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古诗词教学点滴谈

2019-03-27 00:5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古诗意境古诗词

(清流县城关小学 福建 三明 365000)

古代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精品。《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本文试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初浅的体会。

一、“读”占鳌头

读准、读通、读出节奏(韵律)、读出画面、读出诗情、层层递进,进而让学生感受藏在诗词字里行间的文字、情感、意象,以及意象中的文化意义是教师应做的。

古诗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引导学生诵读是经典诗词教学的根本,通过朗读才能彰显这种韵律美,使之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笔者在教学古诗时,一是采用多种形式促进学生读,如:自由读、小组赛读、男女赛读、教师配乐示范,声情并茂地朗读等,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调动内心感觉,体味其某些词语的内涵;二是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处理诗词的停顿、语调的变化,初步领略到诗歌的情感意蕴,老师重点点拨学生抓住关键的词揣摩到意象所蕴含的特别的含义,体悟意境。如情感明快的诗,读的时候应当语调高昂、轻松,语速轻快,如“山水田园诗”翁卷的《乡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张志和的《渔歌子》等为我们描绘出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表达出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就宜用轻松愉悦的语调读;感情沉郁、悲愤的诗,读的时候应当语调低沉、钝重,语速较慢。如:四年级的“送别”诗,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和依依不舍之情就宜低沉慢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尤其充分利用晨读和课堂时间要求学生放声朗读,让他们反复声情并茂地朗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知人论世

从诗人和诗歌的创作背景来把握诗歌的主题,了解诗词背后特有的年代背景资料、文化氛围,作者的个性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欣赏诗歌。如《嫦娥》这首诗,三年级的儿童如何能理解“烛影深”、“晓星辰”、“夜夜心”等意境并借景走进诗人的心呢?笔者尝试将诗与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关联,“嫦娥思后羿”,月圆人难圆,是寂寞的形象,再介绍李商隐的身世,从而,推开了神话故事与形象和诗人、诗歌间的那扇窗,教给学生品赏诗歌“知人论世”,感受作者的寂寞与忧伤。

三、比较异同

比异求同,注意相类似的诗歌或不同的诗歌之间的比较阅读,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有时两首诗的写作对象或背景相同,但书写意旨给人的感受差别很大,通过比较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欣赏诗歌。举出相同背景的诗歌,还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使他们接触到更多诗歌,了解到更多诗人。如同样是写景诗,不同的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不仅写出了敬亭山秀丽的风光,其中“尽”“孤独”“只有”等词又体会出诗人无比孤寂的心情,所以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压抑孤独的心境远远不够,需要借助创作背景资料,还可以和柳宗元的《江雪》对比着读,让学生发现同样写孤独,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四、催生意境

古诗词的意境美,是诗人在创作中的刻意追求。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年级古诗词教学中,也应该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美。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所以,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欣赏意境不能抽象,要顾及第二学段学生的形象化思维特点。

1.语言描绘,进入意境。例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可采用“起兴点拨法”,新课一开始,就用“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导入,给学生讲一些背景资料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外出会想家的实际,引出王维的思念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的千古传诵的名句,通过反复的诵读和创设情境等方法让学生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领会对这两句诗的真挚情感,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

2.图诗合璧,感受意境。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古诗词部分也不例外。“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更好的领悟诗词的意境。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理解能力,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望天门山》时,引导学生边理解诗意,边用简笔画画出两岸青山、孤帆、太阳。有一只挂着帆的小船从太阳那边驶来……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再如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在学生从诗中的字句欣赏到诗的意境之后,再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身临其境,置身于西湖的美景之中,把美的图象,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巧妙的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感情油然而生,并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3.语言赏析,品味意境。要注意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感情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如贺知章《咏柳》“裁”字用得生动形象,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些裁缝师们手下的那锋利的剪刀和华丽柔软的布匹,在整首诗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反复推敲字词,既培养了小学生诸多语文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美之所在。

五、拓展知新

在古诗歌教学中,要善于通过回顾、拓展及延伸,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并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如在张志和的《渔歌子》教学中,第一句“西塞山前白鹭飞”,就可以引导学生写“白鹭”的诗,还学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桃花流水鳜鱼肥”,引导学生同样是写“桃花”的诗歌还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可以拓展延伸对颜色词的应用,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仅从张志和的《渔歌子》,通过拓展延伸,就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学过的很多诗歌来,进一步增强记忆力。

有人说“语文的道要用语文的方法传授。道要入心,入心才可导行;道要实践,实践才可能入心。”,这就是要领着孩子们入诗境、品诗味、悟诗心,唤醒一个个诗的灵魂,让他们在诗词品鉴文化中滋养,成长!

猜你喜欢
古诗意境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品读古诗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