大丰富居民对志愿服务认知渠道,从而获得居民的支持。
4.2收集大学生志愿服务受众的意见反馈和前期组织专业培训
刘辰燃在《艺术百家》中说过:在当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校外志愿服务更好服务于广大居民[5]。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是服务群众的,所以建立相关渠道收集处理服务受众的意见反馈和组织前期专业培训至关重要。另外,政府的支持和有效政策引导、依靠现代网络媒体增加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等方式都有利于监督并改善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乔永刚,尹茜锐.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 2019(17):18.
[2]李莉.青少年公益活动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胡艳.校外教育机构公益性政策执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4]晏然.“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现状探究[J].教育现代化, 2019,6(44):250-251+256.
[5]刘辰燃.校外教育公益活动的文化价值阐释[J].艺术百家,2013,29(06):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