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示空间流线结构研究

2019-03-27 11:42杨慧马云林
设计 2019年3期
关键词:展示空间流线博物馆

杨慧 马云林

摘要:博物馆展示空间流线的合理设计能够将展品自身具有的文化脉络组织成有秩序的、便于观众理解、结构清晰的展览空间体系。通过分析博物馆展示空间内的流线结构。正确地认识和研究展示空间流线组织的方法。通过博物馆展示空间流线的合理组织来更好地展现博物馆的空间内展品所蕴含的文化脉络结构。

关键词:博物馆 展示空间 流线 结构

中图分类号:J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9) 03-0156-02

引言

现如今,博物馆作为城市的文化形象载体,越来越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调查统计,2016年底国内博物馆的总数已经达到4873座,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有4246座,全年博物馆接待观众8.5亿人次(数据来源:人民日报)。博物馆类型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虽然仍以历史类、收藏类博物馆为主流,新兴起的科技类、现代虚拟类博物馆也备受青少年的欢迎。不过,博物馆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市场的混乱现象,部分设计者在对博物馆室内空间进行设计时过于注重空间形式及界面形式的创新设计,忽视了对展示空间逻辑组织的关注,忽视了对参观者的参观流线以及随之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关注,忽视了对环境与行为之间的互动的关注,导致空间秩序混乱,空间逻辑组织薄弱,参观者思绪混乱,展品之间关联程度低等现象。因此,在保障参观者观展体验的前提下,为其提供舒适流畅且具有叙事性效果的流线结构,感受藏品带来的视觉享受和藏品后建构的人类文化体系,成为当今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本文致力于博物馆展示空间流线结构的研究,从室内环境、空间结构、引导系统、流线的舒适度等方面了解不同类型参观者的流线需求,关注参观者的观展心理体验,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符合参观者认知行为模式的人性化博物馆展示空间参观动线。

一、博物馆展示空间流线

(一)概念: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流线,指的是在博物馆室内空间的参观者进行参观行为所产生的一系列路径,其本质是对展品所承载的文化结构的叙事性组织。参观者的参观时间、参观形式以及对展品的关注程度等都是在参观者自身心理认知方式和设计师的主动设计引导下产生的,而参观者的行为是其在进行参观时心理认知方式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博物馆空间流线不仅仅是参观者的行为路径,也是联系着博物馆内各种展示物品所内隐的文化结构再现为空间的纽带,是博物馆空间组织的精髓。

(二)流线的影响

1.对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影响:现代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多以收藏、研究和教育为主,包含展览、社交、娱乐、购物等附属功能。而博物馆展示空间流线是联系着博物馆室内各展示区之间的叙事纽带,其中叙事的方式有串联和并列,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展示空间在这些叙事方式的选择上可能存在少许差异,但其室内展示空间中的流线都是根据叙事功能空间组织所形成的。例如,在宁波博物馆的民俗风物陈列展厅中,采用并列的叙事方式将宁波的历史风俗习惯呈现给观众,从而构建出由不同的叙事空间组合形成的参观流线,全方位地综合与控制着人的行为与空间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兼顾组织交通的作用(如图1)。另一方面,流线结构对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影响还体现在空间格局的建构上。流线结构不仅能反映各空间功能使用的方向和次序,对博物馆室内空间规划起着重要作用,其所形成的有效路径还能对参观者进行疏导和衔接,同时形成良好的组织空间序列,使各功能机构有效运行。因此,流线结构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承载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对参观者观展质量的影响: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流线对参观者起到引导清晰的空间认知、组织流动行为和场所体验、满足心理需求等作用,是参观者进行观展行为和环境体验的线索。在观展过程中,流线能够帮助参观者辨别自身心理行动取向,并能快速准确地对目标点进行正确路线的规划,为参观者行进提供清晰的指向和引导。但是,一些传统博物馆过分侧重于对展示陈列的长篇连续叙事结构,着重于引导型参观流线,导致流线混乱或过长、弹性空间过小的现象,参观者由于长时间站立或注意力集中于展品而产生疲劳,对完整观展失去兴趣,在展示区停留的时间也相应减少,从而最终导致参观者终止观展的继续进行。例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流线中,仅在入口花坛和序厅部分设置休息区,部分参观者反映缺乏充足的休息空间,极易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如图2)。对于参观者来说,流线的合理设计直接影响参观者的观展行为和整个参观体验过程。

二、类型

一般来说,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流线可分为线型、放射型和大厅型。

线型流线是由一个或多个串联空间之间产生的流线形式,给参观者呈现出流畅的行为动线(如图3)。这种流线形式一般存在目的性且具有引导性的作用,为了表达特定的展示意义引导参观者进入特殊的展示空间内体验,让参观者在连续的展示空间里获得感知以达到展示目的,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线型流线适用于相同属性的展品或者展品之间有一定时间关联的展品展示,能将信息展示空间直接连通,具有明确的连续性和顺序性。

放射型流线是具有向心力的动线形式,是指参观者的行为动线围绕着一个核心進行(如图4)。放射型流线在博物馆空间流线设计中运用较为普遍,它既能以交通中心或视觉中心为核心,又能以某个功能区为核心,使室内参观流线与核心之间形成良好的联系,给参观者一个紧密舒适的观展环境。放射型流线适用于展品主题较多,内容丰富,需要分区展示的大中型空间模式,能使各空间展品分区明确,避免相互之间的流线穿插,利于参观者区分各展品的特性。

