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财经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自贸区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自贸区指主权国家或地区划出特定的区域,允许外国商品在该区域内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如德国汉堡港自贸区、新加坡樟宜自贸区等。广义的自贸区指自由贸易协定区,是指两个或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协定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情况来看,我国自贸区应属于狭义的自贸区(FTZ)范畴。
我国自贸区的发展经历了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三个阶段后,于2013 年终于建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截至到2017年7月3日,我国共有11个自贸区。目前我国自贸区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上海自贸区未来将继续承担改革试验的任务,为其他地区的自贸区发展提供经验。
目前我国自贸区设置明显出现东重西轻、南重北轻的格局。不仅如此,我国几条重要的战略线路上,自贸区的分布极不平衡,在长江经济带上也只有上海一个自贸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没有自贸区。边境地区是对外贸易频繁地区,但我国暂未在这一区域设置自贸区,要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经贸往来,开拓中亚等国际市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建设自贸区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四个自贸区的设置固然与这一地区的经济基础、通商条件、开放程度、人才优势等有关,但更多是由于我国仍处在自贸区的初级发展阶段,相信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未来我国自贸区的布局会更加合理。
自贸区在金融放开和对外投资方面仍有不足。自由贸易账户截至2016年,区内企业人民币境外借款累计发生120笔,金额仅为197亿元,虽然融资成本低至4.2%,但是融资规模还是太小,其他金融产品的创新也较少。截至 2010 年,我国共签订了12个自贸协定。因此中国的自贸区建设应加快实现功能升级,在我国自贸区和自贸协定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实现亚太地区自贸协定,有利于中国向亚洲市场开拓。当前上海自贸区面临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和完善法制领域的制度保障五项基本任务。从目前实践效果来看,最直接的效应是海关通关效率得到了提高,对外资的限制逐步取消,人民币对外开放度得到提升,负面清单模式得到了实践。
应在西部地区开辟自贸区。当前我国自贸区分布东重西无,分布极不合理,要在西部地区特别是 “一带一路”沿线建立自贸区发展高附加值制造业。在国境(边境)地区建立自贸区。在我国边境地区建立自贸区开展与邻国间的贸易,并建立工业园区发展跨国制造业。特别是在图们江联合俄罗斯和朝鲜开辟国际海港,以打通东北三省到日本海的出海口。再如在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阿拉山口地区开辟主要面向中哈贸易的自贸区,在中缅铁路始发地昆明建立自贸区等。加快建立自贸区经济圈,在长江流域建立一系列自贸区,实现自贸区间货物的自由转运。
我国自贸区建设要不断丰富自贸区功能。从当前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情况来看,改革主要聚焦于海关通关程序简化、负面清单的实行、外资限制的取消、审批程序的简化。金融改革、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步伐依然缓慢。天津、福建、广东自贸区获批后,自贸区试验范围进一步扩大,自贸区功能也将不断完善,最终实现自贸区的升级。通过“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亚洲地区自贸区提供基础,利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推广亚洲地区自贸区规则,最终实现亚洲地区贸易、金融、投资一体化。
在服务贸易出口方面,应通过扩大开放,促进服务业管理体制、企业机制、组织形式以及服务品种的创新;促进先进服务技术和标准的引进,带动区内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和培育服务业比较优势的形成,减少服务贸易逆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服务业跨国经营;鼓励开展设计咨询、对外工程和技术承包、服务外包、劳务合作。自贸区应在金融、保险、外汇、财税、人才、法律、信息服务、出入境管理方面,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必要条件。
自贸区应重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市场,如东盟与我国在交通上的便利减少了运输成本,东盟周边国家和地区也是我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伙伴或对象。在这一过程中应汲取国外先进的产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在宏观上,应健全对外投资管理机制,进一步扩大和提升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规模与技术含量,鼓励和保护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动力与利益;在微观上,应大力开发对外投资企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提升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从而在更高水平、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中。
在所有贸易便利化措施中,基于信息技术的各种措施具有更为广阔和直接的效益。信息化与贸易便利化融合构成了所有贸易便利化措施的核心,即以上海自贸区海关为中心进行各部门业务整合,通过单一窗口的信息化平台为国际贸易企业提供服务,大大提高了通关的效率。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各种形式的跨境服务发展,增强和完善城市贸易服务功能,带动制造环节更多地向自主研发、自主品牌、自主营销环节延伸。通关效率的提高对国际市场开拓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加速了国际市场开拓的进程。
习书记强调,我们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发挥自由贸易区对贸易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好帮助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重要平台,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善于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