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猛
背上背着背夹子,手里提着打拄子,脚上穿着偏耳子,腰里插著扇笆子,口里衔着烟锅子,肩上搭着汗帕子,歇气时唱着山歌子……他们就是“背二哥”。
因为川鄂茶盐古道上的“背二哥”,重庆市万州区走马古镇的槽溪村非常有名。
槽溪村在万州区脱贫攻坚的地图上也非常有名,这还是因为村里的“背二哥”。
万州区到湖北省利川市的高速公路修到了川鄂古道上著名的驿站走马镇,但直到2017年,公路也没有延伸到槽溪村。
好几年前,我曾以作家的身份到槽溪村,访问这里的古道;2017年,我以扶贫督察队长的身份到访此处,追问这里的公路。
快行至槽溪村时,我不禁琢磨着:曾经害怕路通、影响生计的“背二哥”们,如今又是何般模样呢?
总有路要走
迎接我的还是当年我采访过的向大爷。向大爷说,我们槽溪村人祖祖辈辈都是“背二哥”,都是靠背夹吃饭的人。公路通了,车轮一转,我们“背二哥”靠什么吃饭?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时代的变化让很多当年的手艺人淡出历史的舞台,我确实不能回答向大爷,只好笑着说,我们听你的“背二歌”啊。
“长江呃,河来哟,三峡哦,峡来哟,我是三峡哟,‘背二哥罗哈,太阳送我哟上巫山,月亮陪我哟下江河,背架背起闪几下也,打杵子杵断了几道坡……”背上我的行李,还有我送给村里的良种,背夹背在背上,70多岁的向大爷一下子容光焕发唱起“背二歌”来,“早晨喜鹊喳喳叫,就知家乡贵人到。客不嫌我歌难听呃,我送贵客到槽溪。”
向大爷说,万州自古就是川东门户,因为那条古老的长江,万州成了川东地区盐、茶、生漆、桐油、猪鬃等物资的最大集散地。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不管是川陕古道还是川鄂古道,万州就是最大的“幺店子”(四川方言,即路边小店),漕溪村驷步河就是最小但是最出名也是必须要走的“幺店子”。
说起那些古道,向大爷情绪一下子高昂起来,仿佛那些路昨天刚刚走过。
我问向大爷,槽溪村至今没有通上公路,恐怕有你们“背二哥”的小心思吧?
向大爷笑了:“今天不是派你这个领导来帮助我们修路了吗?我们‘背二哥力量再大,也背不出今天的幸福日子。当年‘背二哥从万州到走马要一天一夜,从走马到湖北利川也要一天一夜,通了公路就那么几个小时,现在万州到利川的高速公路通车后,从万州到利川就一个小时,真是不敢想。我们‘背二哥都商量好啦,这次一定要支持政府修通槽溪村的公路,我们‘背二哥也该光荣地下场啦。”
“太阳落土四方黑,妹娃问我哪头歇。我是天上麻鹞子,哪头黑就在哪头歇……”向大爷目光坚毅而执着地望向远方,脚步稳健而执着地走向远方,这种坚毅是那种在路上人们的坚毅。
总有歌要唱
三峡两岸,山高路陡,行走艰难,“背二哥”一声吼起,唱腔高亢悠扬,翻山越岭,穿云钻雾,特别是歌结束时那长吁短叹的甩腔——“耶—嘿!”这山唱来那山应。
“背二歌”调子是豪迈、高亢、激越的,但是不得不承认在调子背后有它虚饰和沉郁的部分。
歌声中承载着“背二哥”的哀怨与艰辛,承载着三峡两岸的陡峭与苍凉,承载着道路的漫长和寂寞;歌声中填充着无奈、心酸和苦涩;歌声中也包含着对简单、恬淡未来的希冀。
抬头见天、低头见峡的山谷里,“背二歌”和三峡古韵中的民歌、情歌、薅秧歌、哭嫁歌、花轿歌一起,在日子里飘扬,成为大家心中疗伤与养心的良药。那是对生命的祭歌,对爱情的赞歌,对生活的颂歌,在那些歌声中,日子犹如峡谷中的山风,轻抚着岁月沉闷而充实的光景。
“背二哥”唱歌不是刻意去唱给哪个听的,他们的歌其实就是劳动的一部分,就是为了消除寂寞,缓解疲劳,是寂寞和艰辛之中自然升华出的歌。
受欢迎的“背二哥”除了肩上有力、脚上有力、心中有力之外,能够唱出很多“背二歌”的“背二哥”绝对更受欢迎。
在路上,向大爷看到田野里劳动的姑娘,一杵打起,用“背二歌”去逗那些姑娘。向大爷说,“背二哥”最大的乐趣就是逗这些姑娘,讨得骂也好,讨得打也好,都一样地快活,背上的背夹也不那么沉重啦。
于是乎向大爷又开了嗓:“河里涨水沙浪沙,妹过跳凳眼发花,你是哪家大小姐,要不要我来把你拉,贤妹儿啊!”
当地的媳妇们都认识向大爷,大家都喜欢听他的“背二歌”,她们也会用歌声回答他:“对门哥哥你莫来啦,我是蜜蜂扑过的花,我已开花结过果,你莫在我身上想办法,眼看公路门前过,呕死你个‘背二哥!”
我看着向大爷,大爷脸上闪过的是失落,连声笑着,没有了“背二哥”,我们就唱“背二歌”。
向大爷告诉我,当年“背二哥”成群结队走过的古道如今车水马龙,古道成了车道,当年的“背二哥”在老去,“背二歌”也在远去。
没有活计上门,大家心痒了,几十个老“背二哥”汇聚到向大爷家中,各自拿出家里的东西绑在背夹上,环绕着村庄喊上几嗓,过瘾得很……
总有新人要上场
2018年夏天到来的时候,我再次来到槽溪村。今天的槽溪村和三峡两岸所有村落一样,不但公路纵横,更为惊讶的是,一条条水泥板铺就的人行便道从公路两边伸向每一户村民家中,除了上坡下田的路,村里几乎看不到一条土路。
交通状况彻底改善,当年的“背二哥”几乎是彻底失去了用武之地。
我不敢问向大爷和村里那群正在老去的“背二哥”,他们望着畅通的公路和车辆,腾生出的是幸福还是失落之感?
见到向大爷时,他正在家里教儿子和一群年轻人唱“背二歌”。
向大爷告诉我,槽溪村通了公路,驷步河上修起了鱼背山水库,老家改天换地啦!过去吃饭喝酒枕梦的“幺店子”成为了游人如织的“水店子”。儿子不再外出打工,而是回到老家买了一艘小游艇,搞起了农家乐。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到这方古道,留下古道上深刻的记忆,让大家在富裕的物质生活之外,保持心中丰富的情感,儿子还专门要他们这些老“背二哥”教会他们唱“背二歌”,好唱给游客们听,让“背二歌”飞扬到更远的远方。
“小小游艇荡碧波,我是年轻‘背二哥,背山背水背太阳,古道春风唱新歌……”
向大爷说:“我们老啦,该孩子们上场啦!”