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

2019-03-27 11:44苏建峰
关键词:生态意识生物教学核心素养

苏建峰

【摘要】 保护环境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社会责任中的关键能力,我们在生物教学中,不仅传授相关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核心素养 生态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144-01

环保也称环境保护,是指采取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综合措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与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和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

1.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必要性

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内涵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要求学生“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 。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 “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多次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教育我们下一代的时候,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保护环境”的关键能力,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生物学与环保的关系

众所周知,生物学中有一个分支学科叫生态学,它是研究生物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当全球生态危机爆发,引起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的时候,旨在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的一门新学科──生态工程应运而生,它是应用生态学中一门多学科渗透的新的分支学科。环保强调的则是不牺牲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因此,生物学是建设、发展环保事业的重要理论基础。

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策略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尝试。

3.1重视相关学科知识学习

知识是人类思想、精神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智慧结晶,是人类发展的动力。学科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的主要载体,学生可以通过知识习得,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和达成,同样也离不开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作为中学生物教师,首先要清楚教材中哪些知识内容与环保主题密切相关。笔者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3(必修)穩态与环境》为例,整理出以下几点作为参考(见表一):

在弄清楚教材内容与环保主题联系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实际情况,有着重点地开展学科知识的教学。

3.2重视生态环境实践调查活动

在习得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更深刻感受环境污染的程度及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必须适当开展生态环境实践调查活动。以环境要素为依据,我们可以把环境污染分成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三大类。因此,教师可以把一个班级的同学相应地分成3个调查小组,分别进行当地水体、大气和土壤污染状况的实地调查活动。以广东省肇庆市为例,与学生生活相关程度较高、学生可以自主开展的典型实践调查活动有(见表二):

调查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将调查成果形成调查报告,用于后续的交流活动。

3.3重视成果展示与交流

调查活动结束后,除了写调查报告之外,举办相关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班级或校园举办环保摄影展、有奖问答等活动,为学生相互学习,了解环保知识,理解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强化环保意识。

学科知识与学科活动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两翼,学科知识是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学科活动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保护环境是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社会责任中的任务之一,我们通过课内理论知识学习,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关键能力,形成环保意识!

[ 参 考 文 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5.

[2]李博,杨持,林鹏.生态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65.

[3]李学斌.基于STEM理念的初中生环保责任意识培养路径初探[J].中学生物教学,2018(10):18-20.

[4]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11):55

猜你喜欢
生态意识生物教学核心素养
人对自然的暴力
解析小说《白鲸》的生态意识和德性伦理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意识渗透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