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佳 徐楠 尚勇 司志强
汽车生产平台化能提高开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实现车企旗下各品牌之间的技术共享,满足全球化市场的差异化需求。目前,国际各大车企陆续推出了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在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研发上,我国一些车企已开始布局,但研发进展相对滞后,为实现电动汽车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加快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的研发和产业化步伐。
国际主流车企加快布局 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
目前,电动汽车平台开发主要基于两种策略:改造传统燃油车平台以及开发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两种技术路线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底盘专用化方面,在传统燃油车平台基础上改造的电动汽车平台受限于成本以及改动的复杂性,势必要迁就燃油车的底盘结构,造成产品性能受限以及车内空间局促。而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完全以电池、电机布置为核心,基于电动汽车特点进行最优化设计,可有效提升电动汽车性能和创造更宽裕的乘坐空间,也便于为自动驾驶预留接口,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大众MEB平台、奥迪保时捷PPE平台、奔驰EVA平台、雷诺日产三菱电动汽车平台等都属于下一代平台。
大众:推出全新电动汽车MEB平台。大众MEB(ModularElectric Baukasten)平台是专门针对电动汽车开发的模块化平台,生产紧凑型两厢车、紧凑型SUV和MPV等产品。MEB平台已经落户一汽大众佛山工厂。MEB平台具有三大特点:一是车身总成围绕电池组进行布局,电池、电机等零部件组件均设定固定的位置;二是电池扩展性强,兼容圆柱、方形和软包电芯,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600公里;三是平台充分考虑智能化和网联化需求,基于MEB平台开发的I.D.系列概念车全部配备自动驾驶技术,并为智慧生活生态布局提供接口。
奥迪—保时捷:联手打造PPE平台。针对高端电动汽车,大众推出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平台,该平台以动力系统、悬挂系统、电压系统和电池组为亮点,充分发挥保时捷 J1和奥迪 MEB 平台的组件及技术优势并进行优化,用于生产空间更大、性能更优的豪华电动汽车。借助PPE平台新车开发成本将降低30%。2022年起,PPE平台将用于生产电动保时捷、奥迪和宾利。
奔驰:研发电动汽车EVA平台。平台由热成型高强度钢和铝材组合而成,新的接线器使传动系统可以把扭矩100%传送至前后轮。连轴器基本取代了车轴上两个电机之间的传动轴的位置,不再需要开设轴隧,进而使内部空间达到最优。 该平台将在2019年推出四款EQ车型,以GLC和GLC轿跑SUV车型为基础。
雷诺—日产—三菱:联合开发电动汽车共享平台。一方面,雷诺及三菱将共享日产新一代聆风(Leaf)电动汽车平台,三家公司将使用相同的主要零部件,如逆变器以及电池等。
另一方面,考虑到中型SUV的需求不断增长,2020年前,将共同开发中型电动汽车共享平台。到2022年,计划推出 12 款新型纯电动汽车,70%电动汽车将基于共享平台生产,通过平台合作,每一家成员车企的开发成本将降低20%~30%。
我国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研发现状
部分企业布局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与国外各大整车企业纷纷研发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不同,目前我国仅有少数民营企业与新造车势力企业开展平台研发工作。吉利与沃尔沃合作开发专属平台PMA(Polestar Modular Architecture),用于打造吉利和領克两大品牌纯电动车型。吉利基于PMA平台开发A0级跨界车、A/B级轿车、B级SUV,计划2020年发布首款车型紧凑型跨界SUV,续驶里程为500公里。领克基于PMA平台将推出多级跨界车以及 A/B 级 SUV。 爱驰汽车搭建MAS(More AdaptableStructure)平台,覆盖A级轿车、SUV、MPV等多款纯电动车型。平台首款量产车型U5ION为SUV, 计划 2019年上市。MAS平台具有扩展性和零部件通用性,支持60kWh~80kWh三档电池包梯度,重视电动化与智能化的结合。
我国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研发进展相对滞后。上述正在开发的PMA和MAS平台,其平台功能设计上与国外水平基本相当,但平台研发的进展则相对滞后。即便如此,类似PMA和MAS这样的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我国仍是凤毛麟角,原因有二个:
一是对下一代平台的认识存在差距。我国多数车企对电动汽车平台的认识停留在少部分零件的共用层面,过分依赖传统车型技术平台开发电动汽车,导致基于燃油车平台设计开发的汽车仍是主流。
二是研发能力不足。部分国内车企不具备平台化发展条件,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成本高,研发周期长,这对我国大多数自主品牌车企的资金实力、技术研发能力、生产管理水平与供应链整合等综合能力是个不小的考验。
对策建议
加快转变电动汽车平台研发思路。我国大多数车企的研发思路仍是改造传统燃油车平台,这种做法能够规避一些研发风险、带来短期收益,但电动汽车性能会受到一定约束,从长远发展来看,不利于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建议企业结合自身整体发展战略及相应的产品规划,系统评估下一代电动汽车研发平台可行性,尤其是对销量规模大、产品线丰富的企业,立足现在、储备未来,加快转变思路,摆脱传统汽车平台开发的束缚,重点突破电动汽车整车集成技术、整车控制策略优化技术、整车安全性及可靠性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注重加强电池电驱一体化控制技术、车身结构轻量化技术、底盘轻量化线控技术、车辆智能化技术、模块化组合和接口技术、车联网技术与智能化技术等重点技术。应用互联网运营思维,着手研发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加快构建全球化趋势下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立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研发支撑体系,加大对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大首台(套)等政策工具在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研发的实施力度,支持自主平台的研发和产业化。同时,依托工业强基工程,集中优势资源支持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的生产工艺、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技术基础等基础“四基”水平的提升,增强平台开发的技术创新能力。引导工业转型升级资金,以及各类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的研发,鼓励地方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由推广应用环节向关键研发环节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