大厅型流线是指没有明确的动线设计,完全依赖于展品的展示形式所形成的室内空间流线(如图5)。这一类型的流线形式以参观者的主观意识为主,自由性较高,所以在空间内的引导系统也极为重要。大厅型流线适用于存在若干个展示区域且展品主题一致、属性相同的展示,较多运用在大型独立空间内。例如,临时展厅以及博览会展示空间。

三、如何组织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流线

(一)室内环境的塑造:环境是影响人的行为的潜在因素,人的行为心理也是博物馆室内空间流线设计的根本依据。博物馆的室内环境虽然不能直接创造人的行为,但能通过主动设计间接地鼓励或者限制人的行为,利用对感官感受的引导来提升人对环境的认知,从而在无形之中影响人的行为流线。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参观者对所处空间环境的感官体验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室内的各功能单元的空间秩序、大小和表现形式、材质的色彩,还有质感的表现、灯光的冷暖对比以及明暗效果等都会让参观者产生不一样的感受,进而引导他们的行为动线。例如,在钱币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实践中,利用墙和柱子的形式变化,对其进行不规则造型设计或者运用打破封闭空间的设计手法,营造出通透的室内环境,诱发参观者视觉的感知,并通过这些视觉获得的感知去指引他们在博物馆内的行为流线(如图6)。因此,博物馆室内环境的塑造能够间接地组织人的行为流线,有利于提升参观者的观展质量,调动继续参观的积极性。

(二)功能结构的组织:进入博物馆的参观者主要活动集中于展示空间,所以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除了需要具备展品的展示功能外,还需提供给参观者相應的脉络清晰的舒适观展体验,集合单品陈列展示和系统完整体验的双重功能目标。博物馆内各个功能空间都具有自身的空间质量要求,同时,相邻的空间之间都会有一定的功能关联性,所以在功能结构的组织上需谨慎,在流线的设计上尽可能具有功能空间导向性,形成有机的引导观展空间流线脉络的作用。另外,消化信息和调整生理疲劳的功能空间设计也会影响博物馆功能空间的建构和流线结构的组织,直接影响参观过程中的观展体验质量。例如,在钱币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实践中,连续的展示空间流线中适当地设置休息功能区,提供消化信息的空间,缓解参观者产生的生理疲劳(如图7)。或者可以在传统展示区内加入具有趣味性的情景体验展示,满足参观者心理和视觉的感官体验。甚至可以将流线引出室外,使其横向发展,增加室外功能区,扩大参观者的活动领域,将室内展示空间与室外景观良好地结合,使其成为观赏的一部分并形成相应的功能空间。通过这些功能区的合理组织形成的流线结构,丰富博物馆展示空间,使其集成展示和体验双重功能。

(三)引导系统的设置:在展示空间流线中,具有引导意义的标志是空间流线的外化。引导系统是在设计师有意识的设计下产生的能引导人有规律的流线的标志物,人们对引导系统的认识往往带有一定的依赖,或根据一定的目而产生的心理倾向,因而影响其行为动线。在流线设计中,导向标志一般设置在不同功能空间的转折点或者复杂到需要说明的室内空间中,这些导向设置物为参观者提供可视指引,给参观者连接出一条结构清晰的展示空间流线。在钱币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实践中,适当地在功能空间转折点设置引导字牌,指引参观者进行参观活动(如图8),整个展示空间通过引导系统的设置,清晰地反映了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流线结构,使观展流线富有规律性。

(四)参观流线的适度性:考虑到参观者的观展体验,参观流线的长度应控制在适度范围内,适当的给予间断,控制参观节奏。例如,在博物馆参观流线的间断中设置休息区或者体验区(如图9),形成有层次的、内容丰富且饶有趣味的参观动线,既控制了流线的适度性,又给参观者舒适的观展空间体验。另外,考虑到参观者的类型众多,参观群体也存在特殊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提供双重流线,即可供研究型的参观者密集式流线和供浏览型参观者的粗略式流线,方便不同需求的参观者进行参观交流。最后,在博物馆展示空间流线设计中还可以考虑携带儿童的参观形式,适当地提供有幼童的特殊功能空间,组织携带儿童的参观流线。在博物馆中适当提供母婴室、推车租赁等功能服务区,提供给携带儿童的参观者方便舒适的参观流线。

结论

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流线在满足构建展品内在文化联系结构体系的基础上,不仅要具有识别导向性,能够充分地给参观者选择的自由,也要适当在参观流线中设置间断,留给参观者适当的消化信息和调整生理疲劳的空间;最后,还要适当赋予流线趣味性,调动观众的参观积极性。博物馆展示空间流线结构的研究强调了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设计逻辑思维模型,需要设计者从展品内涵结构的角度深入分析研究并策划组织展示空间的流线结构,从而用广博的专业知识结构来诠释展品文化脉络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威博物馆展示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46-66

[2]何小欣当代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39-157

[3]蒋玲博物馆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5-39

[4]王雪莲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4-57

[5]吴云一新博物馆学语境中的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77-181

[6]田慧,博物馆建筑的流线设计与空间组织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5,17-38

[7]王晓予,李辰瑶,基于整体性的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以河南地方博物馆为例[J]设计,2016,29 (8):144145

[8]顾孟源,马兰茜从博物馆空间再设计看古建筑保护的创新形式[J]设计,2017,30 (19):148-151

猜你喜欢
展示空间流线博物馆
博物馆
几何映射
浅谈大型商业的流线设计
浅谈现代图书馆设计方法
展示空间设计中的情节策略
上海自然博物馆展示空间与虚拟空间研究
浅谈交互性展示空间
露天博物馆
大型客运站旅客流线设计及优化方法研究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