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管理视角看政府管理职能的优化创新

2019-03-27 14:01:30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3期
关键词:政府职能职能理论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0)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政府职能转变工作,并对此不断进行尝试和探索,力求全方位多层次优化政府管理职能,通过循序渐进的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优化组织结构、完善运行机制等,更好的发挥政府服务群众的作用,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此时代背景下,运用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管理职能的优化创新进行分析,通过理论研究对政府管理职能优化形成深层次认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良好支持,实现加快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整体进程的最终目标。

一、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主张

现代社会提出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是针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发展过程中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发展态势愈加明显,西方国家相继出现政府财政管理危机和政府信任危机后提出的重要管理理论,将企业管理理论和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政府工作的改革创新,能为政府管理职能的优化创新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1]。

以先进思想理论为指引,在政府优化创新自身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政府“掌舵”的地位,将市场作为导向推进政府治理与市场机制的融合,在管理工作中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和技术,构建授权和分权管理机制,并在公共服务管理工作中坚持群众导向,政府工作从注重过程转变为注重结果和产出,在政府管理职能创新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索数字政府的构建,确保更好的发挥政府管理职能,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在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的过程中,要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政府管理职能优化创新,更好的为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服务。

二、现代管理理论下政府优化创新管理职能的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政府职能行使过程中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政府职能发挥和服务社会建设的效果产生制约和影响。因此,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和社会矛盾变化的需要,应该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政府公共管理体系,确保能进一步发挥政府在社会建设方面的引领和主导作用,提高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水平[2]。

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是相对于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提出的,在分析政府管理职能的过程中,要从角色定位、绩效评估和服务意识角度进行探索。简言之就是在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体系中,对政府管理职能进行优化创新,首先要重新审视政府职能定位,将人民需求作为政府管理工作的核心,深刻认识政府介入社会的程度对社会的运转和市场运行产生的影响,因此政府在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制定统领性的政策,而非直接参与具体事务的管理。在放管结合的基础上为市场运转和社会自我管理创造条件,有效解决政府职权可能出现的错位和越位现象,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进行有效调节,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助力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

三、基于公共管理视角对政府管理职能优化创新的建议

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在“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的指引下制定具体优化创新政府管理职能的措施,确保在新时期背景下发挥政府管理职能的优势,凝聚社会力量,助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3]。

(一)科学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又要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市场自主运行的协调发展,着力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内生动力。通过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职能,合理配置各部门职能,推动市场机制有效创新,不断增强我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着力解决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在正确定位政府工作的基础上推动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为政府服务社会效能的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4]。

(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放管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当头炮”,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通过健全管理机制,对监管方式进行创新,加快完善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将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作为创新优化政府管理职能的突破口,逐步探索完善公共管理服务体制的构建,以实现服务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坚持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为民谋利,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务,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和公信力。

(三)加快“数字政府”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由此可见,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是提高行政效能的必然要求。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各地方政府部门针对政府管理职能的优化创新进行探索,为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服务[5]。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方便群众办事的优势,打破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割据和信息孤岛等现象,形成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跨地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深度融合共享,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模式的开展,实现政务信息的公开和共享,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为抓手,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能,让亿万人民共享信息时代的发展成果。

结语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政府管理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政府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政府管理职能优化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针对服务型政府、创新型政府的构建制定扎实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政府管理职能不断进行优化创新,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猜你喜欢
政府职能职能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职能与功能
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探析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22
政府职能转变的积极尝试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38
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